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永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真是有说不出的喜欢,实在替很多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看电影的人们感到遗憾。这应该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片了。
刚在网上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立马被它迷上了,一直盼着,等着,结果也没让我失望。这不是一部表现平凡人物的励志片,我其实很不喜欢励志片,因为总觉得很假,掺杂着矫揉造作。它只是一个普通而又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是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要有一架钢琴,于是叫起他的一帮昔日朋友轰轰烈烈的干起来,先是借,再是偷,然后造。其中有好几条侧线,胖头女儿的事情,季哥犯事,桂林和淑贤的合分,烟囱的爆破,融在这个大的故事里。
影片的画面很是考究,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极具美感的图画,构图有对称,对角线,还有滑稽的模仿,比如工厂里一帮人一起吃饭的场景,像极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令外对光的运用也极具美感,柔和的光从工厂的顶部洒下来,空气中充斥着梦幻的美好。导演对废墟的拍摄有一种美的震慑,以前坐火车的时候会经过一些拆迁后的楼房地段,从高处往下看,有一种末世的荒凉,突然觉得好像城市也是有生命的,逝去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时代,我们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废墟却仿佛是永恒的。
镜头一直没完没了平移,推,拉。就像是在这个残破城市里的幽魂,客观冷静甚至有些残忍的游走着,一如既往的颓靡。
音乐无疑使这些画面活了起来,那些那个年代的歌,为什么每一首都那么动听,令人欣喜的是,音乐在这里起到了叙事的作用,是剧中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你会发现这些人都很文艺,会唱俄语歌,懂钢琴,他们的日子清贫,甚至窘迫,但他们的精神生活确实如此丰富美好。他们的青春早已远去,他们也渐渐由社会的主人翁变为了边缘人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回忆过去那些曾属于他们的年代与激情,一边回忆过去的美好,一边为现在的自己鼓把劲,好有力气再去面对明天。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真实,不管是过去的伤痛,现在的困境,他们也许不美,但他们真,他们会自娱自乐,自我调侃,同时又有些自私自利,自满自足。他们有一种大气,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