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向西,后会无期

电影院开着空调,看了好一会儿竟觉得有些冷,相比起小时代3,来看后会无期的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多。这部被定义为文艺片的韩少处女作,少男少女更多觉得没意思,似乎不如他们看奢华的富豪生活更有乐趣。那样的炫富生活,似乎更是我们这些平凡路上的人渴望的生活,只是我们想过小时代的生活,却是后会无期的现实。这份现实,成了生命所承受之重。只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的唯一,成了平凡之路的狂热追逐。
那唯一,是潮湿的黑暗中突然划亮的一根火柴,几秒钟熄灭,却足以把之前无数次失败后的阴霾一扫而空。几乎历经毕生电光火石间的灵感,是冒险者平凡之路的唯一答案。尽管那唯一,不是专属。
一段平凡之路里的江河浩汉
浩汉点着了房子,东极岛的日日夜夜似近似远,一声巨响便是退路的终结,过往的壮志凌云顷刻间化为灰烬。
这是一场后会无期的行走,无家可归,便一路向西,告别东极。
浩汉闯荡大江南北,坚韧走着自己的平凡之路,只为自己的东极岛情结。比起浩汉,江河更像一本教科书,他固守十年三里,原只不过服从于分配,由东向西,从一个三里到另一个三里。而胡生,江河浩瀚便是信仰。
在那个破旧诡异的小旅馆,江河浩汉丢掉了胡生,更像是某种隐喻,丢掉胡生,是丢掉了胡乱生活?还是打破了某种平衡?胡生又走向何处呢?原路返回或者告别固执的信仰?
江河碰到了苏米,在一场本就精心设计好的仙人跳之中,他固执的充当一次救世主,而那张怎么也冲不走的卡片,幻化成他脑海中小小深刻的印象,那是无法自拔的,无法预计的出现。
浩汉得知了父亲的真相,从小到大视为景仰的父亲,只是以假装死亡换来另一种选择的欺骗者。而放肆的喜欢着的刘莺莺却是自己的姐姐,他或许不为儿女情长所羁绊,又或许是没有办法,总之他只平静的告别,视若过眼云烟。
苏沫背井离乡的努力,只是龙套和替身的角色,却仍满怀期待和乐观的等待。刘莺莺的思维就像她打台球,目标明确,一环接一环,她说喜欢要放肆,而爱是克制。苏米说从小到大都是优,让我怎么从良,更是一种无奈举措后的解释。三个女孩,三种平凡之路,正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所幸她们都看的明白,且不论对错。
然后是阿吕,那个特殊的存在,打破了影片主人公的最终平衡。他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却最终只有一个明白人,那就够了。那个骑着摩托跨越千山万水的壮举,在世俗功利的同学圈里不值一文,不过还好只有一人,他把她刻在头盔上,也许她只是他赖以前行的幻象,最终阿吕开着车远去,我始终认为他不是骗子,只是他太快了,执着于追寻旅行者的脚步,他生命里执着的唯一。那唯一,是荒芜里天空中卫星,阵阵轰鸣,主人公的内心终于发生了质的飞越。只是他们一个告别固守,一个告别遥不可及的美梦。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几只锅里的青蛙,在荒漠里,他们丢了车,拖着行李,开始争执,之后江河把青蛙放在水里开着煮,而浩汉一把盖上锅盖说这就是现实。浩汉告别了信任,而江河选择了相信。
最后他们背道而驰,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儿女情长随风消逝,只剩下对人生路途最直接的体悟。这一别,与自己,与对方,江河浩汉,后会无期。
一次告别里的无期与有期
小时候看武侠片,对那句后会有期印象深刻,武侠里遇知己,一见倾心,后会有期,代表某种意义的认同。
与之相对的是,道不同,后会无期。于是私以为指的是影片里最后的江河浩汉。
其实影片中时刻都在上演后会无期,江河与苏米,浩汉与莺莺,浩汉与苏沫,江河浩汉与阿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无期与有期似乎并没有界限,说不定哪一天就殊途同归。
