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国,谁的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看电影1942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关于1942年的任何历史和故事。
《1942》没有露骨的展现他们到底有多饿,饿到什么程度,只是说人贱到2-5升小米就可以换走,而且是抢着求着被买走。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刻画了狗啃路边死人尸体。
他们念叨最多的一句无非也只是"死了比活着好。"
在电影里有个小插曲,神父小安问外国神父:上帝知道我们这里现在发生的事吗?上帝为什么不来拯救我们?为什么放任我们受苦难。
在这里讨论了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既然我们信仰万能无所不知的神存在为什么他放任我们于水火中受苦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无动于衷。"这也是导演借小安之口问出了所有人面对苦难时,对信仰的疑问甚至质疑。
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你大声哭出来的,不管是星星被卖掉张国立脸上那一丝得救的笑容过后恨死自己羞死自己的矛盾心理,还是张默卖老婆,换裤子的场面。只有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不见血肉的刺痛,就像肺上插着一根管子,让你不能大口痛快舒畅的呼吸,憋得慌,闷的慌。
不去说国民党的执政和处理办法让大家不齿,也不必去说这个剧情是否是为了迎合现代特色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为抹黑国民党和蒋先生的有意为之,但似乎这一切的政府处事风格和流程与现实社会是那么的相似相同又是那么的不敢认同他们相同。
为上的为在国际上博得好名声,好形象,一面不惜一切的成本和代价的粉饰太平装饰美好,营造良好却虚假的众生百态,一面残酷冷血的打压困苦无依的国民,置自己的民于水火困苦中,甚至无法控制时完全抛弃自己的民。任其沦为鱼肉,任人宰割。
不禁要问,国到底是谁的国?我们到底是谁的民?
影片展示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众生相:趁火打劫的有;巧立名目的有;明哲保身的有;贪污挪用赈灾物资的有;忧国忧民,清廉的也有;无力为民请命的有;这些何尝仅仅只在1942这个影片里有?
快结束的时候蒋先生说怀念北伐的日子,手里有权和人民在一条道上,没背弃人民意愿,而现在做给外人看的太多,背负太多放不下来了,所以蒋先生最后败走台湾。
如果您是我们的国,您为何视我们若蝼蚁草芥?
如果您是我们的国,您为何对我们的苦难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是您的民,您为何不对我们敞开怀抱?
如果我们是您的民,您为何任由我们风雨飘摇任人凌辱?
或许导演就是让看的人从头到尾憋着这股子屈劲儿,终日不能得到舒解,或许这正是让你我回归现实生活吧。
结尾处小姑娘的后人说小姑娘终生不再吃肉,早已忘却当年事。
《1942》没有露骨的展现他们到底有多饿,饿到什么程度,只是说人贱到2-5升小米就可以换走,而且是抢着求着被买走。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刻画了狗啃路边死人尸体。
他们念叨最多的一句无非也只是"死了比活着好。"
在电影里有个小插曲,神父小安问外国神父:上帝知道我们这里现在发生的事吗?上帝为什么不来拯救我们?为什么放任我们受苦难。
在这里讨论了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既然我们信仰万能无所不知的神存在为什么他放任我们于水火中受苦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无动于衷。"这也是导演借小安之口问出了所有人面对苦难时,对信仰的疑问甚至质疑。
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你大声哭出来的,不管是星星被卖掉张国立脸上那一丝得救的笑容过后恨死自己羞死自己的矛盾心理,还是张默卖老婆,换裤子的场面。只有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不见血肉的刺痛,就像肺上插着一根管子,让你不能大口痛快舒畅的呼吸,憋得慌,闷的慌。
不去说国民党的执政和处理办法让大家不齿,也不必去说这个剧情是否是为了迎合现代特色主义中国的基本国情,为抹黑国民党和蒋先生的有意为之,但似乎这一切的政府处事风格和流程与现实社会是那么的相似相同又是那么的不敢认同他们相同。
为上的为在国际上博得好名声,好形象,一面不惜一切的成本和代价的粉饰太平装饰美好,营造良好却虚假的众生百态,一面残酷冷血的打压困苦无依的国民,置自己的民于水火困苦中,甚至无法控制时完全抛弃自己的民。任其沦为鱼肉,任人宰割。
不禁要问,国到底是谁的国?我们到底是谁的民?
影片展示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众生相:趁火打劫的有;巧立名目的有;明哲保身的有;贪污挪用赈灾物资的有;忧国忧民,清廉的也有;无力为民请命的有;这些何尝仅仅只在1942这个影片里有?
快结束的时候蒋先生说怀念北伐的日子,手里有权和人民在一条道上,没背弃人民意愿,而现在做给外人看的太多,背负太多放不下来了,所以蒋先生最后败走台湾。
如果您是我们的国,您为何视我们若蝼蚁草芥?
如果您是我们的国,您为何对我们的苦难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是您的民,您为何不对我们敞开怀抱?
如果我们是您的民,您为何任由我们风雨飘摇任人凌辱?
或许导演就是让看的人从头到尾憋着这股子屈劲儿,终日不能得到舒解,或许这正是让你我回归现实生活吧。
结尾处小姑娘的后人说小姑娘终生不再吃肉,早已忘却当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