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高潮的英雄
美国人拍的《桂河大桥》是部经典电影。有些电影经典在于它的历史地位,由于它先行的探索,使后来人从这里找到前进的方向,并把这条小路变成柏油马路。另有一些经典属于很难被超越的巅峰之作,作品本身独辟捷径,很难被复制。电影世界所蕴含的艺术深度与创作灵感,不是高科技制作的问题,这一点就是翻拍电影与首拍版本的区别。
电影一开头很有乐趣。镜头语言的幽默感,美国战俘懒散娱乐的段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由远至近苦中作乐的氛围。到了英国军官以死抵制日本军官命令的时候,那本滚落在地的《日内瓦公约》副本成为日本人藐视一切的证据。英国人的轴劲为他们赢下这一回合,随后立即开动马力,为日本军官解燃眉之急。先是提高战俘们的工作进度,然后确定新的工程目标,重新选址,终于在要求的工期内,开通了铁路。这段故事表现出英国人的固执与傲慢。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对生活对信念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必将给他们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分。最后英国军官发现了由美国战俘带路的炸桥小分队,虽然引爆手死了,英国军官在咽气之前,趴在了引爆器上,炸毁了他引以为傲的大桥。这座大桥是他对自己战俘生活的自我救赎,就如他所说,修桥不是为了向日本人示好,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手下这群英国士兵,不会因为虚度时光而丧失人生目标,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英国军官这么说,也这么做。从指挥调度到重新选址,他都全力以赴,无论自己和手下的军官们会不会被晒死,他都会坚持军人的原则。以死力争国家与军队的尊严,然后,对自己的工作与承诺全力以赴,就是按中国优秀士大夫的标准也绝对够格了。
幸好英国军官没有一轴到底,临死前,把自己苦心修建的、象征困难时期凝聚力的大桥炸毁。
这部电影的宣传就点出,电影里的部队军官即代表剧中个人形象,同时也代表其所在国家老百姓的典型性格。
美国军官喜欢泡妹妹,遇到大事临头,自己的利益置于虚无缥缈的国家利益之上。很明显,他们所理解的国家利益不知什么时候能兑现,说不准明明执行了公务,还被领导批评不会干活,不会保护自己,所以,他们的行动中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才去执行国家计划。这种想法没错,如果自己被俘或残或死,搞不好自己的小命就坠落到国家行政机关的文山会海之中了,除非某天良心发现,才会想起有这么一个人需要国家去拯救。
不过就这种人而言,他们不会为组织做太多的工作,也不会对组织抱有太大的希望,属于自给自足型。要不是因为偷换已阵亡上级的军衔,他说不参加炸桥小分队就不参加了。如果他不参加炸桥小分队,就要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一旦炸桥成功,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国了。
美国人很会适应环境。在日本军营里,油嘴滑舌地辩解,再用高级打火机说服日本军官批准自己的病假,让他可以大热天泡病假。要不是轴劲的英国军官添乱,这次炸桥小分队的伤亡可以更小。这是英美军官剧中人物性格上的冲突。
日本军官眼里只有上级和天皇,对他来说,战俘跟尸体没什么区别。所谓“幸福地工作”,只是一句美丽的谎言。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美国军官埋尸无数,日本军官讲话时,仍然用“幸福地工作”来勉励战俘们。
这是日本人的惯性思维,在他们眼中,失败就是自杀,没别的路可走。对于失败者的家族来说,死亡是一种程序,一种生命取得最后尊严的一种方式。所以,他们生来不需要人道,不能忍受失败,在他们眼中只有成功和死亡,没有投降这种说法。
胜者为王,败者自杀。这是日本武士残酷的竞争法则。既然用这样的条件要求自己,日本军官无论他怎样辩解,也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他管理的战俘。对他来说,这些战俘生死无所谓,关键是及时开通那条铁路。
轴劲的英国军官帮了日本军官大忙,作为指挥官的日本军官看到战俘们的变化,以及工程进度,对英国军官逐渐改变态度,建成后言听计从。建成前,晚上的庆功晚会上,战俘们轻松娱乐,且鬼且女的装扮让人忍俊不禁。
