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速还原的泥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霸王别姬》,没有之一。这是唯一一部我看了很多遍的电影。这些年里,恐怕都要背下来了。
我试图去分析自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这部电影,原因可能有三个。
之一,我该是羡慕的。因为喜欢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也许天性就向往一种毁灭,所以看到蝶衣对艺术对感情的执着,才会心疼。程蝶衣是拥有爱的能力却不会表达、不能表达的,这一点很像梵高。他们赤诚热烈,无意伤害却总是让人敬而远之,矛盾重重,误解重重,到头不得真情,在这样因爱而生的深深的孤独感中,依然愿意过一种“认死理儿”的生活,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之二,我该是懂得了。“做人得自己成全自己”,这是蝶衣师傅说给他们的话,戏班的师傅个个“狠心”,孩子们练得苦了,逃了,死了,撑下来的,终于成角儿了。如果不这样,那不然呢?凡事最怕“坚持”二字,坚持练功,坚持做人的原则,只有这样,才成全得了那个想做到的自己。程蝶衣坚持了,段小楼随波逐流了,菊仙小姐以为坚持了,结果终究逃不过一句“我跟她划清界限”,最终背着一个“窑子里的”烙印决绝人间。程蝶衣说的不错,一切都是报应。你做过的,终究会给你一种结局。“做人得自己成全自己”,段小楼让我懂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程蝶衣和菊仙让我懂得,人活着,为了爱。
之三,我该是疼惜生命的。张国荣离世已经十年,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心头就阴云密布,这些年里,愈演愈烈。恐怕是体会到了身体的衰老与命运的无常,感觉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越长大越无法坦然。这十年里,他就像陈酿,无意埋进心里,那热爱生命的温暖味道越来越浓,去不掉了。在我看来,他的人生就像蝶衣,真实与虚构不分,背负太多种角色无法抽离,带着一个又一个戏中人的灵魂回到生活,不得喘息。我始终认为他是热爱生活的,因为我认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真正懂得情与苦。
五年前,一个有太阳的午后,在拥有落地窗的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读完了《渴望生活》,心情忧郁。黑泽明的《梦》中,有一个梦境是讲梵高的,从《阿尔的吊桥》开始,到《麦田的乌鸦》为止,画面中成群的乌鸦从麦田中腾起,至今仍然能够清楚地记得那黑压压的情绪扑面而来。我愣在那,终于懂得了绝望。
菊仙自杀了,程蝶衣自杀了,张国荣自杀了,梵高也自杀了。
“ 一种急速还原的泥土”,你们还好么?
我试图去分析自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这部电影,原因可能有三个。
之一,我该是羡慕的。因为喜欢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也许天性就向往一种毁灭,所以看到蝶衣对艺术对感情的执着,才会心疼。程蝶衣是拥有爱的能力却不会表达、不能表达的,这一点很像梵高。他们赤诚热烈,无意伤害却总是让人敬而远之,矛盾重重,误解重重,到头不得真情,在这样因爱而生的深深的孤独感中,依然愿意过一种“认死理儿”的生活,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之二,我该是懂得了。“做人得自己成全自己”,这是蝶衣师傅说给他们的话,戏班的师傅个个“狠心”,孩子们练得苦了,逃了,死了,撑下来的,终于成角儿了。如果不这样,那不然呢?凡事最怕“坚持”二字,坚持练功,坚持做人的原则,只有这样,才成全得了那个想做到的自己。程蝶衣坚持了,段小楼随波逐流了,菊仙小姐以为坚持了,结果终究逃不过一句“我跟她划清界限”,最终背着一个“窑子里的”烙印决绝人间。程蝶衣说的不错,一切都是报应。你做过的,终究会给你一种结局。“做人得自己成全自己”,段小楼让我懂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程蝶衣和菊仙让我懂得,人活着,为了爱。
之三,我该是疼惜生命的。张国荣离世已经十年,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心头就阴云密布,这些年里,愈演愈烈。恐怕是体会到了身体的衰老与命运的无常,感觉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越长大越无法坦然。这十年里,他就像陈酿,无意埋进心里,那热爱生命的温暖味道越来越浓,去不掉了。在我看来,他的人生就像蝶衣,真实与虚构不分,背负太多种角色无法抽离,带着一个又一个戏中人的灵魂回到生活,不得喘息。我始终认为他是热爱生活的,因为我认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真正懂得情与苦。
五年前,一个有太阳的午后,在拥有落地窗的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读完了《渴望生活》,心情忧郁。黑泽明的《梦》中,有一个梦境是讲梵高的,从《阿尔的吊桥》开始,到《麦田的乌鸦》为止,画面中成群的乌鸦从麦田中腾起,至今仍然能够清楚地记得那黑压压的情绪扑面而来。我愣在那,终于懂得了绝望。
菊仙自杀了,程蝶衣自杀了,张国荣自杀了,梵高也自杀了。
“ 一种急速还原的泥土”,你们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