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事和演员来看,你凭什么一巴掌拍死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服装造型和历史情节上,是的,从历史角度来说,如果要追究这部戏的历史严谨方面,确实是不够尊重的。
可是,李仁港这几年的片子都是这样的,说白了,就是他的风格。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不是说李仁港这一直以来都是拍着好电影,可是这摆明了预告里也看得出来他不按常理出牌,那么看官请自便,喜欢的可以看,不喜欢他也不欠你什么,你大可远离,我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对电影的服装造型早早就已经知道了,还要去电影院花了银子之后骂娘,说什么这样不对,那样当观众弱智,什么不伦不类。其实弱智的是自己,既然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了,你自己还要去看,看了还要骂,不是吃多了撑的,就是脑子有病。
我是刚好有张电影兑换券明天过期,不得已今天选了《鸿门宴》,以为是部烂片,可是其实不是,除了少数拖沓和鸡肋场面,里面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第一,场面的宏大,武打场面,战争场面拍得都很棒,而且大多数打斗的镜头都是近距离拍摄,在影院里,那种近景产生的冲击感与震撼力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近景的运用,特写,都很贴切项军的霸气的特点。片中的战争戏,独斗戏很多,可是看着我不觉得乏味。尤其是战争戏,那种在千军万马中捕捉大将的对决时完全没有常见的战争戏中其他军马兵士做背景的距离感,那种大将在厮杀,身边战士厮杀也在的感觉同时存在,很有真实感。
第二,戏骨黄秋生独领风骚,演技派张涵予与它的对手戏实在是火花不断,陈小春的樊哙撇去造型,张力十足啊。当然黄秋生还是胜一筹,黄秋生也终于在内地演了那么多部片子之后遇到了一个适合的角色,他的亚父霸气,睿智,对项羽的那份慈爱到后来的那声“项王”分分寸寸把握的都是那么的好,他和张涵予的张良的那场鸿门宴对弈戏可谓精彩绝伦。张涵予在这场戏中的紧张焦虑,害怕慌张与强忍镇定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看他们两个的对手戏是场享受。
第三,冯绍峰的霸王霸气与柔情都有了,黎明的表现有进步,只是阴险与狡诈面,内心戏真的表现出来的时刻不多。没想过小生冯绍峰居然真的有驾驭住霸王这个角色,其实装扮帮了他不少,豪放的披发,厚重的大衣,加上步伐神气,真是胜过多少演员塑造的霸王,他自身的表演也有突破,霸王的狂傲与狂暴以及发怒时的那种阴沉都表现了出来,很合适。黎明的确阴险面显露的不多,但是他登基时的那似笑非笑的阴险是一个亮点,可能是导演刻意不将刘邦小人化,尽量客观公正的缘故,观众想看到的刘邦彻头彻尾的小人样并没有出现,但是这对一代汉高祖也算是公正,毕竟光凭阴险奸诈,小人之行又怎能真的就同意了天下呢。
第四,总体来看,故事可谓高潮迭起,悬疑一环接一环,鸿门一宴之后,如刘邦所说:“鸿门宴这才开始”。后续的斗智斗心也是极好的,本以为霸王别姬,刘邦登基故事就完了,怎料,前面埋下了伏笔,“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
可是,整个影片的故事里,让我不喜欢的是霸王和虞姬的情节,不得不说,这次刘亦菲的花瓶没当好,她的虞姬总是不够味,她在里面实在也没什么作用,好像就是等着能圆观众一个霸王别姬的场面的梦,最后张良刻意多加一块无字碑代表虞姬放在项羽旁边实在是多此一举,画面里二人相拥的场面实在是不知有什么意义,影片的结尾就被这样一拖再拖,拖得有些过分了,后面的一个结尾镜头其实有必要那么直白吗?项羽死了,张良讲完故事,直接退场会不会好些?