战争不仅带给人类创伤,也给人们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机会。不同的人性格局在这场战争中所赋予的角色各不相同,要是没有这场戏,我们就没有机会欣赏在崇山峻岭中艰苦拍摄的外景,或湍急或缓慢的河流,让人绝望疲惫的沼泽,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电影最关心的是英国军官为了自己人生目标,苦心修建的大桥,实际蕴含着人生的意味,即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或明或暗,或名或利的人生目标,重要的是一直朝那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自己最终排名多少。
电影后半段炸桥戏中,英国军官成为了反高潮的人物。后来拍摄的战争电影为了影片高潮的需要,顺便搭上国家意志,让观众在快乐中悲伤,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不会轻易地把影片的重要角色以反高潮的戏剧段落下场。
前半部英国军官让已成涓涓细流的战俘们,如河流般汇聚,流向开阔的河道。后半部分以美国军官为主线,观众感情对之如河水滔滔的英国军官转眼变成为日本人死心塌地干活的军官,这时观众的感情对他如蓄洪水库,炸桥小分队又成为主线。等大桥炸完,观众们心中终于石头落地。
以现在人的眼光来预测,一旦这部电影现在拍摄的话,一上映肯定会出现,由于英国军官反高潮的行为,使剧情不利于盟军们战友之间的感情,就连日本人也要站出来,指出电影对日本军人描述失实的地方。这官司大了,好几个国家的大使馆,文化官员都得忙着上电视、报纸,发表自己的意见,解释电影初衷,其实这就为了一个剧情。
电影中的故事和角色成为文化领域纷争的导火索,甚至成为国家交流的不利因素,电影负载太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稍有不慎就官司缠身。当然也有人藉此炒作,让更多的人对此感兴趣,这是后话。
戏剧被商业化政治化“规则”了太多,所以,才会缺乏棱角,缺乏自然。单看电影不会觉得有何不妥,只有与早期电影做对比,才能看出早期电影与现在电影目的性与政策性的区别。
过高的艺术出版制度扼杀了艺术市场。对于一个需要民间传播的文化艺术来说,没有民众,就没有基础。在文化净土中,缓慢生长,更多地赋予官方态度的艺术根本没有生存能力可言。
这部电影本身没有参杂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才让我们看到极富情节、戏剧感的电影,这是一部成功的战争片。
电影一开头很有乐趣。镜头语言的幽默感,美国战俘懒散娱乐的段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由远至近苦中作乐的氛围。到了英国军官以死抵制日本军官命令的时候,那本滚落在地的《日内瓦公约》副本成为日本人藐视一切的证据。英国人的轴劲为他们赢下这一回合,随后立即开动马力,为日本军官解燃眉之急。先是提高战俘们的工作进度,然后确定新的工程目标,重新选址,终于在要求的工期内,开通了铁路。这段故事表现出英国人的固执与傲慢。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对生活对信念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必将给他们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分。最后英国军官发现了由美国战俘带路的炸桥小分队,虽然引爆手死了,英国军官在咽气之前,趴在了引爆器上,炸毁了他引以为傲的大桥。这座大桥是他对自己战俘生活的自我救赎,就如他所说,修桥不是为了向日本人示好,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手下这群英国士兵,不会因为虚度时光而丧失人生目标,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英国军官这么说,也这么做。从指挥调度到重新选址,他都全力以赴,无论自己和手下的军官们会不会被晒死,他都会坚持军人的原则。以死力争国家与军队的尊严,然后,对自己的工作与承诺全力以赴,就是按中国优秀士大夫的标准也绝对够格了。
幸好英国军官没有一轴到底,临死前,把自己苦心修建的、象征困难时期凝聚力的大桥炸毁。
这部电影的宣传就点出,电影里的部队军官即代表剧中个人形象,同时也代表其所在国家老百姓的典型性格。
美国军官喜欢泡妹妹,遇到大事临头,自己的利益置于虚无缥缈的国家利益之上。很明显,他们所理解的国家利益不知什么时候能兑现,说不准明明执行了公务,还被领导批评不会干活,不会保护自己,所以,他们的行动中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才去执行国家计划。这种想法没错,如果自己被俘或残或死,搞不好自己的小命就坠落到国家行政机关的文山会海之中了,除非某天良心发现,才会想起有这么一个人需要国家去拯救。
