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善,还是无善?

若非該片打著“鐵血戰士”的旗號,我便不會看這樣一部電影。
回想二十餘年前,在同學家中通過錄像帶看到《鐵血戰士》,無論人物表演、情節安排、特技效果,帶來的感覺,只能用“震撼”來形容。竊以為那是一部阿諾德表現相當好的影片,堪與《終結者·一》相提並論。
而《新鐵血戰士》的幾個畫面與營造的氣氛,不免讓我想起了與之相近,卻又在其前面世的幾部作品。如令人懸疑的氣氛,偏偏有《迷失》的影子。如穿行大片草地的畫面,恰恰近乎《侏羅紀公園·一》中小隊在草地行走時被恐龍襲擊的場景。
僅就情節設置而言,此片仿佛在擠牙膏,一點一點,儘管非常用力,但始終頗為平淡。整體構思的鬆散,使得影片基本失去了原本應該令觀眾緊張興奮的吸引力。例如,若將 Laurence Fishburne 出演的那段情節刪去,絲毫不影響整部影片的結構的完整與情節的連貫。
在特技效果方面,此片較之二十三年前的《鐵血戰士》大有長進,而特技的增長反倒減低了觀賞性。就此一點,論其“得不償失”,是有目共睹的。
以所看過的2010年的動作片而言,堪稱乏善可陳。無論史泰龍的《敢死隊》還是《新鐵血戰士》,都能使人如飲下一杯白水,無滋無味,也算難得。若非如是,便可以說是“無善可陳”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