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鸡肋

带着忘带照片的懊恼,顶着寒风,饿着肚子,干瞪了半个小时的电影预告+广告,终于,还是凑了把热闹看了《2012》。对于如今烂片横行的年代,对于好片的标准真的是一降
再降。虽然,里面的中国政府与解放军的形象是正面的不能再正面,虽然这是一篇少见的规避了很多政治风险的电影,虽然里面的特技如火纯情,我还是想说,这是一部鸡肋电影。
说到这里,估计要挨板子了。但是,走出电影院的我一直想回味,想找出一个可以感动我、惊醒我的片段,哪怕是瞬间也好。可惜什么没有!车里的声控,舱门关闭前竖起的中指,电视机里的伪施瓦辛格虽然新颖,却有点突兀,破坏气氛;站在yellow stone振臂高呼、露出半个屁股的播音狂人和俄罗斯大富豪虽然刻画真实,但不够分量;倒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赚到我的眼泪,只是,我哭了,但我没感动。这听上去似乎很矛盾,但是仔细想想看韩剧的时候情况,似乎又有些好理解了。
苏珊小朋友说,这是根据玛雅人对世界末日的预测理论为基础拍摄的一部电影。其实,我一直对科学依据与宗教理论这类学术性很强的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我能谈的也仅是我从这部电影里所获得感知,也就是:这是一部灾难片,一部汇集之前所有灾难片特色的高科技狗皮膏药。一部画面做的以假乱真,人物刻画地以真乱假的高科技展览片。
想来,周围的朋友也有不少推荐这部电影的。可是仔细看看朋友们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却也是千奇百怪的,甚至上升到了中国拯救全人类的高度上了。(拜托,没看见美国只是借用中国的地皮嘛,人家美国人一国一艘船,中国还得和其他亚洲国家还有俄罗斯挤在一块呢,虽说有可能是按州分的,但是就人口基数来说明显的不合理啊!再者,中国人制造的船都差点不给中国工人登入,合着,中国就净给别人做嫁衣了,所以激动啥啊!得意啥啊!)却没有人谈到怎样应对世界末日这个现实的问题,没有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没有感动,应该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吧!
有人说,灾难片就是这般地无趣,人物关系总是由原来的平行渐变到融合在一起,可是,我依然记得小时候看世界末日的情景,记得父女紧紧拥抱等待海啸袭来的场景,看撞冰山前室内乐乐师们拉琴时的表情,那是一种人性的光辉,那是一种震撼心身的力量,虽然那些镜头只是几秒钟,但让我记忆深刻,那个时候我知道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现在的《2012》除了山崩地裂,就是岩浆喷射要不就是海啸大爆发或是飙车飙飞机,外加年轻学者义愤填膺的慷慨陈词和指挥官势力冷酷的鲜明反差,把经典套路推向了极致。想着老美至今还发挥电影早期西部牛仔时的那些套路,确实也难能可贵啊。啊,差点忘了,影片中美国总统形象还是一如既往地高大,亲民,超过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顺便还小贬了下英国女王和她的两只狗(╮(╯▽╰)╭,受不了哦)
我一直以为,一部有价值的电影,是有票房就好,一部有灵魂的电影,是可以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电影。《2012》是有价值的,但绝对不是一部必看的电影。所以我写下这篇观后感,纪念我的10块钱~也纪念我这纠结的一天(明天一定记得带照片!)
