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暴力下的三种死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后,布鲁诺的父亲冲进了集中营。他站在被风雨笼罩着的灰暗的毒气房外面,不知道有没有留下一点点眼泪。那扇突兀在银幕上的黑黝黝的铁门,关上了无数的无辜灵魂,包括布鲁诺,这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像张白纸一样的纯洁的少年,一个希望帮“朋友”找到父亲的哥们。布鲁诺他死了,我们在灯光上那一刻起就没有见到过他的脸孔,但我们看到了他最后的表情并没有惊恐。 电影的镜头总是对准着布鲁诺和他的玩伴、家人,用他的眼睛告诉观众:这个国度正在预谋着大屠杀。那些纳粹军官赶着犹太人的场面几乎没有声音,焚烧集中营中的人也没有多大的动静,只在晚饭前突然闻到刺鼻的味道,看到几股腾起的浓烟。但不管怎么样,在布鲁诺的眼中,只有陌生和熟悉之分,没有杀戮和和平之感,如果不是太好奇,也许,秋千就是他的一切。而浓烟,是犹太人死亡的唯一表现形式。 在整部片子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布鲁诺的姥姥,她在布鲁诺的父亲升职的聚会上就表露出对纳粹的反对。正如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德国,狂热的纳粹主义占领了大部分人的灵魂。他们抬起右手过眉,手掌朝下,目视正前方,口中喊着:“希特勒万岁!”反对者在这个时候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种声音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如在闹哄哄的聚会上,你跟密友在一边咬耳朵。最终,在来看布鲁诺的途中,姥姥死了。她到底是谁害死的?她是纳粹军官的家属,反对纳粹者可能会杀了她;她本是反纳粹者,纳粹暗害了她。如果你相信纳粹军官的话,那么她就是被反纳粹者杀死。纳粹军官心里感受怎么样呢?他的信仰——独裁者希特勒给了他不顾姥姥反对的勇气,他紧紧地抓住妻子的手,让妻子把手收回。这玷污了姥姥的灵魂。 三种死亡:布鲁诺的死亡、犹太人的被屠杀以及反纳粹者的殒命。三种死亡都显得寂静不已,没有挣扎,一片黑暗,无声无息,生命在这三个时刻彷徨无力。我理解的是,在这样历史时刻,奥斯维辛提供了一个展现人兽鲜明的产所。那些冷静得让人可怕的野兽,那些人性的本能,都在一堵围墙内外显得格格不入。 寂静的暴力,电影给我震撼来自它的寂静,来自孩子眼中的理所当然,来自洁净心灵的看到的不解的暴力,他没有发出声音,却满眼的疑惑,这种疑惑在当时的世界谁能够理解?这部影片用一个孩子眼中的一切理所当然的美好,悄悄地粉碎了搁在布鲁诺和那个他曾经背叛的犹太男孩。 电影和书都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做题目。我想他们想说的是布鲁诺,这个仅仅穿了一次那套代表人种之间差别的条纹睡衣的纯真男孩。而那个天天穿着条纹睡衣的犹太男孩,在寂静的暴力中推着车子在集中营来了又去,在寂静的暴力中被打肿了右眼,在寂静的暴力中,与那个纳粹军官的天真好奇的儿子一起长眠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