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们年少时——关于《独自等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正当年少时
——关于电影《独自等待》
很早的时候就对这部电影有所耳闻,对主角夏雨的印象总是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联系在一起。加之片名,在未看电影不知晓情节内容的情况下就潜意识把它定义为一部关于青春、爱情的文艺片。
片中接二连三的笑料给观众提供了宽松愉悦的观影感受,一个个笑点推翻了先前的臆断。只是在结尾,当主人公蚊子写下“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时,心里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难过来,契合“独自等待”这个片名,想到片中人的种种,又怎能简单地说这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
不知在哪里看到“等待是最初的苍老”,独自等待中的落寞和孤寂有几人知晓?而又有多少人明知如此,亦是飞蛾扑火般地迈向这苍老?更可悲的是,被等的人从不曾知晓,一如片中的主人公蚊子,即便如此,仍有人依旧不舍初衷,在他身旁静静守候,一如片中的李静。
只上了两年大学的蚊子邂逅了理想中的爱情目标刘荣之后,发出攻势。蚊子向李静解释他喜欢刘荣的原因:刘荣符合他的单子——那是他在17岁时列出他理想情人的种种条件。
或许许多人在年少时,都曾臆想过自己的理想对象,当自己遇上能在自己心里激起一阵涟漪的那个人时,便坚信那个她/他是完美无瑕的,是与众不同的。就像蚊子自己说的“我一见她就跌进去了”。其实,哪有必要去分析自己喜欢她/他的原因?“跌进去”是不需要任何理智的思考,是毫无缘由的。蚊子对李静说“她性格活泼开朗,有幽默感,每次不会都让我付账,跟她一起聊天很愉快••••••”他认为刘荣符合他的单子,所以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刘荣也喜欢小孩。其实这些条件,李静又何尝不符合?只是,爱情是从来不像是考试,符合条件便能有所得。那些虚浮的条件,只是我们为证明自己喜欢之人的完美而给出的牵强理由罢了。
可是,我却喜欢这种自欺欺人的固执,这并非时幼稚,只是我们年少,我们爱上的是爱情本身。我们享受的是那种甜到忧伤的滋味,是那种在患得患失中揣摩她的一颦一笑的感觉。就如片中的蚊子在下定决心不主动找刘荣之后,又忍不住主动打电话问候;在购物回来时,门都来不及关就去看手机是否有她的来电;跟她打电话,急于找个有意思的话题,最终却说出了那句让他自己后悔不已的“那男的是你男朋友吗”;在朋友面前,装作对刘荣满不在乎,而心中时常企盼着有她主动来找自己的一天。
而追求刘荣的蚊子却不知道,他眼中的好哥们李静从高中就暗恋他,直到他无意中发现李静的铁盒子——那里保存着他送给她的每一件小物品,哪怕是他开玩笑用口香糖锡箔纸做成的戒指。李静为了帮蚊子追刘荣假扮他女朋友,为了他的生日忙前忙后,为了他••••••
很喜欢李静干净美好的笑容:她对蚊子说“如果需要女性观点时,随时找我。”时爽朗大方的笑;她知道蚊子和刘荣关系进一步时真挚的笑;影片结尾,成为白领一族的她淡定洒脱的笑•••••她的笑真的让人以为她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其实,隐藏在李静心中的苦涩又有几人知晓?她是如此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暗恋,哪怕李静要离开北京时,埋藏在心中的那份感情也只是露出了个小芽儿而已,在两人平淡的对话中,我们能隐约能捕捉到那份潜藏的不舍,思念也从此生根。
蚊子说:“这么多年了,你是我唯一的FANS。”
蚊子说:“这么多年了你一直都跟我在一块儿,我都习惯了,你这么突然一走吧,我心里突然觉得怪怪的。”
蚊子说:“你说这么多年了,咱俩怎么从来没好过呢。”
蚊子说:“好好保重啊,千万别让广东佬给欺负了。要是有什么事,给哥们打电话,哥们立马坐下一趟飞机去抽他。”
••••••
喜欢这种点到为止的结局。这种欲说还休恰恰赋予了本片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文艺气息,在观众心里也留下了“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怅然和遗憾。
在我看来,“独自等待”并非单指李静在蚊子身旁的默默守候,亦是片中这群年少之人的等待,正因我们正值年少,才有机会等待,敢于拿出青春的赌注在等待中一搏。或许是在等待爱情,或许在等待心灵的依靠,或许是在等待理想实现的那一刻。整部影片中充满了青春年少的气息:弥漫着荷尔蒙的空气中,男孩子总是得到女孩子的青睐,却又一面对她们表示不屑;蚊子对刘荣发起攻势时,他的一群哥们齐上阵,出谋划策;一群死党经常一起去郊游、泡吧、迪厅••••••
年少时,总有这么一群人陪在我们身旁,也总会有这么一个人从我们身旁溜走。李静说:“火车是不会等人的。”蚊子则反驳到:“火车开走了还会开回来的。”可是我们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我们身边溜走的人,一齐跟我们道别说再见了。而“还会回来的”只是为平复自己心中的遗憾和怅然的借口罢了。
好在日子总要继续,在羽泉的动感向上的《奔跑》旋律中,片中的人物也各自开始新的路程。就像三毛说的:“生活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想想,那天出租车上,有个男孩玩笑般地给了女孩一个用口香糖锡箔纸做的戒指。只待有天,曾经年少的我们,再会时再来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心无芥蒂,一如往昔。
