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光宝盒》:寻找恶趣味般的回忆

首先先来板着手指头来看看《越光宝盒》恶搞了多少东西:《大话西游》、《功夫》、《赤壁》、《长江七号》、《泰坦尼克号》、《金刚》、《无极》、《画皮》、《英雄》、《十面埋伏》、《人鬼情未了》、奥运点火、三鹿奶粉……从这份不完全名单可以看出,和近几年的“恶搞片”相比,《越光宝盒》的恶搞密度和力度上都是令人咋舌的。《越光宝盒》从一开始就就是想着法子逗你乐,随便让《大话西游》的影迷能够在其中找到些许回忆。因此,对于那些对上面所列举的电影不熟悉的观众而言,观看这部影片简直是次痛苦的煎熬。我无法保证所有看过上面那些电影的人都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乐趣,但至少,那是你观看这部影片,并且评价这部影片的必要前提。
不再山寨的无厘头
在《越光宝盒》之前,诸多的山寨影片已经将“无厘头”这个词堕落到“粗制滥造”一样的地步了。电影为了恶搞而恶搞,一遍又一遍翻炒着刘镇伟留下的剩饭残羹并津津有味的自我品尝。一部又一部所谓的无厘头爆笑喜剧,除了在孜孜不倦地将“喜剧”这种类型片不断作臭之外,还让一些曾经让人捧腹大笑的包袱逐渐让人厌恶,当然更谈不上在技法上有何突破之处了。《越光宝盒》则重新让观众看到了“无厘头”可被继续挖掘的无限潜力。当影片片头出现成龙、周星驰等大牌明星的名字几秒钟之后,刘镇伟便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逗得全厅的观众一阵捧腹。从这一刻开始,观众已经感觉到了刘镇伟要痛快恶搞的那种迫切感。而影片也以事实证明,在无厘头方面,刘镇伟依然是有绝对的权威话语权。纵然在《越光宝盒》中,我们看到在很多地方,刘镇伟是在毫无突破的重复着自己,但同样也在不少地方,我们也看到了刘镇伟在无厘头的创意方面那别人难以比拟的天分。
癫狂之中仍见悲情
刘镇伟是个无厘头喜剧的高手,但同时也是个煽情的高手。《大话西游》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能让你捧腹大笑,却依然能够让你在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时间里泪流满面——他能够将一部绝对的喜剧捣腾成一部悲剧,并且不会让你有任何不适应的感觉。《大话西游》如此、《情癫大圣》如此、《机器侠》也是如此。
《越光宝盒》并没有催人泪下的欲望,但纵然这样一部刘镇伟的玩票之作仍然能够找到“菩提式煽情”。爱情这个刘镇伟电影中难以忽视的元素,在《越光宝盒》中虽然尽显癫狂,但依然在癫狂的间隙突然让人有流泪的冲动,纵然影片中的爱情来得仍然是那么莫名其妙,发展得也如此莫名其妙。
莫把“越光”当“月光”
虽然《越光宝盒》和《月光宝盒》有着相同的读音,但是这部刘镇伟的新片甚至连《大话西游》的非正式续集都算不上。这部影片从诞生之初就没有和《大话西游》一争高下的欲望,任何的“解构”在这部影片面前都会显得过度严肃,如果说《情癫大圣》以及《机器侠》的骨子还是充满了悲情的话,那么《越光宝盒》只是仅仅是将悲情元素作为一个点缀,或者说仅仅将其作为刘镇伟的标签之一在电影中,“悲情”甚至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越光宝盒》是刘镇伟一次彻底的放纵,是一次毫无压力尽显疯狂的恶搞。《越光宝盒》虽然和《越光宝盒》有着类似的情节以及类似的元素,但却没有后者承载那么多的主题,《越光宝盒》的主题只有一个——“恶搞”,《越光宝盒》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让你无拘束的大笑。
没有星爷的疯狂
星爷固然会让刘镇伟的电影有种升华的感觉,但是没有星爷,刘镇伟的无厘头依然可以逗得人捧腹大笑。刘镇伟有种调教演员的魔力,似乎任何演员在他手上,其喜剧天赋都会被挖掘出来,《情调大圣》中的谢霆锋如此,《机器侠》中的胡军也是如此。
郑中基自从进入影坛之后,那张越发犯贱的脸已经让人“欲罢不能”往“贱星”之路走下去了,《越光宝盒》也算是他的“本色演出”,并没有给人太多的惊喜之处,孙俪似乎有成为刘镇伟御用女演员的趋势,比起《机器侠》,她在《越光宝盒》中显得更加放得开。《越光宝盒》最为出彩之处是影片中的诸多客串,同同样是香港电影《72家房客》相比,《越光宝盒》中的客串明显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则显得亲切的多。
虽然没有星爷,但《越光宝盒》依然疯狂!
