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荣光-一束耀眼的暖阳

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冬天干冷干冷的,太阳却是出奇的亮,出奇的圆,出奇的大。我衣衫单薄留着鼻涕眯着小眼儿,抬手让阳光穿过指缝--在恍惚间感受到了一刹那的温暖。
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直到看了家门的荣光。一下子拉我回到了那个冬日。那种若即若离的暖,那怎么也追不上的光。
首先必须说,我不是韩剧的粉丝。当年大热蓝色生死恋的时候,纵然我也是思春年纪,但也只是邊哧溜着泡面邊瞄了两眼。家门的荣光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剧,没有地域性的,一部很诚恳又非常感人并有趣着的剧,值得一篇老实巴交的剧评。
剖开来看,家门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主流问题。在我看主干就是人格至上的名门宗家何氏与金钱至上的暴发户李氏的冲突。再说白一点,就是金钱和人性的冲突。再再往直里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讲情谊,现代讲效益。何家是传统情谊的一个极端,于是儒商太儒,生意做的只赔不赚。李家是讲效益的极端,于是奸商太奸,最后惹祸上身。最终江石和丹雅的结合大概是编剧的一个理想,也算为传统思想在现在的生存指了条路--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吧。
家门对人性的描写特别棒。相信每个人都为何家族长爷爷最后那番话所感动。谜底解开,何家爷爷原来没有与何家有血缘关系,甚至流得是强奸母亲的犯人的血脉。背着这样的重负,何家爷爷的父亲(非生父)却指着族谱説“你看,你的名字在这里,你是我的儿子,你就是何家的贵人”为着这句话,何家爷爷一人肩负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并做到了。一个人,要直到自己的命有多贵,才能成就大事。除了爷爷,剧中所有人物的性格塑造都非常成功,活灵活现,套句俗话就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你瞅着这人,眼熟,但是真在生活中,却又是找不到,于是明白他们是理想化过的,理想化的不露痕迹。
再说说家门中几个文化意向。一个是“房子”。何氏爷爷万基的父亲对他在房子前説的那番话,剧头剧尾出现两次,互相呼应。房子,大家现在都在用,稀松平常。然而房子到底是什么?这大概是个建筑文化的问题,是“吃,住,行”中的基本,是身份的象征,是家族故事的起源...家门对于房子意向的解读,总让我想起阿城小说《棋王》中对棋王吃东西的描写“吃好饭,才能下好棋”,阿城仔仔细细的説棋王如何用食指捻起裤子上的饭粒儿,送进嘴里,然后说了这么一句。
另一个文化意向是“族谱”。族谱是什么?其实就是记录人名的书,是对人身份的肯定。是人最初立足之本。小时候我们都经过这个阶段,介绍孩子的时候説“这是XXX儿子,这是XXX女儿”当我们有了成就,我们的父母就成了“这是XXX爸爸,这是XXX妈妈”。这就是族谱了。说到这里我查了查编剧的背景。原来家门编剧是个孤儿,那样长大的人,对于族谱,对于自我价值定位“我是贵人”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吧。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甭嫌我想的太多,看丹雅劝李氏建立新族谱的时候,总是记起之前棒子国人民好像説孔子是韩国人来着(不太记得,如果没有,当我没说),这大概也是编剧对韩国文化的一种期待吧,无论怎样,要为自己自豪。
最后说说轻松的。説演员吧。我得夸导演选角太厉害了。每个演的都到位,都很好,关键是没有韩国整容美女的脸谱,都特自然,特生活。女主的戏没看过,仿佛演了天可怜见,角色性质差不多,都挺悲情的。但是个人比较喜欢女主,首先虽然整了但是整的自然,其次这整不来的知性气质为全剧增光添彩。
男主,朴施厚。现在仿佛很红。演了逆转女王和检察官公主。个人觉得还是李江石这个角色丰富感人,男主拿捏非常到位,层次清晰。逆转和检察官里面男主太可爱了,咋越演越倒退了呢,提拉米苏变薄饼了,没层次啊(个人意见,个人意见)。但是由家门觉得朴是非常有可塑性的内敛演员。希望选戏再慎重些,不要一味奔着韩流去了。