不过就这种人而言,他们不会为组织做太多的工作,也不会对组织抱有太大的希望,属于自给自足型。要不是因为偷换已阵亡上级的军衔,他说不参加炸桥小分队就不参加了。如果他不参加炸桥小分队,就要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一旦炸桥成功,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国了。
美国人很会适应环境。在日本军营里,油嘴滑舌地辩解,再用高级打火机说服日本军官批准自己的病假,让他可以大热天泡病假。要不是轴劲的英国军官添乱,这次炸桥小分队的伤亡可以更小。这是英美军官剧中人物性格上的冲突。
日本军官眼里只有上级和天皇,对他来说,战俘跟尸体没什么区别。所谓“幸福地工作”,只是一句美丽的谎言。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美国军官埋尸无数,日本军官讲话时,仍然用“幸福地工作”来勉励战俘们。
这是日本人的惯性思维,在他们眼中,失败就是自杀,没别的路可走。对于失败者的家族来说,死亡是一种程序,一种生命取得最后尊严的一种方式。所以,他们生来不需要人道,不能忍受失败,在他们眼中只有成功和死亡,没有投降这种说法。
胜者为王,败者自杀。这是日本武士残酷的竞争法则。既然用这样的条件要求自己,日本军官无论他怎样辩解,也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他管理的战俘。对他来说,这些战俘生死无所谓,关键是及时开通那条铁路。
轴劲的英国军官帮了日本军官大忙,作为指挥官的日本军官看到战俘们的变化,以及工程进度,对英国军官逐渐改变态度,建成后言听计从。建成前,晚上的庆功晚会上,战俘们轻松娱乐,且鬼且女的装扮让人忍俊不禁。
战争不仅带给人类创伤,也给人们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机会。不同的人性格局在这场战争中所赋予的角色各不相同,要是没有这场戏,我们就没有机会欣赏在崇山峻岭中艰苦拍摄的外景,或湍急或缓慢的河流,让人绝望疲惫的沼泽,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电影最关心的是英国军官为了自己人生目标,苦心修建的大桥,实际蕴含着人生的意味,即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或明或暗,或名或利的人生目标,重要的是一直朝那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自己最终排名多少。
电影后半段炸桥戏中,英国军官成为了反高潮的人物。后来拍摄的战争电影为了影片高潮的需要,顺便搭上国家意志,让观众在快乐中悲伤,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不会轻易地把影片的重要角色以反高潮的戏剧段落下场。
前半部英国军官让已成涓涓细流的战俘们,如河流般汇聚,流向开阔的河道。后半部分以美国军官为主线,观众感情对之如河水滔滔的英国军官转眼变成为日本人死心塌地干活的军官,这时观众的感情对他如蓄洪水库,炸桥小分队又成为主线。等大桥炸完,观众们心中终于石头落地。
以现在人的眼光来预测,一旦这部电影现在拍摄的话,一上映肯定会出现,由于英国军官反高潮的行为,使剧情不利于盟军们战友之间的感情,就连日本人也要站出来,指出电影对日本军人描述失实的地方。这官司大了,好几个国家的大使馆,文化官员都得忙着上电视、报纸,发表自己的意见,解释电影初衷,其实这就为了一个剧情。
电影中的故事和角色成为文化领域纷争的导火索,甚至成为国家交流的不利因素,电影负载太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稍有不慎就官司缠身。当然也有人藉此炒作,让更多的人对此感兴趣,这是后话。
戏剧被商业化政治化“规则”了太多,所以,才会缺乏棱角,缺乏自然。单看电影不会觉得有何不妥,只有与早期电影做对比,才能看出早期电影与现在电影目的性与政策性的区别。
过高的艺术出版制度扼杀了艺术市场。对于一个需要民间传播的文化艺术来说,没有民众,就没有基础。在文化净土中,缓慢生长,更多地赋予官方态度的艺术根本没有生存能力可言。
这部电影本身没有参杂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才让我们看到极富情节、戏剧感的电影,这是一部成功的战争片。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