那么韩少究竟想要讲什么呢?一部后会无期,大概集合了他段子中的精华。许是韩少,对自身过去的告别。
曾经的韩寒其实是个喷子,惊世才华,充满文人墨客的不羁,那些年我不喜欢他,对他存有固执的偏见,直到看到一次告别,他对曾经喷过得老师告别,讲述那一场信任危机,直至那一刻,才惊觉韩少已经是岳父,韩少终究也要对年少轻狂的自己告别。
于是他讲这个故事,略带忧伤和冷幽默的段子集锦,一段旅程的人生体悟,虽然煽情略显稚嫩,却是真心实意所做。韩寒依旧是那个文艺的韩寒,满含思考,像故事里的人一样笑对一切。于是他挥挥手说后会无期。
然后想起郭敬明,45度角仰望天空忧伤的小四,也许比这更早,就已经经历了告别吧,只是他们的方式不大一样罢了。郭敬明回到上海大学,笑着面对当年抨击母校的视频,多了分圆滑,少了分不自在,在被黑无数之后可以坦然自嘲身高,在被质疑无数后终于有媒体承认郭敬明也不失为是英雄。无疑他是成功的。
一个时代里的对立统一
最近在读巴萨宇宙队史,不可避免谈到皇马,看过一个MV讲宿敌,讲瓜帅和穆帅,讲倒脚和大巴,讲梅西和C罗。然后联想起那些年常争论的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又想到现在的韩少和小四,可巧的是,他们都被作为CP无数次YY。
兴许这是一个需要对立统一的时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呈现出的对立更加代表一个时代最拉风的世界观,是现代媒体最感兴趣的事情。
就像韩少和小四,后会无期和小时代,被自然而然的比较。小四屌丝逆袭,讲述富豪生活的小时代,韩少更像是富二代,却把目光投向小人物的大时代。在小四的小说结尾,习惯于把皆大欢喜化为灰烬,或许他对奢华后的绝望一清二楚。诚然小时代的群体更加年轻,是十足的商业片。
YY到武侠中,小四像极了遁入魔道,追求功名路的魔教之士,韩少代表的却是名门正派的侠义武学。一直认为这与他二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韩寒潇洒自如做着文艺犯二的岳父,郭敬明励精图治多年成为首富堪称成功学典范,时代需要韩寒,也同样需要郭敬明,那份没有归属的唯一,造就了这个对立而统一的时代。
回到后会无期的最后,江河和浩汉的告别。他说我俩一起捡的这个狗跟谁走啊,他说,我们都走,看它跟谁走呗,于是,背向而走,没有回头。浩汉对江河说过,你的书怎么结尾呢?你再多说一句,就可能是最后一句。
人生缘分,终究看际遇。江河浩汉最终没有重逢,我们都不知道浩汉去了哪里,胡生去了哪里,他们告别了过去的自己,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所以只是告别罢,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与错误的人漫长的告别,与萍水相逢的过客告别,然后东极向西,后会无期。然后我一直留恋那个温情的结尾,江河的旅行者超越了继承者,江河和苏米重逢,岳父的现实过后唯一理想的画面,代表了他心中,还有芸芸众生平凡之路的小小期望。
那唯一,是潮湿的黑暗中突然划亮的一根火柴,几秒钟熄灭,却足以把之前无数次失败后的阴霾一扫而空。几乎历经毕生电光火石间的灵感,是冒险者平凡之路的唯一答案。尽管那唯一,不是专属。
一段平凡之路里的江河浩汉
浩汉点着了房子,东极岛的日日夜夜似近似远,一声巨响便是退路的终结,过往的壮志凌云顷刻间化为灰烬。
这是一场后会无期的行走,无家可归,便一路向西,告别东极。
浩汉闯荡大江南北,坚韧走着自己的平凡之路,只为自己的东极岛情结。比起浩汉,江河更像一本教科书,他固守十年三里,原只不过服从于分配,由东向西,从一个三里到另一个三里。而胡生,江河浩瀚便是信仰。
在那个破旧诡异的小旅馆,江河浩汉丢掉了胡生,更像是某种隐喻,丢掉胡生,是丢掉了胡乱生活?还是打破了某种平衡?胡生又走向何处呢?原路返回或者告别固执的信仰?
