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

因为不是“反孔精英”,昨天去看了孔子,总体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也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差劲,中规中矩吧。
其实去的时候还是抱着蛮高的期望去的,特别是冲着发哥的那句看完电影不哭的不是人那句话,可事实证明我真的不是人,不光我不是,我周围的也不是人,那就说明发哥的这句话有严重问题了,你作为公众人物,这话讲得就欠妥了,你得罪死去的孔子不要紧,可你得罪了掏钱给你买单冲票房的影迷那就是大忌,怪不得黄金时间档,观影的人数寥寥可数,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擅自下撤2D版阿凡达,一部分不满影迷的抵制所致,另一方面就说明了电影本身的精彩程度有水分。
很可惜,孔子这样一位历千年不倒,被人封为“大成智者先师文宣王”的VIP,竟遭受此冷遇,估计老夫子在九泉之下要气死得活过来,这帮小兔崽子们。这让我想到耶稣曾说过,先知在自己的地方是不被尊敬的。此话大大的正确。先前我还天真的认为,至少在山东这样的孔孟之乡,收获一个亿的票房应该是小菜,不过到现在还没有这面面的消息,寒心呐,心寒呐。
就电影本身来说,要把一个人身上的故事,在规定的时间里仅仅有条且有意义的讲出来,确实也属不易,毕竟不是电视剧,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叫谁来导,都是有压力的,我们不要说导演胡玫怎么样,至少她应该是尽力了的,从以前的电影导演,到电视导演,再回归电影,说明她真的是想做点事情的,也许是观众的审美开始疲劳了吧,在一大堆以挖掘中国文化为卖点的所谓大片,墨攻,赤壁等等,我们真的累了。
又夹在阿凡达这样巨受影迷欢迎的电影之后,是年尾可又不是贺岁片,可想而知这样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前段时间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觉得孔子身上可以做的文章应该还有更多,这就是编剧的水平了,个人感觉周迅的戏份纯粹是充数的,显得不伦不类,最后死得还让人费解,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她被箭射中是什么意思。电影里闪光点还是有的,比如孔子看到漆思弓在牛车里睡着的那一段,老夫子叫大家别叫醒他,并且自嘲这小子的呼噜声比自己还响,孔子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了,再也不是我们印象中那孔夫子搬家尽是书的迂腐形象了,其实孔子也很可爱嘛!呵呵
至于电影要表达的价值观,反映什么理念,那就免了,因为中国最好的黄金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回到那个理想国和乌托邦了,呜呼,俱往矣,千秋万代终是梦,换了人间。
至于我们,要做的,就是独善其身!
其实去的时候还是抱着蛮高的期望去的,特别是冲着发哥的那句看完电影不哭的不是人那句话,可事实证明我真的不是人,不光我不是,我周围的也不是人,那就说明发哥的这句话有严重问题了,你作为公众人物,这话讲得就欠妥了,你得罪死去的孔子不要紧,可你得罪了掏钱给你买单冲票房的影迷那就是大忌,怪不得黄金时间档,观影的人数寥寥可数,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擅自下撤2D版阿凡达,一部分不满影迷的抵制所致,另一方面就说明了电影本身的精彩程度有水分。
很可惜,孔子这样一位历千年不倒,被人封为“大成智者先师文宣王”的VIP,竟遭受此冷遇,估计老夫子在九泉之下要气死得活过来,这帮小兔崽子们。这让我想到耶稣曾说过,先知在自己的地方是不被尊敬的。此话大大的正确。先前我还天真的认为,至少在山东这样的孔孟之乡,收获一个亿的票房应该是小菜,不过到现在还没有这面面的消息,寒心呐,心寒呐。
就电影本身来说,要把一个人身上的故事,在规定的时间里仅仅有条且有意义的讲出来,确实也属不易,毕竟不是电视剧,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叫谁来导,都是有压力的,我们不要说导演胡玫怎么样,至少她应该是尽力了的,从以前的电影导演,到电视导演,再回归电影,说明她真的是想做点事情的,也许是观众的审美开始疲劳了吧,在一大堆以挖掘中国文化为卖点的所谓大片,墨攻,赤壁等等,我们真的累了。
又夹在阿凡达这样巨受影迷欢迎的电影之后,是年尾可又不是贺岁片,可想而知这样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前段时间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觉得孔子身上可以做的文章应该还有更多,这就是编剧的水平了,个人感觉周迅的戏份纯粹是充数的,显得不伦不类,最后死得还让人费解,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她被箭射中是什么意思。电影里闪光点还是有的,比如孔子看到漆思弓在牛车里睡着的那一段,老夫子叫大家别叫醒他,并且自嘲这小子的呼噜声比自己还响,孔子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了,再也不是我们印象中那孔夫子搬家尽是书的迂腐形象了,其实孔子也很可爱嘛!呵呵
至于电影要表达的价值观,反映什么理念,那就免了,因为中国最好的黄金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回到那个理想国和乌托邦了,呜呼,俱往矣,千秋万代终是梦,换了人间。
至于我们,要做的,就是独善其身!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