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请带着批判的眼光看此片!

好吧 本来是不想写这些东西的…思来想去 不能偷懒还是写点吧 免得日后忘了。
这个片子有人说是青春励志,其实并不全是。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多种元素的大杂烩,只不过青春励志的因素多点而已。陈可辛想说的,无疑是借怀旧的风潮讲了一个三个男人之间关于友情、爱情、事业、尊严、抉择的故事罢了,女人在此片中,无疑只是配角而已;陈导想说的话,表达的意思,全在影片里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体味,这里就不深说下去了。
此片剧情还行,曲曲折折,有高潮有低谷,“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演技在正常水平之内,还行;就是剧设太弱智,虽说是happyending,但是把创业写的太简单了,搞得像过家家似的,还有对美国那边的种族歧视描写有夸大嫌疑,至少我的同学些在那边都不想回来,不过看在全片的面子上,不苛求。
从内涵上看,我觉得此片还是有些地方挺有感触的。
一、 对腐朽、懦弱、卑鄙的传统教育体制的嘲笑
此片对传统教育制度无疑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点我赞许。如果“土鳖”黄晓明没有在任教时“犯错误”被开除,那么以后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本来在片中,黄晓明就是传统教育体制生产出来的“社会标准件”,循规蹈矩惯了,胆小怕事,只求混口饭吃----一是他说了N次不喜欢英语不喜欢英语,结果还是花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去学习这门语言;二是他被体制内的老家伙欺负,讨不来教那老家伙孙子应得的薪水,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为了爱情好歹冲动了一把,去校外教私塾,干了一件为“体制”所不容忍的事,已经是在他看来很离经叛道了。直至东窗事发,还忍气吞声的声泪俱下的写检讨,孙子当成这样还被开了,可见培育他的那个教育体制是个什么样的怪物。“愤青”佟大为的那一句Congratulations,无疑代陈导说出了“早死早超生”之意味,同时也标志着“土鳖”黄晓明转变的开始。
二、 倔脾气的人很可怕
刚看完的时候,一直不懂为什么“土鳖”黄晓明会在三人中成为老大。要“技术”得推“愤青”佟大为,要“进取”得推“海龟”邓超,相比之下,“土鳖”黄晓明唯一的优势就是“倔”,认准一个方向就死咬不放,舍得投力气。从“高考”屡败屡战,从死缠烂打追女一号,从看到缝隙就贴小广告,从KFC到破厂房创业,从宁可和死党闹翻也不想改变初衷上市等等都可以看出来他的倔强。倔强的人,认对了方向,是很可怕的,我想这是陈导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认错了方向,也是很可怕的,比如希特勒…扯远了,我还是想传达正能量的,呵呵。
三、 事业和金钱就是男人的伟哥
这个在影片中诠释得太明显了。没有事业、没有金钱,就是loser,你看看未发迹的“愤青”和“土鳖”就知道了,一个二货一个懦夫;即使在学校牛逼哄哄、看似winner的邓超,在国外饱受打击后,一无钱二无事业,连生活也过不下去,锐气净失,也沦落到loser的境地。发迹后,二货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KTV高唱Beyond,懦夫也可以风流儒雅对谁都谈笑风生、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一副标准的成功者做派,连有演讲恐惧症的邓超,也一改颓废之气,开始咄咄逼人,发展到后来打了鸡血一般的不停的催促“土鳖”快点上市,直至闹翻。房子?家?“海龟”根本不屑,用行动替陈导说出了心里话----事业和金钱就是男人的伟哥!
四、 怎么考验男人间的友情?答案是让他们一起开公司
男人之间的友情,要经历过风雨才弥足珍贵,才能算真正的好基友一辈子。好朋友之间凑一起开公司,其中的所有人都会面临原有关系改变的挑战,这可能是利益的,也可能是理念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意气方面的。无论如何,斗争一定激烈的,没有人能幸免。很多人挺过来了,更多的人没挺过来。我也深知其中的人情冷暖,不是所有的人能在利益面前把水端平的;我甚至见过一些人,为了一年多区区几万块钱,为了区区的职位提一级,卖友求荣的。活该这些人短暂风光后迎接的是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在这个世界混 ,终究还是要看人品的!
五、 怎么考验男女间的爱情?答案是让他们异地恋
这个话题,有资格发言的人多了吧?豆瓣上的文青都听说过吧?我就不用再强调了吧?所以我略过大家没有意见吧?若有疑问请参见“土鳖”和女一号这一对,还有“海龟”和“海龟青梅竹马”这一对。
六、 爱情再美好,也比不上面包来得实在
这个话题,有资格发言的人多了吧?豆瓣上的文青都听说过吧?我就不用再强调了吧?所以我略过大家没有意见吧?若有疑问请参见“土鳖”和女一号的故事。
七、 还没想到呢,欢迎补充……..
总之,这部片子还算是可圈可点的小成本制作,值得推荐。至此,我想说的写完了,本文的目的也只是把导演想要输出的价值观给提炼出来而已,谢谢捧场,欢迎讨论!
