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囚犯、逃犯的狂欢和悲歌——兼带着点剧透

首先咱可以接受平行时空理论。有个星球,上面有个叫瓷国的国家。那个年代,这个国家没别的,只有监狱。监狱每个地方一个,所有人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这个国家只有三种人:狱警、囚犯、逃犯。狱警还分警司、警督、监狱长、小警察什么的;囚犯也分狱霸、喽啰、普通囚犯之类之类的;逃犯就比较危险,经常上监狱打劫,有的还跟狱警、狱霸勾结一起欺负囚犯。
话说当年狱警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囚犯都得向狱警下跪,一派说囚犯也是人不能跪。于是两派打了起来。虽说没囚犯什么事,但也有被鼓动起来的热血囚犯。最终不让跪的狱警形式上赢了。但这个国家在各个层面上仍继续着两派的斗争。
鹅城监狱是个小监狱。别看地方小,里面可有个叫黄四郎的大狱霸,这厮貌似曾经当过小警察,参加过当年的狱警群殴。虽说赢了,但发现在大地方当小狱警,远不如到鹅城当大狱霸的待遇好。于是他不远万里,毅然回到鹅城监狱,指挥着喽啰,每天抢普通囚犯甚至狱警的馒头和大饼子,不服的就各种死。丫的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鹅城边上有很多逃犯。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叫张麻子。此人貌似也当过小警察,跟一位大警督混过。据大狱霸黄四郎回忆,当年群殴的时候似乎还有一面之缘。不过此人一贯懒散,不喜欢监狱生活,就拉着几个小狱警还有热血囚犯躲到山上过起了逃犯生活,那是经常杀狱警、揍狱霸、仗义执言、劫富济贫啊。
有一位监狱长叫马邦德,这时候正在上任路上,带着他刚从普通囚犯升级上来的监狱长夫人,政委汤师爷,还有几个武装狱警,坐着马拉火车,吃着火锅、哼着歌。但他不是去鹅城监狱,而是去康城监狱上任。他都盘算好了,到了康城,一年捞40万斤白面馒头,然后就换地方,很有现在职业经理人的味道。巧了,偏让逃犯张麻子那伙人碰上了。马邦德手下的酒囊饭袋哪是对手?一番交战,邦德手下连着政委被秒杀,邦德携夫人被俘。
张麻子问:“Hello,有馒头吗?”
邦德说:“没有。”
张麻子:“xiba,那你去死吧。”
邦德说:“有,有,但被监狱长藏起来了,我是政委,啥也不知道。”
张麻子:“xiba,那你去死吧。”
邦德是谁,零零柒啊!他灵机一动,答道:“要不这么着吧,当监狱长挺赚钱的,您就顶了这位死了的当监狱长吧,我继续当政委,好好辅佐您。当然,咱们要去鹅城。”于是张麻子立刻升级成监狱长,狱长夫人还是狱长夫人,马监狱长降级成了汤政委。一干人马到了鹅城监狱,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话说张麻子表面是个逃犯,骨子里还是狱警,而且还是吵吵着不下跪的那种。黄四郎表面是个狱霸,骨子里也是个狱警,而且还是嚷嚷着必须下跪的那种。张麻子到了地方立马要收拾狱霸,整顿监狱风气。黄四郎本想当监狱长的,却碰上了这么个“霸气外露”的刺儿头。您想啊,二位都是有理想、有能力、有事业、有队伍的顶尖四有男人,骨子里又都是那么孤独。英雄相惜,闲着没事儿干什么啊,打吧。
二位斗智斗勇,着实上演了一出好戏。只不过,狱霸黄四郎只想着馒头和大饼子,从不与民同乐;假狱长张麻子心中装的却是受欺压的众普通囚犯,一心给囚犯发馒头。路线的不同决定了二人的成败。不出所料,走群众路线的张麻子就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走孤独路线的黄四郎就像日本鬼子国民党一样,一败涂地,输得心服口服。
胜利之后,随着压力的释放,内心总会空虚寂寞的。在众普通囚犯和喽啰狂欢着分黄四郎的馒头和大饼子时,张麻子手下悄悄议论着“鹅城这地方太苦了,听说大东边有个叫浦东的监狱,那地方好啊。笼子宽敞,地方大的能骑自行车;囚犯一天爱怎么放风就怎么放;一顿饭给仨白面馒头,这地方狱警才有俩,还是掺了棒子面的”。于是手下纷纷请愿离开,说要去浦东蹲监狱。张麻子笑而不语,悄然离开了监狱。全剧终。
说实在的,这片儿吧,要说扯到体制上,还真有那么点关系。但我想,这只是众失足热血囚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换个角度,偏要谈理想谈人生。人这辈子生来就是活在监狱里,你的经验、感情、各种社会关系就是关你的笼子。不爽了吧。您大可以像张麻子那样搞点暴动,但又看破红尘,继续闲云野鹤的当逃犯;也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往上爬,坐到狱霸、监狱长的位子上;当然还可以接受现实继续受欺压,大不了从鹅城监狱换到浦东监狱。最要不得的就是大兴的那位爷们,拿刀捅死全家来个一了百了。
人生是多选题,绝对不是单选的。姜文的选择是第一个,您呢?
