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在当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在前些天看到春春的科幻造型(http://movie.mtime.com/49801/posters_and_images/2210151/)时,我对这部传说中的烂片还是有点好奇和期待了。
《无间道》《雏菊》也是刘伟强的。香港电影导演谈江湖的“义”,人与人的“情”,都擅长,说天下民生,说人心所向,都太嫩,这该是他们的通病——说到底是当代人的通病。徐克的狄仁杰也是这个问题。
《血滴子》无论从人物冲突、故事主线还是取景上都应该延续《投名状》的风格气质,可惜刘伟强不是陈可辛。现在看来,他更擅长把群体中的人物一个个拉出来,而不善于描绘真正的群像。除了阮经天以外血滴子中的其他酱油我连名字都记不住。其实作为酱油会不会被人记住名字无所谓,偏偏每个酱油死得都比主角好看。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想到另外几部片子。一部是张彻的《十三太保》——五牛分尸的桥段怎么看怎么眼熟,怎么都觉得是在致敬。致敬归致敬,当年姜大卫的李存孝死得怎么美,这里某酱油死得就有多埋汰,更不用提阮经天的娜拉冷·王磊同学(呸,起的什么破名字也不怕和人重名)一把一把往上摸鼻涕眼泪了。
另一部是李子雄和杨丽菁主演的《新冷血十三鹰》。如果从设定出发,这两部片子该是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地相似啊……因为我只想起梗概就不比较了,反正都是童工杀手长大以后自相残杀bulabula的。
哦,我以为余文乐会腹黑到底,不,结果证明他只是在吃醋扮傲娇罢了。
我还犯了两个错误。先是以为阮经天同学会和兄弟们大战一场杀到余文乐面前最后光荣牺牲——结果证明我低估了编剧和导演跳出俗套的决心。他只是甩手不干鼓励兄弟们送死然后自己去和教主以及春春拍大型MV去了(借某姑娘的话)。
我以为神棍黄晓明其实是更深的卧底,为的只是让朝廷有理由消灭血滴子,真正的天狼(又是一个傻逼兮兮的名字,“西北望,射天狼”,这暗示要多基有多基)其实早就死了。但事实证明我高估了编剧设置悬疑的努力。这些人到底是有多!偷!懒!浪费了这么一号复古武侠的好题材。
其实也对,名字都不好好取的编剧怎么会好好写故事。
这片子真是要多基有多基,文章的乾隆也很基,一副要把余文乐和阮经天收为后宫的架势,完全没在意后院起火了么?提到乾隆盛世这片子玩儿了一把高级黑,乾隆不仅仅是有个穿越气质的gay,而且是个逻辑脑残——特务杀人是盛世的污点,一村一村屠过去就不是污点啦,万岁!(好吧好像确实有人在实践这个逻辑。刘导演你赢了。)
可惜了春春作为一个伪·女主(海都的真·女主身份是谁也抢不去的!)在前半部分扮演人肉沙包在后半部分扮演义和团附体的斯德哥尔摩患者的出色演出。春春很努力,但要想多演几部电影她眼睛该整得再大一点,为了上镜,也为了好好挑剧本。
这部戏最大的问题绝对不在于刘伟强拍了一部科幻片(最好不要纠结于“乾隆要放眼世界建立现代化军队到底合理不合理”或者“血滴子这么帅酷的武器到底用什么驱动”这种问题上),而在于写故事的和拍片的都太随意了。
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吗?王羽和金士杰两位老爷子演得最好。年轻演员们很卖力,但也只是很卖力而已。井柏然蒲巴甲等血滴子酱油们死前被抓捕的段落值得称赞,虽然俗套,却是整部电影真正称得上的佳句的部分。包括埋汰的五牛分尸也因为旧暴力美学片上身而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味道。