——关于电影《独自等待》
很早的时候就对这部电影有所耳闻,对主角夏雨的印象总是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联系在一起。加之片名,在未看电影不知晓情节内容的情况下就潜意识把它定义为一部关于青春、爱情的文艺片。
片中接二连三的笑料给观众提供了宽松愉悦的观影感受,一个个笑点推翻了先前的臆断。只是在结尾,当主人公蚊子写下“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时,心里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难过来,契合“独自等待”这个片名,想到片中人的种种,又怎能简单地说这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
不知在哪里看到“等待是最初的苍老”,独自等待中的落寞和孤寂有几人知晓?而又有多少人明知如此,亦是飞蛾扑火般地迈向这苍老?更可悲的是,被等的人从不曾知晓,一如片中的主人公蚊子,即便如此,仍有人依旧不舍初衷,在他身旁静静守候,一如片中的李静。
只上了两年大学的蚊子邂逅了理想中的爱情目标刘荣之后,发出攻势。蚊子向李静解释他喜欢刘荣的原因:刘荣符合他的单子——那是他在17岁时列出他理想情人的种种条件。
或许许多人在年少时,都曾臆想过自己的理想对象,当自己遇上能在自己心里激起一阵涟漪的那个人时,便坚信那个她/他是完美无瑕的,是与众不同的。就像蚊子自己说的“我一见她就跌进去了”。其实,哪有必要去分析自己喜欢她/他的原因?“跌进去”是不需要任何理智的思考,是毫无缘由的。蚊子对李静说“她性格活泼开朗,有幽默感,每次不会都让我付账,跟她一起聊天很愉快••••••”他认为刘荣符合他的单子,所以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刘荣也喜欢小孩。其实这些条件,李静又何尝不符合?只是,爱情是从来不像是考试,符合条件便能有所得。那些虚浮的条件,只是我们为证明自己喜欢之人的完美而给出的牵强理由罢了。
可是,我却喜欢这种自欺欺人的固执,这并非时幼稚,只是我们年少,我们爱上的是爱情本身。我们享受的是那种甜到忧伤的滋味,是那种在患得患失中揣摩她的一颦一笑的感觉。就如片中的蚊子在下定决心不主动找刘荣之后,又忍不住主动打电话问候;在购物回来时,门都来不及关就去看手机是否有她的来电;跟她打电话,急于找个有意思的话题,最终却说出了那句让他自己后悔不已的“那男的是你男朋友吗”;在朋友面前,装作对刘荣满不在乎,而心中时常企盼着有她主动来找自己的一天。
而追求刘荣的蚊子却不知道,他眼中的好哥们李静从高中就暗恋他,直到他无意中发现李静的铁盒子——那里保存着他送给她的每一件小物品,哪怕是他开玩笑用口香糖锡箔纸做成的戒指。李静为了帮蚊子追刘荣假扮他女朋友,为了他的生日忙前忙后,为了他••••••
很喜欢李静干净美好的笑容:她对蚊子说“如果需要女性观点时,随时找我。”时爽朗大方的笑;她知道蚊子和刘荣关系进一步时真挚的笑;影片结尾,成为白领一族的她淡定洒脱的笑•••••她的笑真的让人以为她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其实,隐藏在李静心中的苦涩又有几人知晓?她是如此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暗恋,哪怕李静要离开北京时,埋藏在心中的那份感情也只是露出了个小芽儿而已,在两人平淡的对话中,我们能隐约能捕捉到那份潜藏的不舍,思念也从此生根。
蚊子说:“这么多年了,你是我唯一的FANS。”
蚊子说:“这么多年了你一直都跟我在一块儿,我都习惯了,你这么突然一走吧,我心里突然觉得怪怪的。”
蚊子说:“你说这么多年了,咱俩怎么从来没好过呢。”
蚊子说:“好好保重啊,千万别让广东佬给欺负了。要是有什么事,给哥们打电话,哥们立马坐下一趟飞机去抽他。”
••••••
喜欢这种点到为止的结局。这种欲说还休恰恰赋予了本片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文艺气息,在观众心里也留下了“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怅然和遗憾。
在我看来,“独自等待”并非单指李静在蚊子身旁的默默守候,亦是片中这群年少之人的等待,正因我们正值年少,才有机会等待,敢于拿出青春的赌注在等待中一搏。或许是在等待爱情,或许在等待心灵的依靠,或许是在等待理想实现的那一刻。整部影片中充满了青春年少的气息:弥漫着荷尔蒙的空气中,男孩子总是得到女孩子的青睐,却又一面对她们表示不屑;蚊子对刘荣发起攻势时,他的一群哥们齐上阵,出谋划策;一群死党经常一起去郊游、泡吧、迪厅••••••
年少时,总有这么一群人陪在我们身旁,也总会有这么一个人从我们身旁溜走。李静说:“火车是不会等人的。”蚊子则反驳到:“火车开走了还会开回来的。”可是我们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我们身边溜走的人,一齐跟我们道别说再见了。而“还会回来的”只是为平复自己心中的遗憾和怅然的借口罢了。
好在日子总要继续,在羽泉的动感向上的《奔跑》旋律中,片中的人物也各自开始新的路程。就像三毛说的:“生活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想想,那天出租车上,有个男孩玩笑般地给了女孩一个用口香糖锡箔纸做的戒指。只待有天,曾经年少的我们,再会时再来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心无芥蒂,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