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歷史的苦難,我們只能嚴肅地反省自身以阻斷那重現的可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她大半輩子是個文盲,
一直想要唸書,
為不識字而羞恥。
他知道她想要而且需要他為她朗讀。
他需要為她朗讀。
她聽著朗讀,看著文字,在終生監禁的牢房裡,讀寫。
她以為那就是她不配自主的原因。
她的一輩子不就這麼莫名其妙理所當然的花完了嘛。
他為她朗讀,但到最後他怎麼可以不接納她。
作為生命裡的依靠,他不應該評斷她...
為了有工作,
在集中營守門,
她沒有救幾百個人,
她怎麼做得到?
她說,不是害怕救了會被責備,
而是,那是她的工作,她有責任困住他們...
以為她罪大惡極,
看起來卻是無辜無知,
她問,換了你,你怎麼做?
她說,我從來不回想,人死不能復生。
正義怎麼找得回來?
審判了幾十年前的爪牙,
受害者是不能也不願意寬恕。
重點不是怎麼發生,
不是發生什麼,
後來有多少人被確實審判。
而是,怎麼可能發生?
怎麼可能,
一個平凡人,會忍心坐視不管她能影響到的,誰的死亡。
即使我們知道確實一直發生,
每一場戰爭、每一次公眾對個人的殘忍,
那就是平凡的人居然能夠犯下的錯。
怎麼會。
批判人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是比較幸運的人。-《大亨小傳》
至少,那個充滿疑惑和憤怒的法官,
從來不必面臨,如何自我說服而做一個這樣邪惡的工作不致崩潰,
也不必在幾十年後承擔殘酷時代之罪,
從來不必,在槍桿子隨時會轉向自己的時候,考慮要不要從漠視的群眾中,伸出援手。
怎麼可能開始,怎麼可能進行,怎麼可以考驗。
苛責劊子手和爪牙做什麼呢,
一個可恨的主張,怎麼能夠落實超過一秒?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拒絕幫兇,邪惡怎麼可能不找上當下活著的人...?
-2009.06
選擇,應該比感受、理性、責任、美、感情、正義等原則和價值更優先被檢視。因為所思與所行之間的落差,在於:行動,使所思與其引起的一切有了影響力。選擇,本身卻是中立的且有限的,它是可能跨入現實的任何意志,然而可能跨入現實卻未必由意志全權主導。
以善、或者無害,作為選擇發揮影響的最基本律令,已經會使得許多事情喪失運作的可能。我們是否願意付出這個代價?
苦難的歷史使我們發現、感受、如何被觀看和評斷,並不如以下這個問題值得被問:我們如何從觀看歷史中回返自身,阻止苦難再現的可能?唯有通過這個質問的其它解答,可以使我放棄無害作為最根本律令的原則。
一直想要唸書,
為不識字而羞恥。
他知道她想要而且需要他為她朗讀。
他需要為她朗讀。
她聽著朗讀,看著文字,在終生監禁的牢房裡,讀寫。
她以為那就是她不配自主的原因。
她的一輩子不就這麼莫名其妙理所當然的花完了嘛。
他為她朗讀,但到最後他怎麼可以不接納她。
作為生命裡的依靠,他不應該評斷她...
為了有工作,
在集中營守門,
她沒有救幾百個人,
她怎麼做得到?
她說,不是害怕救了會被責備,
而是,那是她的工作,她有責任困住他們...
以為她罪大惡極,
看起來卻是無辜無知,
她問,換了你,你怎麼做?
她說,我從來不回想,人死不能復生。
正義怎麼找得回來?
審判了幾十年前的爪牙,
受害者是不能也不願意寬恕。
重點不是怎麼發生,
不是發生什麼,
後來有多少人被確實審判。
而是,怎麼可能發生?
怎麼可能,
一個平凡人,會忍心坐視不管她能影響到的,誰的死亡。
即使我們知道確實一直發生,
每一場戰爭、每一次公眾對個人的殘忍,
那就是平凡的人居然能夠犯下的錯。
怎麼會。
批判人的時候,要知道自己是比較幸運的人。-《大亨小傳》
至少,那個充滿疑惑和憤怒的法官,
從來不必面臨,如何自我說服而做一個這樣邪惡的工作不致崩潰,
也不必在幾十年後承擔殘酷時代之罪,
從來不必,在槍桿子隨時會轉向自己的時候,考慮要不要從漠視的群眾中,伸出援手。
怎麼可能開始,怎麼可能進行,怎麼可以考驗。
苛責劊子手和爪牙做什麼呢,
一個可恨的主張,怎麼能夠落實超過一秒?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拒絕幫兇,邪惡怎麼可能不找上當下活著的人...?
-2009.06
選擇,應該比感受、理性、責任、美、感情、正義等原則和價值更優先被檢視。因為所思與所行之間的落差,在於:行動,使所思與其引起的一切有了影響力。選擇,本身卻是中立的且有限的,它是可能跨入現實的任何意志,然而可能跨入現實卻未必由意志全權主導。
以善、或者無害,作為選擇發揮影響的最基本律令,已經會使得許多事情喪失運作的可能。我們是否願意付出這個代價?
苦難的歷史使我們發現、感受、如何被觀看和評斷,並不如以下這個問題值得被問:我們如何從觀看歷史中回返自身,阻止苦難再現的可能?唯有通過這個質問的其它解答,可以使我放棄無害作為最根本律令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