其实,李仁港这步棋并不臭,和今年的中国电影比起来是俊的,蛮俊的。
好演员,好故事,好镜头,好场面,你凭什么就一巴掌拍死它?!
可是,李仁港这几年的片子都是这样的,说白了,就是他的风格。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不是说李仁港这一直以来都是拍着好电影,可是这摆明了预告里也看得出来他不按常理出牌,那么看官请自便,喜欢的可以看,不喜欢他也不欠你什么,你大可远离,我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对电影的服装造型早早就已经知道了,还要去电影院花了银子之后骂娘,说什么这样不对,那样当观众弱智,什么不伦不类。其实弱智的是自己,既然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了,你自己还要去看,看了还要骂,不是吃多了撑的,就是脑子有病。
我是刚好有张电影兑换券明天过期,不得已今天选了《鸿门宴》,以为是部烂片,可是其实不是,除了少数拖沓和鸡肋场面,里面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第一,场面的宏大,武打场面,战争场面拍得都很棒,而且大多数打斗的镜头都是近距离拍摄,在影院里,那种近景产生的冲击感与震撼力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近景的运用,特写,都很贴切项军的霸气的特点。片中的战争戏,独斗戏很多,可是看着我不觉得乏味。尤其是战争戏,那种在千军万马中捕捉大将的对决时完全没有常见的战争戏中其他军马兵士做背景的距离感,那种大将在厮杀,身边战士厮杀也在的感觉同时存在,很有真实感。
第二,戏骨黄秋生独领风骚,演技派张涵予与它的对手戏实在是火花不断,陈小春的樊哙撇去造型,张力十足啊。当然黄秋生还是胜一筹,黄秋生也终于在内地演了那么多部片子之后遇到了一个适合的角色,他的亚父霸气,睿智,对项羽的那份慈爱到后来的那声“项王”分分寸寸把握的都是那么的好,他和张涵予的张良的那场鸿门宴对弈戏可谓精彩绝伦。张涵予在这场戏中的紧张焦虑,害怕慌张与强忍镇定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看他们两个的对手戏是场享受。
第三,冯绍峰的霸王霸气与柔情都有了,黎明的表现有进步,只是阴险与狡诈面,内心戏真的表现出来的时刻不多。没想过小生冯绍峰居然真的有驾驭住霸王这个角色,其实装扮帮了他不少,豪放的披发,厚重的大衣,加上步伐神气,真是胜过多少演员塑造的霸王,他自身的表演也有突破,霸王的狂傲与狂暴以及发怒时的那种阴沉都表现了出来,很合适。黎明的确阴险面显露的不多,但是他登基时的那似笑非笑的阴险是一个亮点,可能是导演刻意不将刘邦小人化,尽量客观公正的缘故,观众想看到的刘邦彻头彻尾的小人样并没有出现,但是这对一代汉高祖也算是公正,毕竟光凭阴险奸诈,小人之行又怎能真的就同意了天下呢。
第四,总体来看,故事可谓高潮迭起,悬疑一环接一环,鸿门一宴之后,如刘邦所说:“鸿门宴这才开始”。后续的斗智斗心也是极好的,本以为霸王别姬,刘邦登基故事就完了,怎料,前面埋下了伏笔,“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
可是,整个影片的故事里,让我不喜欢的是霸王和虞姬的情节,不得不说,这次刘亦菲的花瓶没当好,她的虞姬总是不够味,她在里面实在也没什么作用,好像就是等着能圆观众一个霸王别姬的场面的梦,最后张良刻意多加一块无字碑代表虞姬放在项羽旁边实在是多此一举,画面里二人相拥的场面实在是不知有什么意义,影片的结尾就被这样一拖再拖,拖得有些过分了,后面的一个结尾镜头其实有必要那么直白吗?项羽死了,张良讲完故事,直接退场会不会好些?
其实,李仁港这步棋并不臭,和今年的中国电影比起来是俊的,蛮俊的。
好演员,好故事,好镜头,好场面,你凭什么就一巴掌拍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