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幽默的,也是无奈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王千源给我初始的印象是电视剧《我是真的》里的假桑,虽然外表形象比郭晓冬逊色,但演技上绝对是实力派。假桑才华横溢心计很重,但笑的时候却有一种令人毋庸置疑的淳朴。有时我会陷入一种错觉,和方小田一样与假桑坠入爱情的漩涡,并期望不再醒来。
所以当我知道《钢的琴》的男主是王千源时,我没有以往看国产片时的那种烦躁,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好,放心地把我的感情交给他,在这1小时47分钟里。
在雨天里穿雨衣为逝者奏《步步高》,穿着毛裤在走廊制作纸钢琴,还有偷琴前在运猪肉的卡车里边唱边扭的场景,让我知道这部电影也属于搞笑片的范畴。看到这里时,我会笑,但又马上就陷入陈桂林的悲哀里了。
小眼睛,八字胡,衣着总有些邋遢,烟不离手,有些圆滑,有些市侩,蹲在女儿面前的样子显得猥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居然提出要自己造一架钢琴。他是幽默的,也是无奈的。
电影有明暗两条线,明线自然是陈桂林为女儿造钢琴,暗线是铸造厂的两根烟囱的命运。“谁能给我一架钢琴我就跟谁。”稚子的话,陈桂林当真了,于是他在偷钢琴不成功之后就召集了原先铸造厂里的同事,开始一个在旁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钢琴,钢的琴,多了一个字,意味就有很大的不同了。电影到一半,那首配乐终于明朗化,是一首有些滑稽的俄罗斯歌曲,跟陈桂林在图书馆借的那本俄语书《钢琴制造》相呼应。可是“一个好的环境”不是造出一架钢琴就能造就的,陈桂林还是无法给予女儿许多东西,这就是现实。
其实铸造厂的两根烟囱的命运已经昭示了电影的结局,怀旧也好,不舍也罢,现实就是如此清晰而严酷,它不会由于少数人的意志和情感而有所转移。虽然如此,张猛导演在结局处表达了他的想法。吊车缓缓地移动,最后在工厂里的空地中间稳稳落下,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小元在钢的琴旁的破板凳上坐下, 静静地弹了那首《讨厌的啄木鸟》。钢琴造好了,小元并没有回到陈桂林身边,现实还是现实。但导演最后让小元出现的用意,应该是对陈桂林的一种肯定:虽然无奈,虽然心酸,但我们仍要保持和命运和现实抗争的勇气。
女主角不需要太漂亮,但她需要有这样一股气场,这股气场使得影片里的其他比她漂亮的女人靠边站,观众心心念念的都是她,期望揣测到她的想法,期望她和陈桂林在一起。秦海璐做到了。我有点不明白的是导演为什么选一个韩国演员来演小菊,不知道是因为韩国女明星都按一个模子来整形还是什么,最受不了她说话时奇怪的口型,一看就知道她是韩国人,不过这点无伤大雅,没有影响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最后我想提一下这部电影中给我不一样感觉的《怀念战友》,那是陈桂林在造钢琴前一夜请主角们在卡拉OK里吼的:
瓜秧断了哈密瓜一样香甜/琴师回来都塔尔还会再响
献给所有的陈桂林们。
所以当我知道《钢的琴》的男主是王千源时,我没有以往看国产片时的那种烦躁,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好,放心地把我的感情交给他,在这1小时47分钟里。
在雨天里穿雨衣为逝者奏《步步高》,穿着毛裤在走廊制作纸钢琴,还有偷琴前在运猪肉的卡车里边唱边扭的场景,让我知道这部电影也属于搞笑片的范畴。看到这里时,我会笑,但又马上就陷入陈桂林的悲哀里了。
小眼睛,八字胡,衣着总有些邋遢,烟不离手,有些圆滑,有些市侩,蹲在女儿面前的样子显得猥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居然提出要自己造一架钢琴。他是幽默的,也是无奈的。
电影有明暗两条线,明线自然是陈桂林为女儿造钢琴,暗线是铸造厂的两根烟囱的命运。“谁能给我一架钢琴我就跟谁。”稚子的话,陈桂林当真了,于是他在偷钢琴不成功之后就召集了原先铸造厂里的同事,开始一个在旁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钢琴,钢的琴,多了一个字,意味就有很大的不同了。电影到一半,那首配乐终于明朗化,是一首有些滑稽的俄罗斯歌曲,跟陈桂林在图书馆借的那本俄语书《钢琴制造》相呼应。可是“一个好的环境”不是造出一架钢琴就能造就的,陈桂林还是无法给予女儿许多东西,这就是现实。
其实铸造厂的两根烟囱的命运已经昭示了电影的结局,怀旧也好,不舍也罢,现实就是如此清晰而严酷,它不会由于少数人的意志和情感而有所转移。虽然如此,张猛导演在结局处表达了他的想法。吊车缓缓地移动,最后在工厂里的空地中间稳稳落下,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小元在钢的琴旁的破板凳上坐下, 静静地弹了那首《讨厌的啄木鸟》。钢琴造好了,小元并没有回到陈桂林身边,现实还是现实。但导演最后让小元出现的用意,应该是对陈桂林的一种肯定:虽然无奈,虽然心酸,但我们仍要保持和命运和现实抗争的勇气。
女主角不需要太漂亮,但她需要有这样一股气场,这股气场使得影片里的其他比她漂亮的女人靠边站,观众心心念念的都是她,期望揣测到她的想法,期望她和陈桂林在一起。秦海璐做到了。我有点不明白的是导演为什么选一个韩国演员来演小菊,不知道是因为韩国女明星都按一个模子来整形还是什么,最受不了她说话时奇怪的口型,一看就知道她是韩国人,不过这点无伤大雅,没有影响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最后我想提一下这部电影中给我不一样感觉的《怀念战友》,那是陈桂林在造钢琴前一夜请主角们在卡拉OK里吼的:
瓜秧断了哈密瓜一样香甜/琴师回来都塔尔还会再响
献给所有的陈桂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