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绝对不容错过的三部电影之一

仿佛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借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国的三大国际影视巨星又要相聚电影闹市区来比拼一把了,别跟我说你们不知道是哪三位?当然是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了,感觉又回归到了当年“两周一成”的辉煌时代!三部电影分别是《十二生肖》(成龙导演12月20日上映)、《大上海》(王晶导演12月21日上映)、《大话西游之除魔传奇》(周星驰导演2013年2月10日上映)。难得的机会、难得的较量、难得的丰盛。。。。之所以重点要说《十二生肖》,那是因为它有可能成为中国人末日前的最后一部电影(生肖齐了,地球没了----当十二生肖同时出现,就是世界的终结之时。。。。靠,又是一部电影∩_∩)。。。所以大家还是祈祷吧,希望后两部别等到地球的新文明组建后才能观赏到。。。呵呵!
言归正传,首先说这部电影我很期待,理由有四:
一是成龙大哥的口碑我就不用说了,这部片子很多头脸人物前来助阵的;
二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喜剧,耗资多少不说,光从成老哥消耗的精力就应该捧场;
三是最后一拼,必然精彩!据说这次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用他的话讲就是以后要多拍像“功夫梦”、“大兵小将”类此的电影,什么上山下海、爆破翻车的场面尽量就避免了!
四是老少皆宜,喜剧+爱国题材,可以全家人出动!
我有个朋友很幸运,今年5月随影片摄制组去了法国,回来后给我说了些所见所闻。首先影片是以绝对的封闭状态下拍摄的,尚蒂伊城堡和孔代博物馆有史以来首度允许剧组进入其中,还以路易十六座椅作为片中道具;其次成老哥还是那样拼命,无论枪火追逐、山地落伞、盘路追车、滑梯缠斗、多角度爆破等场面都是亲自上阵,好几次差点重伤,给我朋友最大的感悟是成龙很关心剧组成员,很亲近,而且这么大的明星在片场就像个活宝,喜欢开玩笑,受了伤也像没事一样。另外成龙拍戏很认真,打斗的每一动作和走势都经过他和成家班成员的精雕细作,有时会数小时的演练和改动,常常十几条实拍只为取最精准的一个动作。据朋友说,本片是按照国际化水平制作的,无论是场景、风格、特效、剪接都是按照好莱坞的标准来,非常适合电影院观赏,而且他还是好莱坞大片的常规营销模式,在国内堪称首开先河之举。同时剧情也相当精彩,融合了很多国际大片的精彩元素,包括高科技、冒险、谍战、火爆、新奇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期待的成氏幽默!!
当然,作为一部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我们也可以挑出种种缺陷(考虑到上映后吐糟的那部分人),但既然是贺岁,大家就是图个开心,这让我想到前期那部从任一角度都比之有差距的《泰囧》,我们不也津津有味的给了他一个高收入么?其实想想,这部影片和《泰囧》是一样的,同属于表面化感官刺激的喜剧片,要说深度远不如《1942》的反思性、文艺性、专题性和教育性,我们也没有必要条条框框地推理它,对于观影高手来说此片笑料可能不够高级,但对普通观众而言,我想这样恰倒好处。
PS:还想说说大家玩影评要注意的东西
一要分清概念:影评和观后感是两回事,很多人认为看完电影后对影片的评价就是影评,其实那是观后感。观后感是人主观上的感受,强调人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影评则是客观专业的分析,是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的流畅程度、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更加深层次的专业分析,凸显影片的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可以用“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这句话理解。
二要注意素质:太多人因为观点不合就开始吐口水,甚至“问候”对方家人,这个真的没必要啦,其实反思一下,每一步电影都是经过很多的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经过多次的斟酌、修改、编辑、剪接等工序完成再投入市场上映,我想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也许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的?
三要遵循规则:评论一部电影,没有说好和坏,只有完不完美,也要分层次和类别来评价,不要拿国际大片和三流影业来比,也不能拿文艺片和纪录片来比!另外评价点也要注意科学性,比如看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等等。
随便说说,仅供参考!!
言归正传,首先说这部电影我很期待,理由有四:
一是成龙大哥的口碑我就不用说了,这部片子很多头脸人物前来助阵的;
二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喜剧,耗资多少不说,光从成老哥消耗的精力就应该捧场;
三是最后一拼,必然精彩!据说这次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用他的话讲就是以后要多拍像“功夫梦”、“大兵小将”类此的电影,什么上山下海、爆破翻车的场面尽量就避免了!
四是老少皆宜,喜剧+爱国题材,可以全家人出动!
我有个朋友很幸运,今年5月随影片摄制组去了法国,回来后给我说了些所见所闻。首先影片是以绝对的封闭状态下拍摄的,尚蒂伊城堡和孔代博物馆有史以来首度允许剧组进入其中,还以路易十六座椅作为片中道具;其次成老哥还是那样拼命,无论枪火追逐、山地落伞、盘路追车、滑梯缠斗、多角度爆破等场面都是亲自上阵,好几次差点重伤,给我朋友最大的感悟是成龙很关心剧组成员,很亲近,而且这么大的明星在片场就像个活宝,喜欢开玩笑,受了伤也像没事一样。另外成龙拍戏很认真,打斗的每一动作和走势都经过他和成家班成员的精雕细作,有时会数小时的演练和改动,常常十几条实拍只为取最精准的一个动作。据朋友说,本片是按照国际化水平制作的,无论是场景、风格、特效、剪接都是按照好莱坞的标准来,非常适合电影院观赏,而且他还是好莱坞大片的常规营销模式,在国内堪称首开先河之举。同时剧情也相当精彩,融合了很多国际大片的精彩元素,包括高科技、冒险、谍战、火爆、新奇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期待的成氏幽默!!
当然,作为一部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我们也可以挑出种种缺陷(考虑到上映后吐糟的那部分人),但既然是贺岁,大家就是图个开心,这让我想到前期那部从任一角度都比之有差距的《泰囧》,我们不也津津有味的给了他一个高收入么?其实想想,这部影片和《泰囧》是一样的,同属于表面化感官刺激的喜剧片,要说深度远不如《1942》的反思性、文艺性、专题性和教育性,我们也没有必要条条框框地推理它,对于观影高手来说此片笑料可能不够高级,但对普通观众而言,我想这样恰倒好处。
PS:还想说说大家玩影评要注意的东西
一要分清概念:影评和观后感是两回事,很多人认为看完电影后对影片的评价就是影评,其实那是观后感。观后感是人主观上的感受,强调人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影评则是客观专业的分析,是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的流畅程度、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更加深层次的专业分析,凸显影片的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可以用“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这句话理解。
二要注意素质:太多人因为观点不合就开始吐口水,甚至“问候”对方家人,这个真的没必要啦,其实反思一下,每一步电影都是经过很多的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经过多次的斟酌、修改、编辑、剪接等工序完成再投入市场上映,我想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也许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的?
三要遵循规则:评论一部电影,没有说好和坏,只有完不完美,也要分层次和类别来评价,不要拿国际大片和三流影业来比,也不能拿文艺片和纪录片来比!另外评价点也要注意科学性,比如看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等等。
随便说说,仅供参考!!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