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相聚有时

走着走着,有些东西就成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深刻着我们生活的点滴。
这是我第一次看首映,也是第一次为看一场电影而花掉如此高的费用,所幸影院还不错,影片很惊喜,就连那个夜晚也变得比平时美好了几分。
《后会无期》是韩寒导演处女作,这是一部被定义为公路类型片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在最东边一起长大的几个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前路的故事。横跨大陆的自驾旅途,那些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看过韩寒书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韩寒的叙事风格,在这部电影中韩导依旧沿用了以往的手法,通过一个个幽默经典的段子将想要表达的思想讲出来,这就一定程度削弱了其作品故事的完整性,不管是书还是电影。
十多年前,我们都还在循规蹈矩地上学,他就已经跳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写了小说,出了书,赚了笔不菲的稿费,早早地成了公众人物,整个社会的焦点。喜欢他的人对其崇拜至深,讨厌他的人对其鄙夷不屑,这似乎正好验证了一个道理:有争议的人才最有魅力。在刚过去的这十年,他写的书横扫各大图书排行榜,他投身其中的赛车前后获得了七个年度冠军,他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更是赢得一致好评,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总之,这十年他过得很精彩,至少在我们这群观众眼中中他的生活是个性的,耀眼的,无与伦比的。
其实,能否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不应该成为评价一部电影是否出色的第一标准。因为观众跑到电影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故事,他们只是想换一种方式品读艺术,而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讲故事上,它是远远不能和小说书相比的,但是电影依旧有着比小说更为广泛的受众,可见大多数人观影的重点并不在看故事上。每个人看电影的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在那段贵重的时间里能否有较为宽泛的、积极的、实际的反思,不管是对自己,还是生活亦或人生,其他的想法无非是顺便感受下阅读影像艺术的快感,追求生活的品质感等。
前段时间跟同事偶然谈到韩寒,她说曾经在学生时代很喜爱韩寒,现在感觉就是一装逼的高手,越来越无感。我说你们都老了,我们年轻人就喜欢他那种屌屌的,独秀于群的性情。其实我们的年龄上相差不大,只是社会角色有质的差别。她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而且除了是一位妻子外,新的神圣的家庭角色也在向她招手,而我还是一名独立自由的青年。然而不管是憎恶还是钟爱,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韩寒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成为一种无法无视、无法绕过的话题现象。
后会无期,相聚有时。这是韩寒在某次影迷见面会上在谈到与几位主演合作时说的一句话。在这里,后会无期不再仅仅局限于指代一部电影,更多的是想表达朋友别后难相见的无奈现象,而随后的“相聚有时”则是一种积极的寄托,期待着下次会面的惊喜。
学生时代我们都曾有过一帮“臭味相投”的铁哥们,毕业时我们彼此致以祝福并表示将来一定会去对方的城市看大伙,但是大把大把的时间过去了,我们都还是选择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仅不愿走出去看看不远处的朋友,甚至连简单的问候电话都懒得打。
娃子们,我们证实了“后会无期”,有空也“相聚有时”吧!
这是我第一次看首映,也是第一次为看一场电影而花掉如此高的费用,所幸影院还不错,影片很惊喜,就连那个夜晚也变得比平时美好了几分。
《后会无期》是韩寒导演处女作,这是一部被定义为公路类型片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在最东边一起长大的几个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前路的故事。横跨大陆的自驾旅途,那些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看过韩寒书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韩寒的叙事风格,在这部电影中韩导依旧沿用了以往的手法,通过一个个幽默经典的段子将想要表达的思想讲出来,这就一定程度削弱了其作品故事的完整性,不管是书还是电影。
十多年前,我们都还在循规蹈矩地上学,他就已经跳出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写了小说,出了书,赚了笔不菲的稿费,早早地成了公众人物,整个社会的焦点。喜欢他的人对其崇拜至深,讨厌他的人对其鄙夷不屑,这似乎正好验证了一个道理:有争议的人才最有魅力。在刚过去的这十年,他写的书横扫各大图书排行榜,他投身其中的赛车前后获得了七个年度冠军,他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更是赢得一致好评,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总之,这十年他过得很精彩,至少在我们这群观众眼中中他的生活是个性的,耀眼的,无与伦比的。
其实,能否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不应该成为评价一部电影是否出色的第一标准。因为观众跑到电影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故事,他们只是想换一种方式品读艺术,而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讲故事上,它是远远不能和小说书相比的,但是电影依旧有着比小说更为广泛的受众,可见大多数人观影的重点并不在看故事上。每个人看电影的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在那段贵重的时间里能否有较为宽泛的、积极的、实际的反思,不管是对自己,还是生活亦或人生,其他的想法无非是顺便感受下阅读影像艺术的快感,追求生活的品质感等。
前段时间跟同事偶然谈到韩寒,她说曾经在学生时代很喜爱韩寒,现在感觉就是一装逼的高手,越来越无感。我说你们都老了,我们年轻人就喜欢他那种屌屌的,独秀于群的性情。其实我们的年龄上相差不大,只是社会角色有质的差别。她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而且除了是一位妻子外,新的神圣的家庭角色也在向她招手,而我还是一名独立自由的青年。然而不管是憎恶还是钟爱,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韩寒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成为一种无法无视、无法绕过的话题现象。
后会无期,相聚有时。这是韩寒在某次影迷见面会上在谈到与几位主演合作时说的一句话。在这里,后会无期不再仅仅局限于指代一部电影,更多的是想表达朋友别后难相见的无奈现象,而随后的“相聚有时”则是一种积极的寄托,期待着下次会面的惊喜。
学生时代我们都曾有过一帮“臭味相投”的铁哥们,毕业时我们彼此致以祝福并表示将来一定会去对方的城市看大伙,但是大把大把的时间过去了,我们都还是选择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仅不愿走出去看看不远处的朋友,甚至连简单的问候电话都懒得打。
娃子们,我们证实了“后会无期”,有空也“相聚有时”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