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成自己的变色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中间,Zelig混杂在德军里时,我默默的想,做一个像zelig一样的变色龙是幸福的。
你可以被人爱,因为你和他们相同。任何人看向你就像看向平面镜反射的自己,一样的身材服装,一样的说话方式,一样的党派民族,一样的能力和无能,他们喜欢你一如喜欢自己。因为你是他们的影子。
你可以卸下责任的重负。你面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格,当你或厌倦或害怕或不知所措时你随时可以换个身份逃脱,没有人认得出你。自然,也没有人追着你陪修车钱、为用冰块接生道歉和养育你的孩子。逃跑是最简单的事,不被抓住的混合技使你简直无敌。
你可以陷入幸福的集体无意识中。你混迹人群,丧失了面孔和自由,但你几乎是主动拥抱这种免除选择的生活。希特勒代替所有人思考和讲话,于是你不需要表达观点更不会引起争端;人们挂起同一个表情做同样的事,于是你不必担心错误更不必特立独行。你即是他人,哪怕他人即地狱。
于是,为了被人爱、免除责任以及摆脱思考的重负,你成了不折不扣的变色龙,与环境打成一片却忘记自己本该是什么颜色。然而,难道你得到的还不够多吗?面对安全的幸福,抛弃危机四伏的自我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只是、、、、、、、
变色龙不是孙悟空。他千变万化却变不成自己,而一个不知道“我是谁”的人不可能说出“我爱你”。当Zelig把难吃的薄脆饼偷偷扔进垃圾桶,他同时划定了自我的界限。这一过程,从Dr.Fletcher转换角色,逼迫他面对自己的谎言,逼他解决不能融入集体的恐慌,逼他面对自己的想法时,就开始了。
如果说Zelig第一次复苏的原因不只是爱情的良药,那么第二次觉醒则直截了当得多。变色龙在社会的压力下遗失了自己变得混沌,但爱情里不允许混沌的人存在。自我是一个绝对的问题,你可以有自我,可以没有自我,可你不能有一点自我。当危险的爱情和安全的混沌都摆在了托盘上,变色龙心理的天平倾向了爱情。
面对温柔知性的女医生,拥有自己是Zelig拥有爱情的基础;而在希特勒的会议上,恰恰是苏醒的爱情帮助他找回自己。千人一面的广场上,哪怕神志正常的人也被激情四射的演讲催了眠,Zelig却在看到爱人的第一眼不顾一切地挥舞起手臂,在人群中标记出独特的自己。
因为没有自我的生命,就像没有脆皮筒的冰激凌,只是轮廓不清的一团奶油而已。
在我眼中,这一幕浪漫的一塌糊涂。
你可以被人爱,因为你和他们相同。任何人看向你就像看向平面镜反射的自己,一样的身材服装,一样的说话方式,一样的党派民族,一样的能力和无能,他们喜欢你一如喜欢自己。因为你是他们的影子。
你可以卸下责任的重负。你面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格,当你或厌倦或害怕或不知所措时你随时可以换个身份逃脱,没有人认得出你。自然,也没有人追着你陪修车钱、为用冰块接生道歉和养育你的孩子。逃跑是最简单的事,不被抓住的混合技使你简直无敌。
你可以陷入幸福的集体无意识中。你混迹人群,丧失了面孔和自由,但你几乎是主动拥抱这种免除选择的生活。希特勒代替所有人思考和讲话,于是你不需要表达观点更不会引起争端;人们挂起同一个表情做同样的事,于是你不必担心错误更不必特立独行。你即是他人,哪怕他人即地狱。
于是,为了被人爱、免除责任以及摆脱思考的重负,你成了不折不扣的变色龙,与环境打成一片却忘记自己本该是什么颜色。然而,难道你得到的还不够多吗?面对安全的幸福,抛弃危机四伏的自我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只是、、、、、、、
变色龙不是孙悟空。他千变万化却变不成自己,而一个不知道“我是谁”的人不可能说出“我爱你”。当Zelig把难吃的薄脆饼偷偷扔进垃圾桶,他同时划定了自我的界限。这一过程,从Dr.Fletcher转换角色,逼迫他面对自己的谎言,逼他解决不能融入集体的恐慌,逼他面对自己的想法时,就开始了。
如果说Zelig第一次复苏的原因不只是爱情的良药,那么第二次觉醒则直截了当得多。变色龙在社会的压力下遗失了自己变得混沌,但爱情里不允许混沌的人存在。自我是一个绝对的问题,你可以有自我,可以没有自我,可你不能有一点自我。当危险的爱情和安全的混沌都摆在了托盘上,变色龙心理的天平倾向了爱情。
面对温柔知性的女医生,拥有自己是Zelig拥有爱情的基础;而在希特勒的会议上,恰恰是苏醒的爱情帮助他找回自己。千人一面的广场上,哪怕神志正常的人也被激情四射的演讲催了眠,Zelig却在看到爱人的第一眼不顾一切地挥舞起手臂,在人群中标记出独特的自己。
因为没有自我的生命,就像没有脆皮筒的冰激凌,只是轮廓不清的一团奶油而已。
在我眼中,这一幕浪漫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