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挣扎——从life of Pi 到金融危机

人性的挣扎——从life of Pi 到金融危机
/Hyde Yuan
其实无所谓哪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无论哪一种理解也都是合理的,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概率化存在的。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这种解释:厨子吃掉了水手,杀掉了PI的母亲,PI在愤怒之下也将厨子杀死。 陷入极度的恐惧与绝望之中,产生了幻想。 而那些幻想也毕竟是在PI的意识里真实存在的。
当面对极度的恐惧与极度的精神创伤,性格将会产生剧烈的逆转,发生宗教体验或是皈依反应。这是《洗脑术》中的一句话,当面对极度的恐惧、未知、绝望、人性崩溃的精神创伤,PI的意识中看到了那些奇幻的幻象,那只是因为现实足够的恐惧残酷以至于人精神的崩溃。
更多关于电影本身情节解读的影评已经足够多了,我想谈谈我的理解。
人性分两面,人性与兽性;胜利分两种,互利共赢与零和博弈;内心情感有两种,利己心与同感心。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人生而具有同感心和利己心,两者共同存在。而究竟同感心与利己心哪种更利于实现经济目标——全人类福利最大化呢? 《国富论》给出的解释是利用人的利己心,人会在私立的趋势下,去满足别人的需求,或者帮助别人。而付钱,相当于对一个帮助过你的人说声“谢谢你的服务”。 而人类从原始社会能走向现代文明,核心是因为人与人懂得相互合作,具有同感心,这一点是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 但人类内心原始的兽性是始终难以消除的,人类的罪恶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是因兽性或是利己排他引发的。
有幸得见一位高人,隐居在市井之间,专门给普通人看病治疗疑难杂症,菩萨心肠的神医,精通神学禅宗。她谈到,人都是有根基的,灵魂不灭,在这个世间不断往复循环,今生是人,前世也许是某种动物,如果修行得当,来世也许会更好。 她给我了一个重要暗示,人口越来越多,动物越来越少,人类的行为在变得更加具有兽性倾向(看看一系列政府官员就明白了)。 无论哪种宗教,一方面从神学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的本源由来,另一方面可以教化世人使人一心向善,减少世人对世界的仇恨与恐惧,驯化人类内心的原始兽性,提升人精神中的人性一面。
有人曾经看到身边的人,都变成了牛头马面,化身成为各种动物,用宗教的说法这种现象是开天眼,看到了一些常人无法感知的事务,也许是某种电磁场。从这个角度再去解读,斑马猩猩鬣狗老虎,或许是那些人内心的“根基”或者说灵魂的再现。
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美好与残酷交替出现,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美好之时拥抱美好,在残酷与困难之时学会用幽默与微笑化解。
宗教趋人向善,可究竟什么是善? 参考《麦肯锡方法》全书最后一段:
“在古代的以色列,有一天,一位异教徒跑到大拉比沙梅(Shammai)那里去问:"能不能在我一只脚站着的时候教给我律法?"沙梅尽管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但对其耐心并不了解,他斥责这个异教徒放肆,然后把他给赶走了。于是这个异教徒带着他的问题去了沙梅学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黑乐尔(Hillel)拉比那里。黑乐尔毫不迟疑,让那个人一条腿站好。当那个异教徒在这位拉比的书房里站稳了的时候,黑乐尔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其他的都是从这里面推导出来的。去学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的最简单标准。可现实中的人,快乐往往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股市的投机者们,每当有人获利,总是意味着有人亏损,所以真正能成为永远赢家的人是秉承价值投资思想的巴菲特。
联想起P&G前华北区总裁的演讲,他提到,在欧洲举办的快速消费品年会上,联合利华的总裁以大量的数据图表,向与会观众展示了他担任CEO以来,公司利润,股价,市场份额的增长情况。而第二天轮到行业第一的巨头P&G做演讲报告,P&G的总裁并没有展示这些商业信息,只是在PPT中展示了P&G在过去一年里所做的慈善事业,贴满慈善地区孩子的照片,PPT的最后一幅照片是,P&G在非洲所做的慈善项目,饮用水流出的瞬间,孩子们露出一张张笑脸,此时PPT结束,“P&G希望的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结束,会场此时寂静无声,过了1分钟,稀稀落落有人鼓掌,再过一会,掌声愈加强烈,终于全场掌声爆发,全场掌声持续20分钟。伟大的公司,总是来源于其伟大的价值观、愿景。
