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静衬托出的战争
一部精湛的引人深思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捷克的利迪策,在这样一个平凡宁静的小城,主人公sima因为错手杀了自己的大儿子进了监狱。而这个时候,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捷克。在布拉格,德国纳粹高官海德里奇遇刺,德国人为了报复而报复,嫁祸给利迪策,屠杀了城里的男人和儿童,并把小城付之一炬。Sima因为在监狱里躲过了这次劫难,但并不知道利迪策发生了什么。他以为他的妻子、小儿子、情人抛弃了他,所以在他出狱后带着怨愤回家的时候,发现利迪策都已经消失。这时他才明白了一切。他愤恨地到德国人那寻求死亡,结果德国人告诉他,利迪策的屠杀是一次偶然的选择,已经没人记得了。这时,为德国人办事的捷克人魏策科叫住了迷茫的sima,把他妻子还活着的事情告诉了他,并邮寄给利迪策人的所有信件都给了sima。Sima找了个旧房子开始等待消息。很快战争结束了,但是当sima想要为重建利迪策做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胜利并不属于存活着的利迪策人,他们不过是活着的纪念物。于是他在他下儿子被枪杀的树下,彻底地绝望了
类似这部电影的题材,以屠杀来揭露战争的罪恶,好莱坞拍了好多次,《卡廷惨案》、《辛德勒名单》等等,但这部电影有着独特之处。同是揭露战争的罪恶,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用唯美的视角,展示了大量的小镇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地、茂密的树林、恬静的农庄、美丽的夕阳、叽叽喳喳的鸟雀、玩耍的孩童以及阳光照射下流动的云彩,这些都在描述着利迪策的安静与平和。这些幽静的画面,配上钢琴和大提琴演奏的压抑哀沉的音乐,就牵动着观众的思绪,因为这样的宁静马上就会被打破,暴风骤雨很快就要袭来,以破坏这种和谐的场面凸显出战争的残酷,给我内心以更强烈的冲击。对于屠杀的过程,影片没有采取过多血腥的场面、人们哀嚎和悲惨的哭泣引发人的共鸣,而采用慢镜头来描写男人被枪杀时害怕、惊异和不知所措表情,同样用慢镜头来展示孩子们在毒气室里摇动且慢慢落下的手,给我极深的感受,生命在那一刻和慢镜头一样留恋。而在在监狱枪毙安娜卡和瓦萨克的时候,没有血迹、没有惨叫、没有任何看客,只是在一间小屋子里面,在迷惑之中一声枪响,一张瞬间凝固的脸,让人毛骨悚然。在表述战争的残酷,无声胜过了有声,平静胜过了血腥,疑惑胜过了恐惧,美丽胜过了破败。
影片对人物表情的刻画特别好。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展示人的内心,这是电影中最难的,不仅需要导演的把握,更需要演员娴熟的演技和到位的内心感受。不得不说电影中一个特别的人物,那就是为德国人工作的捷克人魏策科,现实的选择和内心的矛盾最大的人就是他。在我们的传统红色电影中,汉奸的角色最让人可恶。但在本部影片中,魏策科却让人恨不起来,有的只是无奈和对战争的控诉,他讨厌德国人,但是德国人决定他的生死。每一背叛他都在挣扎和抵抗,这是人内心两方面的很正常的对垒,尽管最终惧怕和屈服胜利了。在德国人的屠杀之后,他思想的包袱越来越重,死去的小伙子和孩子们,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生活在痛苦之中。他总说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这是他企图欺骗自己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但是他做不到,他内心无比的挣扎,最终怀着愧疚在sima的小屋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故事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德国士兵,在用毒气杀害儿童的时候,呕吐不止,并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一点上看,电影是讲人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权衡自身利益和周围人利益的个体,不存在传统故事中那光芒四射充满神性的英雄。在这里,对汉奸、敌人的描述,让我们把仇恨从个体引向了战争本身,战争对每一个人都是灾难。
在影片的结束,没有给人展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曙光。对于德国战败和捷克胜利,导演没有用过多篇幅来形容,只有几个简单的镜头,德国人收拾提包走了,几个捷克人喝酒高呼战争结束了。可能是在导演眼中,德国人走了,但是捷克人远没有胜利,可能是苏联人来了,捷克人民需要的自由民主仍然没有实现,一切都是出于政治考量。这个让人郁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晦暗,因为它所表达的那种悲伤不是视觉上屠杀的直面冲击,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直指你的内心。一个年轻人追女孩子的玩笑,一个美丽宁静的村庄,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群平凡善良的人们和一场泯灭人性的屠杀,一场惨无人道的战争。让人感到,人所组成的这个社会的复杂和弊病,那些仇恨成为少数人利用的旗帜,普通人被鼓动,普通人被残害,这么大的失去仅仅换来主角的更替、旗帜的翻新。我反对被残害,更反对被鼓动,哪怕是自由民主的呼喊。一个村庄,社会百态,没有政治,没有战争,就是一种美,一种完美。
总之,个人觉得很值得在下雨天,一个昏暗的屋子,趟在床上,仔细欣赏这部捷克人的《大屠杀》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