致苏同学:我还是很喜欢和你一起看电影的啦~只是个人比较喜欢看人物刻画比较丰富的电影。至于你说的,在世界末日的时候,有没有人要珍惜这类的问题(是这个哇,我记不清了)我觉得吧,世界末日的时候,我肯定让我想珍惜的人做最想做的事情,只要我最在意的人高兴,我就很开心吧。这好像没啥好悲伤的,都已经世界末日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没做,但也没机会了呀,所以如果自己上不了船的话,应该好好的款待一下自己,至少让自己死前心情保持愉悦,你说是吧?所以,自我纠结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哲学家们完成吧~
再降。虽然,里面的中国政府与解放军的形象是正面的不能再正面,虽然这是一篇少见的规避了很多政治风险的电影,虽然里面的特技如火纯情,我还是想说,这是一部鸡肋电影。
说到这里,估计要挨板子了。但是,走出电影院的我一直想回味,想找出一个可以感动我、惊醒我的片段,哪怕是瞬间也好。可惜什么没有!车里的声控,舱门关闭前竖起的中指,电视机里的伪施瓦辛格虽然新颖,却有点突兀,破坏气氛;站在yellow stone振臂高呼、露出半个屁股的播音狂人和俄罗斯大富豪虽然刻画真实,但不够分量;倒不是说这部电影没有赚到我的眼泪,只是,我哭了,但我没感动。这听上去似乎很矛盾,但是仔细想想看韩剧的时候情况,似乎又有些好理解了。
苏珊小朋友说,这是根据玛雅人对世界末日的预测理论为基础拍摄的一部电影。其实,我一直对科学依据与宗教理论这类学术性很强的事物缺乏足够的认知。我能谈的也仅是我从这部电影里所获得感知,也就是:这是一部灾难片,一部汇集之前所有灾难片特色的高科技狗皮膏药。一部画面做的以假乱真,人物刻画地以真乱假的高科技展览片。
想来,周围的朋友也有不少推荐这部电影的。可是仔细看看朋友们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却也是千奇百怪的,甚至上升到了中国拯救全人类的高度上了。(拜托,没看见美国只是借用中国的地皮嘛,人家美国人一国一艘船,中国还得和其他亚洲国家还有俄罗斯挤在一块呢,虽说有可能是按州分的,但是就人口基数来说明显的不合理啊!再者,中国人制造的船都差点不给中国工人登入,合着,中国就净给别人做嫁衣了,所以激动啥啊!得意啥啊!)却没有人谈到怎样应对世界末日这个现实的问题,没有留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没有感动,应该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吧!
有人说,灾难片就是这般地无趣,人物关系总是由原来的平行渐变到融合在一起,可是,我依然记得小时候看世界末日的情景,记得父女紧紧拥抱等待海啸袭来的场景,看撞冰山前室内乐乐师们拉琴时的表情,那是一种人性的光辉,那是一种震撼心身的力量,虽然那些镜头只是几秒钟,但让我记忆深刻,那个时候我知道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现在的《2012》除了山崩地裂,就是岩浆喷射要不就是海啸大爆发或是飙车飙飞机,外加年轻学者义愤填膺的慷慨陈词和指挥官势力冷酷的鲜明反差,把经典套路推向了极致。想着老美至今还发挥电影早期西部牛仔时的那些套路,确实也难能可贵啊。啊,差点忘了,影片中美国总统形象还是一如既往地高大,亲民,超过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顺便还小贬了下英国女王和她的两只狗(╮(╯▽╰)╭,受不了哦)
我一直以为,一部有价值的电影,是有票房就好,一部有灵魂的电影,是可以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电影。《2012》是有价值的,但绝对不是一部必看的电影。所以我写下这篇观后感,纪念我的10块钱~也纪念我这纠结的一天(明天一定记得带照片!)
致苏同学:我还是很喜欢和你一起看电影的啦~只是个人比较喜欢看人物刻画比较丰富的电影。至于你说的,在世界末日的时候,有没有人要珍惜这类的问题(是这个哇,我记不清了)我觉得吧,世界末日的时候,我肯定让我想珍惜的人做最想做的事情,只要我最在意的人高兴,我就很开心吧。这好像没啥好悲伤的,都已经世界末日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没做,但也没机会了呀,所以如果自己上不了船的话,应该好好的款待一下自己,至少让自己死前心情保持愉悦,你说是吧?所以,自我纠结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哲学家们完成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