不再山寨的无厘头
在《越光宝盒》之前,诸多的山寨影片已经将“无厘头”这个词堕落到“粗制滥造”一样的地步了。电影为了恶搞而恶搞,一遍又一遍翻炒着刘镇伟留下的剩饭残羹并津津有味的自我品尝。一部又一部所谓的无厘头爆笑喜剧,除了在孜孜不倦地将“喜剧”这种类型片不断作臭之外,还让一些曾经让人捧腹大笑的包袱逐渐让人厌恶,当然更谈不上在技法上有何突破之处了。《越光宝盒》则重新让观众看到了“无厘头”可被继续挖掘的无限潜力。当影片片头出现成龙、周星驰等大牌明星的名字几秒钟之后,刘镇伟便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逗得全厅的观众一阵捧腹。从这一刻开始,观众已经感觉到了刘镇伟要痛快恶搞的那种迫切感。而影片也以事实证明,在无厘头方面,刘镇伟依然是有绝对的权威话语权。纵然在《越光宝盒》中,我们看到在很多地方,刘镇伟是在毫无突破的重复着自己,但同样也在不少地方,我们也看到了刘镇伟在无厘头的创意方面那别人难以比拟的天分。
癫狂之中仍见悲情
刘镇伟是个无厘头喜剧的高手,但同时也是个煽情的高手。《大话西游》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里能让你捧腹大笑,却依然能够让你在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时间里泪流满面——他能够将一部绝对的喜剧捣腾成一部悲剧,并且不会让你有任何不适应的感觉。《大话西游》如此、《情癫大圣》如此、《机器侠》也是如此。
《越光宝盒》并没有催人泪下的欲望,但纵然这样一部刘镇伟的玩票之作仍然能够找到“菩提式煽情”。爱情这个刘镇伟电影中难以忽视的元素,在《越光宝盒》中虽然尽显癫狂,但依然在癫狂的间隙突然让人有流泪的冲动,纵然影片中的爱情来得仍然是那么莫名其妙,发展得也如此莫名其妙。
莫把“越光”当“月光”
虽然《越光宝盒》和《月光宝盒》有着相同的读音,但是这部刘镇伟的新片甚至连《大话西游》的非正式续集都算不上。这部影片从诞生之初就没有和《大话西游》一争高下的欲望,任何的“解构”在这部影片面前都会显得过度严肃,如果说《情癫大圣》以及《机器侠》的骨子还是充满了悲情的话,那么《越光宝盒》只是仅仅是将悲情元素作为一个点缀,或者说仅仅将其作为刘镇伟的标签之一在电影中,“悲情”甚至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越光宝盒》是刘镇伟一次彻底的放纵,是一次毫无压力尽显疯狂的恶搞。《越光宝盒》虽然和《越光宝盒》有着类似的情节以及类似的元素,但却没有后者承载那么多的主题,《越光宝盒》的主题只有一个——“恶搞”,《越光宝盒》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让你无拘束的大笑。
没有星爷的疯狂
星爷固然会让刘镇伟的电影有种升华的感觉,但是没有星爷,刘镇伟的无厘头依然可以逗得人捧腹大笑。刘镇伟有种调教演员的魔力,似乎任何演员在他手上,其喜剧天赋都会被挖掘出来,《情调大圣》中的谢霆锋如此,《机器侠》中的胡军也是如此。
郑中基自从进入影坛之后,那张越发犯贱的脸已经让人“欲罢不能”往“贱星”之路走下去了,《越光宝盒》也算是他的“本色演出”,并没有给人太多的惊喜之处,孙俪似乎有成为刘镇伟御用女演员的趋势,比起《机器侠》,她在《越光宝盒》中显得更加放得开。《越光宝盒》最为出彩之处是影片中的诸多客串,同同样是香港电影《72家房客》相比,《越光宝盒》中的客串明显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则显得亲切的多。
虽然没有星爷,但《越光宝盒》依然疯狂!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