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看了这部电影,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年代,但是感触颇深,我是一个很容易被电影感动的人,经常会哭的稀里哗啦,但是这部片子,从头至尾没有一滴眼泪,但是却给了我无限的震撼,感触很多,一直萦绕,在这里写下,这是一部唯一让我想写影评的片子。
先说小女孩,许多人可能对她深恶痛疾,觉得她是导致这一切“悲剧”的原因,也有人觉得她可怜,是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受害者,我不想谈那么多社会现状,只从感情本身来讲,我很理解这个姑娘做出出卖父亲的决定,父亲三岁就离家,这十几年来只有书信来往,父亲之于她,就只是一个稍微熟悉一点的陌生叔叔,她也断然不会理解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那是大人的事,她不懂也无须懂。因为一个陌生人,断送了她的领舞梦,这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就像一个小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像一个饥饿的婴儿喝不着奶,她只是一个孩子,她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仅此而已。
有人也许会觉得她无情,但是我相信许多跟她有一样经历的朋友都会懂的。我有一个自打我小时候就离开我的父亲,我时常会想,如果他真的不在了,我会不会伤心,我的答案是不会,我想过千百种画面,每次都想象得那么平静,之于他,时间已经将我身上残存的感情全部带走了。
再说陆焉识,他的归来,却面临着妻子的遗忘,这种遗忘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可是,我很喜欢他女儿说的一段话,你能每天看着妈妈,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其他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是啊,两个人能够天天在一起,互相扶持,朝夕相处,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活着,别的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他每天给她读信,他成了她的依赖,开始每天盼着读信人的到来,读信的不是邻居,不是女儿,不是收发室的大爷,不是别人,而只能是他,陆焉识,也许这就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她对他的依赖,也许就是上天给他开出的一扇窗,这样的厮守,每天看着妻子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那么坚定的等待,那么深沉的守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而对于冯老师,她也是幸福的,她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没有对年华流逝的哀叹,因为她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期待的,永远循环的生活,她每天都会在清晨梳化,那么精心的打扮,只为了让丈夫在归来的第一眼就见着最美丽的自己,即使两鬓斑白,即使满头银丝,即使满脸皱纹,她依然将自己打扮成最美好的样子。
电影的最后,当他和她举着焉识名字的纸牌在车站等待的时候,那个下雪天,也变得那么温暖,这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也是最温柔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