PS:最后放的那些成功者点意义都没有,再加上剧设方面的弱智,美中不足啊。
这个片子有人说是青春励志,其实并不全是。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多种元素的大杂烩,只不过青春励志的因素多点而已。陈可辛想说的,无疑是借怀旧的风潮讲了一个三个男人之间关于友情、爱情、事业、尊严、抉择的故事罢了,女人在此片中,无疑只是配角而已;陈导想说的话,表达的意思,全在影片里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体味,这里就不深说下去了。
此片剧情还行,曲曲折折,有高潮有低谷,“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演技在正常水平之内,还行;就是剧设太弱智,虽说是happyending,但是把创业写的太简单了,搞得像过家家似的,还有对美国那边的种族歧视描写有夸大嫌疑,至少我的同学些在那边都不想回来,不过看在全片的面子上,不苛求。
从内涵上看,我觉得此片还是有些地方挺有感触的。
一、 对腐朽、懦弱、卑鄙的传统教育体制的嘲笑
此片对传统教育制度无疑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点我赞许。如果“土鳖”黄晓明没有在任教时“犯错误”被开除,那么以后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本来在片中,黄晓明就是传统教育体制生产出来的“社会标准件”,循规蹈矩惯了,胆小怕事,只求混口饭吃----一是他说了N次不喜欢英语不喜欢英语,结果还是花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去学习这门语言;二是他被体制内的老家伙欺负,讨不来教那老家伙孙子应得的薪水,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为了爱情好歹冲动了一把,去校外教私塾,干了一件为“体制”所不容忍的事,已经是在他看来很离经叛道了。直至东窗事发,还忍气吞声的声泪俱下的写检讨,孙子当成这样还被开了,可见培育他的那个教育体制是个什么样的怪物。“愤青”佟大为的那一句Congratulations,无疑代陈导说出了“早死早超生”之意味,同时也标志着“土鳖”黄晓明转变的开始。
二、 倔脾气的人很可怕
刚看完的时候,一直不懂为什么“土鳖”黄晓明会在三人中成为老大。要“技术”得推“愤青”佟大为,要“进取”得推“海龟”邓超,相比之下,“土鳖”黄晓明唯一的优势就是“倔”,认准一个方向就死咬不放,舍得投力气。从“高考”屡败屡战,从死缠烂打追女一号,从看到缝隙就贴小广告,从KFC到破厂房创业,从宁可和死党闹翻也不想改变初衷上市等等都可以看出来他的倔强。倔强的人,认对了方向,是很可怕的,我想这是陈导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认错了方向,也是很可怕的,比如希特勒…扯远了,我还是想传达正能量的,呵呵。
三、 事业和金钱就是男人的伟哥
这个在影片中诠释得太明显了。没有事业、没有金钱,就是loser,你看看未发迹的“愤青”和“土鳖”就知道了,一个二货一个懦夫;即使在学校牛逼哄哄、看似winner的邓超,在国外饱受打击后,一无钱二无事业,连生活也过不下去,锐气净失,也沦落到loser的境地。发迹后,二货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KTV高唱Beyond,懦夫也可以风流儒雅对谁都谈笑风生、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一副标准的成功者做派,连有演讲恐惧症的邓超,也一改颓废之气,开始咄咄逼人,发展到后来打了鸡血一般的不停的催促“土鳖”快点上市,直至闹翻。房子?家?“海龟”根本不屑,用行动替陈导说出了心里话----事业和金钱就是男人的伟哥!
四、 怎么考验男人间的友情?答案是让他们一起开公司
男人之间的友情,要经历过风雨才弥足珍贵,才能算真正的好基友一辈子。好朋友之间凑一起开公司,其中的所有人都会面临原有关系改变的挑战,这可能是利益的,也可能是理念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意气方面的。无论如何,斗争一定激烈的,没有人能幸免。很多人挺过来了,更多的人没挺过来。我也深知其中的人情冷暖,不是所有的人能在利益面前把水端平的;我甚至见过一些人,为了一年多区区几万块钱,为了区区的职位提一级,卖友求荣的。活该这些人短暂风光后迎接的是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在这个世界混 ,终究还是要看人品的!
五、 怎么考验男女间的爱情?答案是让他们异地恋
这个话题,有资格发言的人多了吧?豆瓣上的文青都听说过吧?我就不用再强调了吧?所以我略过大家没有意见吧?若有疑问请参见“土鳖”和女一号这一对,还有“海龟”和“海龟青梅竹马”这一对。
六、 爱情再美好,也比不上面包来得实在
这个话题,有资格发言的人多了吧?豆瓣上的文青都听说过吧?我就不用再强调了吧?所以我略过大家没有意见吧?若有疑问请参见“土鳖”和女一号的故事。
七、 还没想到呢,欢迎补充……..
总之,这部片子还算是可圈可点的小成本制作,值得推荐。至此,我想说的写完了,本文的目的也只是把导演想要输出的价值观给提炼出来而已,谢谢捧场,欢迎讨论!
PS:最后放的那些成功者点意义都没有,再加上剧设方面的弱智,美中不足啊。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