顺其自然

初看完影片,一头雾水,只是觉得里面的一切都那么的荒诞。
一条条漫无边际的公路,一个个不同世界里的人物,一段段莫名其妙的旅程。影片本身的世界好像就是那么空旷萧条,几个毫无关联的故事散漫的串在一起,就是索然无味的九十分钟。
有人说,韩寒讲了一个失败的故事。
而我却觉得,韩寒之所以拍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取悦大家。影片的故事架构影响大家对电影最直观的喜爱程度,而韩寒却偏偏特立独行摒弃了这点,不得不承认,韩寒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物。可能很多人排斥的就是他这种对于大众追求的东西所表现出的不屑,其中包括曾经的自己。
韩寒自己说过,告白与告别,是电影的主题;幽默与忧伤,是电影的表达方式。
千里之行,平凡之路,后会无期。大多数人的成长旅途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光怪陆离、撕心裂肺,更多的像是电影中的温水煮青蛙,最后只有妥协。江河与浩汉的旅途,事实上就是在与过去告别,遇到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成长,过去的世界观在慢慢的分崩离析,而眼前的世界一片苍茫,前方的路途又将通向怎样的未来,一切都是未知的,路上的风景虽美,奈何人却早已累的睁不开眼睛。
慢慢的,我似乎找到了电影的节奏,于是,我决定重新启程。
江河在遇到苏米时出现过一首《que sera sera》。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我们不能预见未来。世事不可强求, 顺其自然吧。)然后如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告白与告别之中,我们都默默地选择了告别,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流着泪受伤,选择了有代价的成长。果然,我们都只是温水里的青蛙,拿被无情盖上的锅盖没有办法,都只是平凡人罢了。但我们要怎样去安置曾经不甘平庸的梦想呢?如同江河一样,守着自己的世界观小心翼翼地描绘理想的乌托邦;还是像浩汉那样,任一束孤火在黑夜里自取灭亡;还是像胡生,走失了就回到起点,抑或是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了。既然如此,那这千里之行的意义又在哪里?或许在迈出的第一步,明知道到不了终点,但依旧要出发。这部没有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电影,却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悲戚,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所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突然发现,我的态度最终也是,顺其自然吧。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岁月磨平了我们的锋芒,但我不为我的变化感到悲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有时候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爱了,虽然后会无期,但我从未忘记。
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丢掉六便士仰望月亮,更不是为了让你与现在的生活后会无期,只是想让你明白如何生活。
电影结尾才慢慢响起旋律,一如朴树一贯的新民谣风格,少了《白桦林》那样的的淡淡忧伤,却多了岁月带给他的印记,没有沧桑,却是隽永与精致。
......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 像你 像他 像那 野草 野花
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 也笑 平凡着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