江河碰到了苏米,在一场本就精心设计好的仙人跳之中,他固执的充当一次救世主,而那张怎么也冲不走的卡片,幻化成他脑海中小小深刻的印象,那是无法自拔的,无法预计的出现。
浩汉得知了父亲的真相,从小到大视为景仰的父亲,只是以假装死亡换来另一种选择的欺骗者。而放肆的喜欢着的刘莺莺却是自己的姐姐,他或许不为儿女情长所羁绊,又或许是没有办法,总之他只平静的告别,视若过眼云烟。
苏沫背井离乡的努力,只是龙套和替身的角色,却仍满怀期待和乐观的等待。刘莺莺的思维就像她打台球,目标明确,一环接一环,她说喜欢要放肆,而爱是克制。苏米说从小到大都是优,让我怎么从良,更是一种无奈举措后的解释。三个女孩,三种平凡之路,正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所幸她们都看的明白,且不论对错。
然后是阿吕,那个特殊的存在,打破了影片主人公的最终平衡。他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却最终只有一个明白人,那就够了。那个骑着摩托跨越千山万水的壮举,在世俗功利的同学圈里不值一文,不过还好只有一人,他把她刻在头盔上,也许她只是他赖以前行的幻象,最终阿吕开着车远去,我始终认为他不是骗子,只是他太快了,执着于追寻旅行者的脚步,他生命里执着的唯一。那唯一,是荒芜里天空中卫星,阵阵轰鸣,主人公的内心终于发生了质的飞越。只是他们一个告别固守,一个告别遥不可及的美梦。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几只锅里的青蛙,在荒漠里,他们丢了车,拖着行李,开始争执,之后江河把青蛙放在水里开着煮,而浩汉一把盖上锅盖说这就是现实。浩汉告别了信任,而江河选择了相信。
最后他们背道而驰,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儿女情长随风消逝,只剩下对人生路途最直接的体悟。这一别,与自己,与对方,江河浩汉,后会无期。
一次告别里的无期与有期
小时候看武侠片,对那句后会有期印象深刻,武侠里遇知己,一见倾心,后会有期,代表某种意义的认同。
与之相对的是,道不同,后会无期。于是私以为指的是影片里最后的江河浩汉。
其实影片中时刻都在上演后会无期,江河与苏米,浩汉与莺莺,浩汉与苏沫,江河浩汉与阿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无期与有期似乎并没有界限,说不定哪一天就殊途同归。
那么韩少究竟想要讲什么呢?一部后会无期,大概集合了他段子中的精华。许是韩少,对自身过去的告别。
曾经的韩寒其实是个喷子,惊世才华,充满文人墨客的不羁,那些年我不喜欢他,对他存有固执的偏见,直到看到一次告别,他对曾经喷过得老师告别,讲述那一场信任危机,直至那一刻,才惊觉韩少已经是岳父,韩少终究也要对年少轻狂的自己告别。
于是他讲这个故事,略带忧伤和冷幽默的段子集锦,一段旅程的人生体悟,虽然煽情略显稚嫩,却是真心实意所做。韩寒依旧是那个文艺的韩寒,满含思考,像故事里的人一样笑对一切。于是他挥挥手说后会无期。
然后想起郭敬明,45度角仰望天空忧伤的小四,也许比这更早,就已经经历了告别吧,只是他们的方式不大一样罢了。郭敬明回到上海大学,笑着面对当年抨击母校的视频,多了分圆滑,少了分不自在,在被黑无数之后可以坦然自嘲身高,在被质疑无数后终于有媒体承认郭敬明也不失为是英雄。无疑他是成功的。
一个时代里的对立统一
最近在读巴萨宇宙队史,不可避免谈到皇马,看过一个MV讲宿敌,讲瓜帅和穆帅,讲倒脚和大巴,讲梅西和C罗。然后联想起那些年常争论的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又想到现在的韩少和小四,可巧的是,他们都被作为CP无数次YY。
兴许这是一个需要对立统一的时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呈现出的对立更加代表一个时代最拉风的世界观,是现代媒体最感兴趣的事情。
就像韩少和小四,后会无期和小时代,被自然而然的比较。小四屌丝逆袭,讲述富豪生活的小时代,韩少更像是富二代,却把目光投向小人物的大时代。在小四的小说结尾,习惯于把皆大欢喜化为灰烬,或许他对奢华后的绝望一清二楚。诚然小时代的群体更加年轻,是十足的商业片。
YY到武侠中,小四像极了遁入魔道,追求功名路的魔教之士,韩少代表的却是名门正派的侠义武学。一直认为这与他二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韩寒潇洒自如做着文艺犯二的岳父,郭敬明励精图治多年成为首富堪称成功学典范,时代需要韩寒,也同样需要郭敬明,那份没有归属的唯一,造就了这个对立而统一的时代。
回到后会无期的最后,江河和浩汉的告别。他说我俩一起捡的这个狗跟谁走啊,他说,我们都走,看它跟谁走呗,于是,背向而走,没有回头。浩汉对江河说过,你的书怎么结尾呢?你再多说一句,就可能是最后一句。
人生缘分,终究看际遇。江河浩汉最终没有重逢,我们都不知道浩汉去了哪里,胡生去了哪里,他们告别了过去的自己,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所以只是告别罢,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与错误的人漫长的告别,与萍水相逢的过客告别,然后东极向西,后会无期。然后我一直留恋那个温情的结尾,江河的旅行者超越了继承者,江河和苏米重逢,岳父的现实过后唯一理想的画面,代表了他心中,还有芸芸众生平凡之路的小小期望。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