最后插一句吧。看电影不怕主角死,不怕主角死得惨,也不怕主角生死不得其所,就怕主角变成一个满嘴大道理的二货,这好像就在告诉观众:你前面若干个小时以为自己在看的这一部武侠+科幻+爱情+基情+风景MV的大杂烩,实际上是一部教育片。
《无间道》《雏菊》也是刘伟强的。香港电影导演谈江湖的“义”,人与人的“情”,都擅长,说天下民生,说人心所向,都太嫩,这该是他们的通病——说到底是当代人的通病。徐克的狄仁杰也是这个问题。
《血滴子》无论从人物冲突、故事主线还是取景上都应该延续《投名状》的风格气质,可惜刘伟强不是陈可辛。现在看来,他更擅长把群体中的人物一个个拉出来,而不善于描绘真正的群像。除了阮经天以外血滴子中的其他酱油我连名字都记不住。其实作为酱油会不会被人记住名字无所谓,偏偏每个酱油死得都比主角好看。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想到另外几部片子。一部是张彻的《十三太保》——五牛分尸的桥段怎么看怎么眼熟,怎么都觉得是在致敬。致敬归致敬,当年姜大卫的李存孝死得怎么美,这里某酱油死得就有多埋汰,更不用提阮经天的娜拉冷·王磊同学(呸,起的什么破名字也不怕和人重名)一把一把往上摸鼻涕眼泪了。
另一部是李子雄和杨丽菁主演的《新冷血十三鹰》。如果从设定出发,这两部片子该是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地相似啊……因为我只想起梗概就不比较了,反正都是童工杀手长大以后自相残杀bulabula的。
哦,我以为余文乐会腹黑到底,不,结果证明他只是在吃醋扮傲娇罢了。
我还犯了两个错误。先是以为阮经天同学会和兄弟们大战一场杀到余文乐面前最后光荣牺牲——结果证明我低估了编剧和导演跳出俗套的决心。他只是甩手不干鼓励兄弟们送死然后自己去和教主以及春春拍大型MV去了(借某姑娘的话)。
我以为神棍黄晓明其实是更深的卧底,为的只是让朝廷有理由消灭血滴子,真正的天狼(又是一个傻逼兮兮的名字,“西北望,射天狼”,这暗示要多基有多基)其实早就死了。但事实证明我高估了编剧设置悬疑的努力。这些人到底是有多!偷!懒!浪费了这么一号复古武侠的好题材。
其实也对,名字都不好好取的编剧怎么会好好写故事。
这片子真是要多基有多基,文章的乾隆也很基,一副要把余文乐和阮经天收为后宫的架势,完全没在意后院起火了么?提到乾隆盛世这片子玩儿了一把高级黑,乾隆不仅仅是有个穿越气质的gay,而且是个逻辑脑残——特务杀人是盛世的污点,一村一村屠过去就不是污点啦,万岁!(好吧好像确实有人在实践这个逻辑。刘导演你赢了。)
可惜了春春作为一个伪·女主(海都的真·女主身份是谁也抢不去的!)在前半部分扮演人肉沙包在后半部分扮演义和团附体的斯德哥尔摩患者的出色演出。春春很努力,但要想多演几部电影她眼睛该整得再大一点,为了上镜,也为了好好挑剧本。
这部戏最大的问题绝对不在于刘伟强拍了一部科幻片(最好不要纠结于“乾隆要放眼世界建立现代化军队到底合理不合理”或者“血滴子这么帅酷的武器到底用什么驱动”这种问题上),而在于写故事的和拍片的都太随意了。
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吗?王羽和金士杰两位老爷子演得最好。年轻演员们很卖力,但也只是很卖力而已。井柏然蒲巴甲等血滴子酱油们死前被抓捕的段落值得称赞,虽然俗套,却是整部电影真正称得上的佳句的部分。包括埋汰的五牛分尸也因为旧暴力美学片上身而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味道。
最后插一句吧。看电影不怕主角死,不怕主角死得惨,也不怕主角生死不得其所,就怕主角变成一个满嘴大道理的二货,这好像就在告诉观众:你前面若干个小时以为自己在看的这一部武侠+科幻+爱情+基情+风景MV的大杂烩,实际上是一部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