之前在阅读过成吉思汗的征服史后,曾经发表微博说,今日美国和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在制度上很像,制度设计上充分鼓励利己主义,把人狼性化。蒙古帝国建立大扎撒宪法,法制人人平等,用人晋升唯战功论,战场上杀戮抢掠的财富仅仅上缴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归个人所有。 这和自由主义的美国在制度上很相似,这种制度可以最大的激发人类的潜能,提振经济,但也在酝酿着危机。美国2008年的金融海啸,从哲学上看或许正是源自美国社会的信仰缺失,格林斯潘自911以后长期坚持的低利率政策,正是将美国政府的负担转移给世界,他是否满足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标准呢?大量的货币热钱需要投资出路,正因此,金融家们开发了CDS,CDO等金融衍生品,从本身上看,就是将风险转移给别人,别人为风险支付溢价,但问题的核心在于,风险定价机制出现了偏差,风险没有完全体现在价格里,销售Credit Default Swap的金融机构,因为私利,没有向投资者指明全部的风险。 而每个人因为私利的作用,都在把泡沫不断的吹大,最终的结果必将是崩溃,这是自然的平衡,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本质上还是因为过度的货币供应企图人为的推高经济增长)
而欧债危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北欧的很多国家今天也许正是一种近似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高税收,同时高福利。欧债危机因为什么? 因为国内的产出小于国民总需求,这就需要政府不得不借贷满足当前需求。 从制度上说是因为高税收高福利政策鼓励人的同感心,也就是人性的一面,而仅仅依靠“善良”人类又无法生存。 欧债危机的化解必然是减税减福利,鼓励人内心的狼性,推动经济发展,继而达到产出大于需求,最终税收与福利水平不断调整维持在一个均衡态,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演化规律,而非马克思杜撰的那样,那是认为所有人内心没有一点利己心,而人类本身的人性与兽性同时存在,只能尽可能降低而永远无法完全消除,那种社会状态成立的假设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也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
谈到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家,而且每个中国人既痛恨着高房价,又把自己的积蓄拿来购买固定资产推高房地产的泡沫。每个人既痛恨体制内官员的腐败作恶,又削减脑门的想进入体制内享受其既得利益。 其最终结局恐怕只能和美国金融危机一样,没有本质区别。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危机,泡沫一旦破灭,金融体系及一切都将立刻土崩瓦解。 苏联的解体以及日本的衰退,大多都愿意归结为美国的金融战争,实际上只是他们自身积重难返。而人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些阴谋论,这样自身就变得有些悲壮的意味了,实际上,没有什么阴谋论,能瓦解自身的人只有自己,被内心的兽性欲望吞噬,那才是毁灭的根源。
这是人性的挣扎,谁都无法逃脱。
/Hyde Yuan
其实无所谓哪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无论哪一种理解也都是合理的,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概率化存在的。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这种解释:厨子吃掉了水手,杀掉了PI的母亲,PI在愤怒之下也将厨子杀死。 陷入极度的恐惧与绝望之中,产生了幻想。 而那些幻想也毕竟是在PI的意识里真实存在的。
当面对极度的恐惧与极度的精神创伤,性格将会产生剧烈的逆转,发生宗教体验或是皈依反应。这是《洗脑术》中的一句话,当面对极度的恐惧、未知、绝望、人性崩溃的精神创伤,PI的意识中看到了那些奇幻的幻象,那只是因为现实足够的恐惧残酷以至于人精神的崩溃。
更多关于电影本身情节解读的影评已经足够多了,我想谈谈我的理解。
人性分两面,人性与兽性;胜利分两种,互利共赢与零和博弈;内心情感有两种,利己心与同感心。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人生而具有同感心和利己心,两者共同存在。而究竟同感心与利己心哪种更利于实现经济目标——全人类福利最大化呢? 《国富论》给出的解释是利用人的利己心,人会在私立的趋势下,去满足别人的需求,或者帮助别人。而付钱,相当于对一个帮助过你的人说声“谢谢你的服务”。 而人类从原始社会能走向现代文明,核心是因为人与人懂得相互合作,具有同感心,这一点是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 但人类内心原始的兽性是始终难以消除的,人类的罪恶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是因兽性或是利己排他引发的。
有幸得见一位高人,隐居在市井之间,专门给普通人看病治疗疑难杂症,菩萨心肠的神医,精通神学禅宗。她谈到,人都是有根基的,灵魂不灭,在这个世间不断往复循环,今生是人,前世也许是某种动物,如果修行得当,来世也许会更好。 她给我了一个重要暗示,人口越来越多,动物越来越少,人类的行为在变得更加具有兽性倾向(看看一系列政府官员就明白了)。 无论哪种宗教,一方面从神学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的本源由来,另一方面可以教化世人使人一心向善,减少世人对世界的仇恨与恐惧,驯化人类内心的原始兽性,提升人精神中的人性一面。
有人曾经看到身边的人,都变成了牛头马面,化身成为各种动物,用宗教的说法这种现象是开天眼,看到了一些常人无法感知的事务,也许是某种电磁场。从这个角度再去解读,斑马猩猩鬣狗老虎,或许是那些人内心的“根基”或者说灵魂的再现。
