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帝之名的骇人暴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电影从来没有骇至如此,痛至如此过。而且《被投石处死的索拉雅•M》竟然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面对即将加诸其身的残害,无处可逃;惨烈的酷刑近在咫尺,没有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而行刑的,是“父老乡亲”。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我是你们的邻居,你们的母亲,你的女儿,你的妻子……” 索拉雅受刑前,质问一众刽子手。审判她有罪的,正是这些人。“这是上帝的律法!上帝是神圣的!上帝是最伟大的!”口号声声震村庄。索拉雅被缚,被半埋,上半身露在土外。亲口宣判女儿死刑的父亲担纲首席刽子手,接连向女儿投出两块石头,是心下尚存不忍,还是年老力衰?反正两块都没有投中,他祈求上帝保佑他“杀死这个淫妇”,又要来了石头,“石头砸不中她,因为上帝知道她是无辜的!”一个悲伤的妇女勇敢地哭喊,父亲充耳不闻。女婿体谅地接过丈人手中的石头,“好了,老人,我来吧。”他凶狠投出的第一块石头擦过索拉雅的额角,第二块,索拉雅被砸得猛地往后一仰。围观的男人亢奋不已,甚至有女人也额手称庆。索拉雅直起身来,眉心有个小洞,她垂下头,喉咙里粗重的哽噎呜呃终至变成号啕,粘稠的血从她眉心的小洞里“哗哗”地流了出来。
她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要遭受如此酷刑?没有!她的丈夫阿里另有新欢,为了干脆利落地处理掉她,串通当地的毛拉(伊斯兰国家对学者的尊称)、酋长哈桑为她炮制了一个“通奸”的罪名。其实不用通奸,跟男人轻声细语地说话,微笑,说“我要打个盹”诸如此类“只能跟丈夫说的话”都是有罪的。心怀鬼胎的男人们给索拉雅捏造出来的这些“罪”,是背叛父亲、丈夫、两个儿个、整个村庄的,“会惹来整座城镇的愤怒”的。
为了掩盖自己坐过牢,曾替阿里去做说客,要索拉雅在没有任何经济保障的前提下,带着两个女儿离开阿里,并进而向索拉雅索取“临时婚姻”的“神圣”的毛拉,凶狠投出的石头再次砸中索拉雅。“唯一纯洁的就是你的贪欲!” 索拉雅的姑姑扎赫拉对他的怒斥,一定言犹在耳,所以他要虚狂地引领村人高呼口号:“砸死她!这是上帝的主意!”
当“上帝”被高呼,嚣叫,鼓噪,上帝已然成了凶徒暴行的迷彩和伪装,甚或本身就是凶手。
阿里亲手将石块递给两个儿子,毛拉以上帝之名在旁怂恿:“去吧,孩子,为了上帝而砸!”母亲悲伤的眼神,战胜不了“上帝”,“这是男人的世界”的教导,正在武装他们的头脑。弟弟年龄略小,天性尝未尽泯,内心有些抗争,但哪敌哥哥的鼓励、父权的威严?他们手中的石块奋力砸向他们的母亲。索拉雅满脸是血,她哀绝的泣号被“上帝保佑!砸死她!”的叫聒所淹没。
最终,她被一村人,男人,活活砸死。几无人形。一个过路的戏班子,为索拉雅覆上一小方绿毯。行刑始,他们击鼓助威造势,化妆嬉笑。这会儿,怎地心生悯恻?
太多惨不忍睹的镜头。让人恐骇得无以复加的,远不止赤裸裸的暴行。一宣布索拉雅死刑,三个男人抗起墙角的镢头就去挖坑;孩子们推着车满山拣石头;青壮年迅速把守住了姑姑扎赫拉家(索拉雅在里面)的前后门;村长亲自丈量刑场……那种有条不紊,所有人冷漠外表下抑止不住的期盼、热切、兴奋,才是最最让人不寒而颤的。去往刑场的一路,满村的男人都在击石,愈来愈齐整洪亮的“锵、锵、锵……”是威慑?是庆典?是狂欢?
