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摔成现实

一部再狗血的电影都有高潮的时候。原话不记得是怎么说的,反正看完之后,它就成了我自己的话了。截止2014年元旦,豆瓣上《私人订制》的评分是5.5分,和《夜宴》得分一样低。其实客观的评价,《私人订制》应该是好过《夜宴》的,不过冯导对影评人的微薄回应,有起到拉低得分的负面效果。1997年冯导提出贺岁片的概念,并拍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本来新年就是图一乐。你去到影院,不是警匪就是武侠,虽然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不过艺术服务于政治的文化主线毕竟与欢快、轻松的节日气氛搭不上架。老百姓看春晚,不也是看冯巩、黄宏表演的小品吗,真正听美声唱法的那些主个个都在大剧院里面呆着呢。
《甲方乙方》一开头就流露出春节的喜庆,剧情里面那几个好梦,最好无不是好的结局,而葛优和刘蓓两人最后领证结婚,也是一梦想变成现实。《甲方乙方》是1997年2月上映的。那时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7月1日的香港回归。虽然小平同志于2月17日去世,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平稳,那些年人们整体的精神面貌还是积极向上的。
《私人订制》同样也是贺岁片,但是挂着贺岁片这个头衔,影片的内容,哪怕是片头语都和过年没一毛钱关系,除了影片播放前的商品广告推出的新年促销信息。《私人订制》和《甲方乙方》在故事框架上确实雷同,但在叙事手法上却是两个极端。《甲方乙方》中,一旦客户“好梦一日游”的计划开始实施,葛优这帮人就完全进入角色,与现实脱离了。《甲方乙方》的第一个故事中,葛优扮演的盟军军官被拉出去枪毙(葛优被拉到英达扮演的巴顿看不到的房间外去,随后发令枪一响),“好梦一日游”公司一心想把梦想变成现实,不希望客户发现哪怕是一点虚假的东西。《私人订制》中,葛优这帮人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是在扮演其他角色的痕迹。《私人订制》的第一个故事中,苗圃扮演的革命女青年越狱逃跑,“私人订制”公司的这几个员工完全就是几个帮闲,不尽力也不尽心,漏洞百出。在《私人订制》的后面几个故事中,这种表现手法也是不断出现。一个极尽理想,高潮迭起。一个接近现实,唏嘘不已。所以,最后故事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就是社会状态的反映。钓鱼岛、南海诸岛不像香港那样关系明确,物价上涨让大家都知道CPI是什么意思,衣食住行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你要是在这个环境下还有拍《甲方乙方》的心情,这才是不接地气的导演。梦想可以没有,但现实无法回避。不过,钓鱼岛、南海诸岛这些事和很多人无关,物价上涨对某些人根本不是问题,衣食住行更是少数分子不需要考虑的。这些人看《私人订制》,一百个不不喜欢,因为损的就是他们。喜剧是不着调,这些人是不着地。
每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于是社会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最能代表这些年的一个字就是“摔”。这个摔字从何而来。从彭宇案中而来。不论彭宇案情的事实如何,法院最终的审判是功利主义原则的现实体现。不是你撞的,你干嘛扶!反过来讲就是,扶了没好处,谁会去扶!道德本应和利益无关,但是在利益面前,道德无还手之力。道德轻松的被击垮,正义和公平其实也早已坍塌。因为在自然界的因果关系里面根本没有这些形而上的理念存在。于是,一切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个人如此,企业如此,政府如此,社会如此。
也许,我们剩下的只有父母给我们无私的爱了。这是我们依旧活着的唯一条件。
《甲方乙方》一开头就流露出春节的喜庆,剧情里面那几个好梦,最好无不是好的结局,而葛优和刘蓓两人最后领证结婚,也是一梦想变成现实。《甲方乙方》是1997年2月上映的。那时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7月1日的香港回归。虽然小平同志于2月17日去世,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平稳,那些年人们整体的精神面貌还是积极向上的。
《私人订制》同样也是贺岁片,但是挂着贺岁片这个头衔,影片的内容,哪怕是片头语都和过年没一毛钱关系,除了影片播放前的商品广告推出的新年促销信息。《私人订制》和《甲方乙方》在故事框架上确实雷同,但在叙事手法上却是两个极端。《甲方乙方》中,一旦客户“好梦一日游”的计划开始实施,葛优这帮人就完全进入角色,与现实脱离了。《甲方乙方》的第一个故事中,葛优扮演的盟军军官被拉出去枪毙(葛优被拉到英达扮演的巴顿看不到的房间外去,随后发令枪一响),“好梦一日游”公司一心想把梦想变成现实,不希望客户发现哪怕是一点虚假的东西。《私人订制》中,葛优这帮人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是在扮演其他角色的痕迹。《私人订制》的第一个故事中,苗圃扮演的革命女青年越狱逃跑,“私人订制”公司的这几个员工完全就是几个帮闲,不尽力也不尽心,漏洞百出。在《私人订制》的后面几个故事中,这种表现手法也是不断出现。一个极尽理想,高潮迭起。一个接近现实,唏嘘不已。所以,最后故事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就是社会状态的反映。钓鱼岛、南海诸岛不像香港那样关系明确,物价上涨让大家都知道CPI是什么意思,衣食住行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你要是在这个环境下还有拍《甲方乙方》的心情,这才是不接地气的导演。梦想可以没有,但现实无法回避。不过,钓鱼岛、南海诸岛这些事和很多人无关,物价上涨对某些人根本不是问题,衣食住行更是少数分子不需要考虑的。这些人看《私人订制》,一百个不不喜欢,因为损的就是他们。喜剧是不着调,这些人是不着地。
每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于是社会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最能代表这些年的一个字就是“摔”。这个摔字从何而来。从彭宇案中而来。不论彭宇案情的事实如何,法院最终的审判是功利主义原则的现实体现。不是你撞的,你干嘛扶!反过来讲就是,扶了没好处,谁会去扶!道德本应和利益无关,但是在利益面前,道德无还手之力。道德轻松的被击垮,正义和公平其实也早已坍塌。因为在自然界的因果关系里面根本没有这些形而上的理念存在。于是,一切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个人如此,企业如此,政府如此,社会如此。
也许,我们剩下的只有父母给我们无私的爱了。这是我们依旧活着的唯一条件。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