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美好与残酷交替出现,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美好之时拥抱美好,在残酷与困难之时学会用幽默与微笑化解。
宗教趋人向善,可究竟什么是善? 参考《麦肯锡方法》全书最后一段:
“在古代的以色列,有一天,一位异教徒跑到大拉比沙梅(Shammai)那里去问:"能不能在我一只脚站着的时候教给我律法?"沙梅尽管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但对其耐心并不了解,他斥责这个异教徒放肆,然后把他给赶走了。于是这个异教徒带着他的问题去了沙梅学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黑乐尔(Hillel)拉比那里。黑乐尔毫不迟疑,让那个人一条腿站好。当那个异教徒在这位拉比的书房里站稳了的时候,黑乐尔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其他的都是从这里面推导出来的。去学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的最简单标准。可现实中的人,快乐往往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股市的投机者们,每当有人获利,总是意味着有人亏损,所以真正能成为永远赢家的人是秉承价值投资思想的巴菲特。
联想起P&G前华北区总裁的演讲,他提到,在欧洲举办的快速消费品年会上,联合利华的总裁以大量的数据图表,向与会观众展示了他担任CEO以来,公司利润,股价,市场份额的增长情况。而第二天轮到行业第一的巨头P&G做演讲报告,P&G的总裁并没有展示这些商业信息,只是在PPT中展示了P&G在过去一年里所做的慈善事业,贴满慈善地区孩子的照片,PPT的最后一幅照片是,P&G在非洲所做的慈善项目,饮用水流出的瞬间,孩子们露出一张张笑脸,此时PPT结束,“P&G希望的是,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结束,会场此时寂静无声,过了1分钟,稀稀落落有人鼓掌,再过一会,掌声愈加强烈,终于全场掌声爆发,全场掌声持续20分钟。伟大的公司,总是来源于其伟大的价值观、愿景。
之前在阅读过成吉思汗的征服史后,曾经发表微博说,今日美国和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在制度上很像,制度设计上充分鼓励利己主义,把人狼性化。蒙古帝国建立大扎撒宪法,法制人人平等,用人晋升唯战功论,战场上杀戮抢掠的财富仅仅上缴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归个人所有。 这和自由主义的美国在制度上很相似,这种制度可以最大的激发人类的潜能,提振经济,但也在酝酿着危机。美国2008年的金融海啸,从哲学上看或许正是源自美国社会的信仰缺失,格林斯潘自911以后长期坚持的低利率政策,正是将美国政府的负担转移给世界,他是否满足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标准呢?大量的货币热钱需要投资出路,正因此,金融家们开发了CDS,CDO等金融衍生品,从本身上看,就是将风险转移给别人,别人为风险支付溢价,但问题的核心在于,风险定价机制出现了偏差,风险没有完全体现在价格里,销售Credit Default Swap的金融机构,因为私利,没有向投资者指明全部的风险。 而每个人因为私利的作用,都在把泡沫不断的吹大,最终的结果必将是崩溃,这是自然的平衡,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本质上还是因为过度的货币供应企图人为的推高经济增长)
而欧债危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北欧的很多国家今天也许正是一种近似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高税收,同时高福利。欧债危机因为什么? 因为国内的产出小于国民总需求,这就需要政府不得不借贷满足当前需求。 从制度上说是因为高税收高福利政策鼓励人的同感心,也就是人性的一面,而仅仅依靠“善良”人类又无法生存。 欧债危机的化解必然是减税减福利,鼓励人内心的狼性,推动经济发展,继而达到产出大于需求,最终税收与福利水平不断调整维持在一个均衡态,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演化规律,而非马克思杜撰的那样,那是认为所有人内心没有一点利己心,而人类本身的人性与兽性同时存在,只能尽可能降低而永远无法完全消除,那种社会状态成立的假设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也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
谈到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家,而且每个中国人既痛恨着高房价,又把自己的积蓄拿来购买固定资产推高房地产的泡沫。每个人既痛恨体制内官员的腐败作恶,又削减脑门的想进入体制内享受其既得利益。 其最终结局恐怕只能和美国金融危机一样,没有本质区别。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危机,泡沫一旦破灭,金融体系及一切都将立刻土崩瓦解。 苏联的解体以及日本的衰退,大多都愿意归结为美国的金融战争,实际上只是他们自身积重难返。而人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些阴谋论,这样自身就变得有些悲壮的意味了,实际上,没有什么阴谋论,能瓦解自身的人只有自己,被内心的兽性欲望吞噬,那才是毁灭的根源。
这是人性的挣扎,谁都无法逃脱。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