索拉雅的姑姑扎赫拉,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血腥残忍的事件告诉了一个意外耽搁在这个偏僻村子里的法国记者。而事件本身亦是如此。电影改编自法国记者弗莱多南•塞何本杰姆的同名小说。小说讲述的正是伊郎妇女扎赫拉•卡奴姆冒险向他讲述的1986年发生在她的侄女索拉雅身上的惨剧。
“女人的声音不能在村里传播。”这是电影中的台词,也是男权社会的写照。决定女人命运的是男人,男人拥有支配性特权。“当男人控告自己的妻子时,她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妻子控告她的丈夫,她必须证明他有罪。”村长伊卜拉希姆这段绕口令般的律法阐释,被姑姑扎赫拉归纳为“女人全有罪,而男人全是清白的。”从人数上来讲,还有哪一种苦难超过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当所有的男人疯狂地向索拉雅投掷石块,她血肉模糊气息奄奄,他们哪里会于心不忍?他们的精神强大无比,他们有上帝。只是,上帝是男人的上帝,而非女人的上帝。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着太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悲剧,程度不同而已。“石刑,是死刑执行方式。属于一种钝击致死的处刑方式。”这在任何一种百科,一查就能查到。而且“在某些伊斯兰国家的,石刑仍然存在。”最新可查的案例来自新华网《索马里女子因私通罪被判石刑 数百人观其死亡过程》(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10/266402.html),时间2008年10月。近吧?
《新约圣经》中,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再问那无形之石,有多少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来没向别人投掷过石块?
电影音乐很真诚,它总是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紧扣着影片的情绪、观者的情绪。
减掉一颗星,是对编剧的一点遗憾。电影故事的发生发展,观众是先知道真相的,这未尝不可。但一定不如后揭示真相的冲击力强。因为像电影里这样处理剧情,有一个问题:姑姑扎赫拉如此勇敢,为什么不在侄女受刑的现场揭露真相?而马上就要遭受酷刑的索拉雅有最后陈述的机会,为什么也不说出真相,洗刷强加其身的耻辱?原因只有一个,以她们卑微的地位,她们根本不知道这残害缘自何故。
事实也是,法国记者弗莱多南知道这个事件后,震惊不已,不明白一个女子何以会受到如此残忍的对待。他继续调查,从不断收集来的零星片断中,汇总出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惨剧的前因后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面对即将加诸其身的残害,无处可逃;惨烈的酷刑近在咫尺,没有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而行刑的,是“父老乡亲”。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我是你们的邻居,你们的母亲,你的女儿,你的妻子……” 索拉雅受刑前,质问一众刽子手。审判她有罪的,正是这些人。“这是上帝的律法!上帝是神圣的!上帝是最伟大的!”口号声声震村庄。索拉雅被缚,被半埋,上半身露在土外。亲口宣判女儿死刑的父亲担纲首席刽子手,接连向女儿投出两块石头,是心下尚存不忍,还是年老力衰?反正两块都没有投中,他祈求上帝保佑他“杀死这个淫妇”,又要来了石头,“石头砸不中她,因为上帝知道她是无辜的!”一个悲伤的妇女勇敢地哭喊,父亲充耳不闻。女婿体谅地接过丈人手中的石头,“好了,老人,我来吧。”他凶狠投出的第一块石头擦过索拉雅的额角,第二块,索拉雅被砸得猛地往后一仰。围观的男人亢奋不已,甚至有女人也额手称庆。索拉雅直起身来,眉心有个小洞,她垂下头,喉咙里粗重的哽噎呜呃终至变成号啕,粘稠的血从她眉心的小洞里“哗哗”地流了出来。
她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要遭受如此酷刑?没有!她的丈夫阿里另有新欢,为了干脆利落地处理掉她,串通当地的毛拉(伊斯兰国家对学者的尊称)、酋长哈桑为她炮制了一个“通奸”的罪名。其实不用通奸,跟男人轻声细语地说话,微笑,说“我要打个盹”诸如此类“只能跟丈夫说的话”都是有罪的。心怀鬼胎的男人们给索拉雅捏造出来的这些“罪”,是背叛父亲、丈夫、两个儿个、整个村庄的,“会惹来整座城镇的愤怒”的。
为了掩盖自己坐过牢,曾替阿里去做说客,要索拉雅在没有任何经济保障的前提下,带着两个女儿离开阿里,并进而向索拉雅索取“临时婚姻”的“神圣”的毛拉,凶狠投出的石头再次砸中索拉雅。“唯一纯洁的就是你的贪欲!” 索拉雅的姑姑扎赫拉对他的怒斥,一定言犹在耳,所以他要虚狂地引领村人高呼口号:“砸死她!这是上帝的主意!”