胡言乱语许多。最后收个尾。老实巴交的说一句,真心推荐家门的荣光,这部剧值得扎扎实实,真诚的观看,得到的会不仅仅是温暖和欢乐。
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直到看了家门的荣光。一下子拉我回到了那个冬日。那种若即若离的暖,那怎么也追不上的光。
首先必须说,我不是韩剧的粉丝。当年大热蓝色生死恋的时候,纵然我也是思春年纪,但也只是邊哧溜着泡面邊瞄了两眼。家门的荣光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剧,没有地域性的,一部很诚恳又非常感人并有趣着的剧,值得一篇老实巴交的剧评。
剖开来看,家门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主流问题。在我看主干就是人格至上的名门宗家何氏与金钱至上的暴发户李氏的冲突。再说白一点,就是金钱和人性的冲突。再再往直里说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讲情谊,现代讲效益。何家是传统情谊的一个极端,于是儒商太儒,生意做的只赔不赚。李家是讲效益的极端,于是奸商太奸,最后惹祸上身。最终江石和丹雅的结合大概是编剧的一个理想,也算为传统思想在现在的生存指了条路--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吧。
家门对人性的描写特别棒。相信每个人都为何家族长爷爷最后那番话所感动。谜底解开,何家爷爷原来没有与何家有血缘关系,甚至流得是强奸母亲的犯人的血脉。背着这样的重负,何家爷爷的父亲(非生父)却指着族谱説“你看,你的名字在这里,你是我的儿子,你就是何家的贵人”为着这句话,何家爷爷一人肩负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并做到了。一个人,要直到自己的命有多贵,才能成就大事。除了爷爷,剧中所有人物的性格塑造都非常成功,活灵活现,套句俗话就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你瞅着这人,眼熟,但是真在生活中,却又是找不到,于是明白他们是理想化过的,理想化的不露痕迹。
再说说家门中几个文化意向。一个是“房子”。何氏爷爷万基的父亲对他在房子前説的那番话,剧头剧尾出现两次,互相呼应。房子,大家现在都在用,稀松平常。然而房子到底是什么?这大概是个建筑文化的问题,是“吃,住,行”中的基本,是身份的象征,是家族故事的起源...家门对于房子意向的解读,总让我想起阿城小说《棋王》中对棋王吃东西的描写“吃好饭,才能下好棋”,阿城仔仔细细的説棋王如何用食指捻起裤子上的饭粒儿,送进嘴里,然后说了这么一句。
另一个文化意向是“族谱”。族谱是什么?其实就是记录人名的书,是对人身份的肯定。是人最初立足之本。小时候我们都经过这个阶段,介绍孩子的时候説“这是XXX儿子,这是XXX女儿”当我们有了成就,我们的父母就成了“这是XXX爸爸,这是XXX妈妈”。这就是族谱了。说到这里我查了查编剧的背景。原来家门编剧是个孤儿,那样长大的人,对于族谱,对于自我价值定位“我是贵人”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吧。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甭嫌我想的太多,看丹雅劝李氏建立新族谱的时候,总是记起之前棒子国人民好像説孔子是韩国人来着(不太记得,如果没有,当我没说),这大概也是编剧对韩国文化的一种期待吧,无论怎样,要为自己自豪。
最后说说轻松的。説演员吧。我得夸导演选角太厉害了。每个演的都到位,都很好,关键是没有韩国整容美女的脸谱,都特自然,特生活。女主的戏没看过,仿佛演了天可怜见,角色性质差不多,都挺悲情的。但是个人比较喜欢女主,首先虽然整了但是整的自然,其次这整不来的知性气质为全剧增光添彩。
男主,朴施厚。现在仿佛很红。演了逆转女王和检察官公主。个人觉得还是李江石这个角色丰富感人,男主拿捏非常到位,层次清晰。逆转和检察官里面男主太可爱了,咋越演越倒退了呢,提拉米苏变薄饼了,没层次啊(个人意见,个人意见)。但是由家门觉得朴是非常有可塑性的内敛演员。希望选戏再慎重些,不要一味奔着韩流去了。
胡言乱语许多。最后收个尾。老实巴交的说一句,真心推荐家门的荣光,这部剧值得扎扎实实,真诚的观看,得到的会不仅仅是温暖和欢乐。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