话说当年狱警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囚犯都得向狱警下跪,一派说囚犯也是人不能跪。于是两派打了起来。虽说没囚犯什么事,但也有被鼓动起来的热血囚犯。最终不让跪的狱警形式上赢了。但这个国家在各个层面上仍继续着两派的斗争。
鹅城监狱是个小监狱。别看地方小,里面可有个叫黄四郎的大狱霸,这厮貌似曾经当过小警察,参加过当年的狱警群殴。虽说赢了,但发现在大地方当小狱警,远不如到鹅城当大狱霸的待遇好。于是他不远万里,毅然回到鹅城监狱,指挥着喽啰,每天抢普通囚犯甚至狱警的馒头和大饼子,不服的就各种死。丫的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鹅城边上有很多逃犯。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叫张麻子。此人貌似也当过小警察,跟一位大警督混过。据大狱霸黄四郎回忆,当年群殴的时候似乎还有一面之缘。不过此人一贯懒散,不喜欢监狱生活,就拉着几个小狱警还有热血囚犯躲到山上过起了逃犯生活,那是经常杀狱警、揍狱霸、仗义执言、劫富济贫啊。
有一位监狱长叫马邦德,这时候正在上任路上,带着他刚从普通囚犯升级上来的监狱长夫人,政委汤师爷,还有几个武装狱警,坐着马拉火车,吃着火锅、哼着歌。但他不是去鹅城监狱,而是去康城监狱上任。他都盘算好了,到了康城,一年捞40万斤白面馒头,然后就换地方,很有现在职业经理人的味道。巧了,偏让逃犯张麻子那伙人碰上了。马邦德手下的酒囊饭袋哪是对手?一番交战,邦德手下连着政委被秒杀,邦德携夫人被俘。
张麻子问:“Hello,有馒头吗?”
邦德说:“没有。”
张麻子:“xiba,那你去死吧。”
邦德说:“有,有,但被监狱长藏起来了,我是政委,啥也不知道。”
张麻子:“xiba,那你去死吧。”
邦德是谁,零零柒啊!他灵机一动,答道:“要不这么着吧,当监狱长挺赚钱的,您就顶了这位死了的当监狱长吧,我继续当政委,好好辅佐您。当然,咱们要去鹅城。”于是张麻子立刻升级成监狱长,狱长夫人还是狱长夫人,马监狱长降级成了汤政委。一干人马到了鹅城监狱,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话说张麻子表面是个逃犯,骨子里还是狱警,而且还是吵吵着不下跪的那种。黄四郎表面是个狱霸,骨子里也是个狱警,而且还是嚷嚷着必须下跪的那种。张麻子到了地方立马要收拾狱霸,整顿监狱风气。黄四郎本想当监狱长的,却碰上了这么个“霸气外露”的刺儿头。您想啊,二位都是有理想、有能力、有事业、有队伍的顶尖四有男人,骨子里又都是那么孤独。英雄相惜,闲着没事儿干什么啊,打吧。
二位斗智斗勇,着实上演了一出好戏。只不过,狱霸黄四郎只想着馒头和大饼子,从不与民同乐;假狱长张麻子心中装的却是受欺压的众普通囚犯,一心给囚犯发馒头。路线的不同决定了二人的成败。不出所料,走群众路线的张麻子就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走孤独路线的黄四郎就像日本鬼子国民党一样,一败涂地,输得心服口服。
胜利之后,随着压力的释放,内心总会空虚寂寞的。在众普通囚犯和喽啰狂欢着分黄四郎的馒头和大饼子时,张麻子手下悄悄议论着“鹅城这地方太苦了,听说大东边有个叫浦东的监狱,那地方好啊。笼子宽敞,地方大的能骑自行车;囚犯一天爱怎么放风就怎么放;一顿饭给仨白面馒头,这地方狱警才有俩,还是掺了棒子面的”。于是手下纷纷请愿离开,说要去浦东蹲监狱。张麻子笑而不语,悄然离开了监狱。全剧终。
说实在的,这片儿吧,要说扯到体制上,还真有那么点关系。但我想,这只是众失足热血囚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换个角度,偏要谈理想谈人生。人这辈子生来就是活在监狱里,你的经验、感情、各种社会关系就是关你的笼子。不爽了吧。您大可以像张麻子那样搞点暴动,但又看破红尘,继续闲云野鹤的当逃犯;也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往上爬,坐到狱霸、监狱长的位子上;当然还可以接受现实继续受欺压,大不了从鹅城监狱换到浦东监狱。最要不得的就是大兴的那位爷们,拿刀捅死全家来个一了百了。
人生是多选题,绝对不是单选的。姜文的选择是第一个,您呢?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