当“上帝”被高呼,嚣叫,鼓噪,上帝已然成了凶徒暴行的迷彩和伪装,甚或本身就是凶手。
阿里亲手将石块递给两个儿子,毛拉以上帝之名在旁怂恿:“去吧,孩子,为了上帝而砸!”母亲悲伤的眼神,战胜不了“上帝”,“这是男人的世界”的教导,正在武装他们的头脑。弟弟年龄略小,天性尝未尽泯,内心有些抗争,但哪敌哥哥的鼓励、父权的威严?他们手中的石块奋力砸向他们的母亲。索拉雅满脸是血,她哀绝的泣号被“上帝保佑!砸死她!”的叫聒所淹没。
最终,她被一村人,男人,活活砸死。几无人形。一个过路的戏班子,为索拉雅覆上一小方绿毯。行刑始,他们击鼓助威造势,化妆嬉笑。这会儿,怎地心生悯恻?
太多惨不忍睹的镜头。让人恐骇得无以复加的,远不止赤裸裸的暴行。一宣布索拉雅死刑,三个男人抗起墙角的镢头就去挖坑;孩子们推着车满山拣石头;青壮年迅速把守住了姑姑扎赫拉家(索拉雅在里面)的前后门;村长亲自丈量刑场……那种有条不紊,所有人冷漠外表下抑止不住的期盼、热切、兴奋,才是最最让人不寒而颤的。去往刑场的一路,满村的男人都在击石,愈来愈齐整洪亮的“锵、锵、锵……”是威慑?是庆典?是狂欢?
索拉雅的姑姑扎赫拉,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血腥残忍的事件告诉了一个意外耽搁在这个偏僻村子里的法国记者。而事件本身亦是如此。电影改编自法国记者弗莱多南•塞何本杰姆的同名小说。小说讲述的正是伊郎妇女扎赫拉•卡奴姆冒险向他讲述的1986年发生在她的侄女索拉雅身上的惨剧。
“女人的声音不能在村里传播。”这是电影中的台词,也是男权社会的写照。决定女人命运的是男人,男人拥有支配性特权。“当男人控告自己的妻子时,她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妻子控告她的丈夫,她必须证明他有罪。”村长伊卜拉希姆这段绕口令般的律法阐释,被姑姑扎赫拉归纳为“女人全有罪,而男人全是清白的。”从人数上来讲,还有哪一种苦难超过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当所有的男人疯狂地向索拉雅投掷石块,她血肉模糊气息奄奄,他们哪里会于心不忍?他们的精神强大无比,他们有上帝。只是,上帝是男人的上帝,而非女人的上帝。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着太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悲剧,程度不同而已。“石刑,是死刑执行方式。属于一种钝击致死的处刑方式。”这在任何一种百科,一查就能查到。而且“在某些伊斯兰国家的,石刑仍然存在。”最新可查的案例来自新华网《索马里女子因私通罪被判石刑 数百人观其死亡过程》(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10/266402.html),时间2008年10月。近吧?
《新约圣经》中,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再问那无形之石,有多少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来没向别人投掷过石块?
电影音乐很真诚,它总是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紧扣着影片的情绪、观者的情绪。
减掉一颗星,是对编剧的一点遗憾。电影故事的发生发展,观众是先知道真相的,这未尝不可。但一定不如后揭示真相的冲击力强。因为像电影里这样处理剧情,有一个问题:姑姑扎赫拉如此勇敢,为什么不在侄女受刑的现场揭露真相?而马上就要遭受酷刑的索拉雅有最后陈述的机会,为什么也不说出真相,洗刷强加其身的耻辱?原因只有一个,以她们卑微的地位,她们根本不知道这残害缘自何故。
事实也是,法国记者弗莱多南知道这个事件后,震惊不已,不明白一个女子何以会受到如此残忍的对待。他继续调查,从不断收集来的零星片断中,汇总出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惨剧的前因后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