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该容下一个熊孩子陆川

(尤德瓦)陆川是谁,是处女作就得奖的天才导演,是国内数得上的一线导演,是被老师称为“喂不熟的狼崽子”的舆论漩涡,是“哽咽”傲娇全行业取笑的“公敌”,而昨天,在他公开自己召集了水军刷分的行为后,他也成为中国影坛“水军都督”第一人。
他真的是第一人吗?他绝不是第一人,多年前我入行的第一篇稿子就是披露电影水军现象,无人发声更无人承担,多年来这一现象也成了业内人人都心知肚明却不点破的潜规则,直到陆川喊了出来。说实话,这场景特别像《皇帝的新装》,而陆川则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
孩子的特点是张狂、轻慢、爱哭爱闹,这不正是他嘛,从“我拍的是历史”到“我一定要拍出历史上最好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再到“中国需要我这样的导演”(此处链贵狐焦点电影人),陆川越来越疯魔,但梨园有句话不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吗?在陆川被不待见被集体吐槽的这件事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代表了国家最大想象力的行业,却流行着含蓄、谦卑、低调的封建式戏班式的生存智慧,一个未成大腕级别的导演,最要紧的就是逢迎资方、厚待演员、谦让编剧,并且不能点破行业潜规则。
导演最要紧的不应该是拍一个或者有商业价值或者有个人特色、有思想价值、有探讨空间的电影吗?换句话说,他人品上那些缺陷与作品的关联度有多大?作品好坏姑且不去探讨,但起码他能点破“水军”存在的现实,虽然极有可能最终只有他一人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普通观众也只会迁怒于《王的盛宴》并给出如“让你雇佣水军,我没看就故意打一星怎么着”(此事为豆瓣网真实案例)的低分。
说他是孩子其实挺悲凉的一件事情,李安可以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拍出一部探讨人类关系的电影,北野武可以像孩子一样肆意的组合躁动的镜头碎片,但偏偏陆川保持着孩子一样的轻狂甚至矫情时,我们便不停的嘲笑与打压,这种状态,多像一个油滑无趣的父亲在孩子述说自己的梦想时迎头浇上去的那盆冷水:“你就好好读书考公务员,别做当科学家的白日梦”。
说起这些,忽然想到陆川有个那样强势的爸,第一部片子《寻枪》,都说是陆天明帮他找到了姜文,第二部片子《可可西里》,都说是陆天明处理了这敏感的题材,到了41岁时拍的《王的盛宴》,陆川还是被他爸在微博强势的与“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打着嘴仗。单纯从立意看来,你都想不到《南京!南京!》会是一个30多岁导演的作品,又想批判民族主义又想讨好商业的拧巴,又想宏大叙事又想贴近人性的混乱,准确的说这真的像一个急功近利的天才所为,甚至真的弥散着一种阉割焦虑的心态:一边害怕一边迎合、急于证明自己、甚至有那么点被迫害妄想症。
在封建王宫中,甄嬛会从嬛嬛进化为圣母皇太后,因为除此以外都是死路一条。但在造梦的影视圈,可否还留下那么点宽容,在谦逊的李安、在新一代国师式的冯小刚,甚至在面目模糊的李仁港之外,给有点张狂有点讨人厌的熊孩子陆川。
http://yule.sohu.com/20121206/n359711384_3.shtml
他真的是第一人吗?他绝不是第一人,多年前我入行的第一篇稿子就是披露电影水军现象,无人发声更无人承担,多年来这一现象也成了业内人人都心知肚明却不点破的潜规则,直到陆川喊了出来。说实话,这场景特别像《皇帝的新装》,而陆川则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
孩子的特点是张狂、轻慢、爱哭爱闹,这不正是他嘛,从“我拍的是历史”到“我一定要拍出历史上最好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再到“中国需要我这样的导演”(此处链贵狐焦点电影人),陆川越来越疯魔,但梨园有句话不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吗?在陆川被不待见被集体吐槽的这件事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代表了国家最大想象力的行业,却流行着含蓄、谦卑、低调的封建式戏班式的生存智慧,一个未成大腕级别的导演,最要紧的就是逢迎资方、厚待演员、谦让编剧,并且不能点破行业潜规则。
导演最要紧的不应该是拍一个或者有商业价值或者有个人特色、有思想价值、有探讨空间的电影吗?换句话说,他人品上那些缺陷与作品的关联度有多大?作品好坏姑且不去探讨,但起码他能点破“水军”存在的现实,虽然极有可能最终只有他一人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普通观众也只会迁怒于《王的盛宴》并给出如“让你雇佣水军,我没看就故意打一星怎么着”(此事为豆瓣网真实案例)的低分。
说他是孩子其实挺悲凉的一件事情,李安可以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拍出一部探讨人类关系的电影,北野武可以像孩子一样肆意的组合躁动的镜头碎片,但偏偏陆川保持着孩子一样的轻狂甚至矫情时,我们便不停的嘲笑与打压,这种状态,多像一个油滑无趣的父亲在孩子述说自己的梦想时迎头浇上去的那盆冷水:“你就好好读书考公务员,别做当科学家的白日梦”。
说起这些,忽然想到陆川有个那样强势的爸,第一部片子《寻枪》,都说是陆天明帮他找到了姜文,第二部片子《可可西里》,都说是陆天明处理了这敏感的题材,到了41岁时拍的《王的盛宴》,陆川还是被他爸在微博强势的与“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打着嘴仗。单纯从立意看来,你都想不到《南京!南京!》会是一个30多岁导演的作品,又想批判民族主义又想讨好商业的拧巴,又想宏大叙事又想贴近人性的混乱,准确的说这真的像一个急功近利的天才所为,甚至真的弥散着一种阉割焦虑的心态:一边害怕一边迎合、急于证明自己、甚至有那么点被迫害妄想症。
在封建王宫中,甄嬛会从嬛嬛进化为圣母皇太后,因为除此以外都是死路一条。但在造梦的影视圈,可否还留下那么点宽容,在谦逊的李安、在新一代国师式的冯小刚,甚至在面目模糊的李仁港之外,给有点张狂有点讨人厌的熊孩子陆川。
http://yule.sohu.com/20121206/n359711384_3.shtml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