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人

2008年12月15日说:
今天听到两个关于电影的消息,一是朋友说《梅兰芳》失望,一是另一朋友说《非诚勿扰》笑的肝颤。
我决定要去电影院看《非诚勿扰》这是今年我除了在赠票外第一次想花银子去正规电影院看电影。
两个星期前还是那么期待看《梅兰芳》,还因为藩兄失约没有弄到首映的票而郁闷,首映看不了,就等等评价吧,两个星期里,几个耐不住寂寞先睹为快的靠谱朋友在看完后,不约而同的评价相当不高,尤其是焕然兄愤愤到,“算了,别浪费那个时间了。”WJ说,接到通知,要求媒体对《梅》的负面评价彻底封杀,貌似涉及到文化软实力啥的
今天在听到ariel小朋友的评价后,彻底死心,同时对陈凯歌彻底失望。
我有些愤怒!
很想不通,为什么鸡可以每次下出标准基本一致的鸡蛋,但人却不能每次做出标准一致的作品呢?
要说吧,这个人原来喜欢林青霞,李嘉欣等大美女,过了一阵子,他忽然和芙蓉结婚了,你会怎么想,是不是这个哥们脑子受刺激了,惑者芙蓉会蛊术,让哥们中邪了?或者哥们,一时脑子没转过弯,昏了?……
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哥们跟芙蓉离了婚,开始继续追求生命中的真爱,转眼,哥们招呼大家说,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在见真人前,哥们描述说,自己的另一半是多么高雅,华贵,袅袅微步,吐气如兰,不让樊素口,气死小蛮腰……造势很久,宣传无数,等真见了真人,新娘竟是兰董!!!!!
你咋整,只能对这人失望,失望之余还会琢磨,当时喜欢李嘉欣等大美女的那个人,和娶兰董,芙蓉的那个人是一个人吗?如果是,那真奇怪啊。真奇怪。
无比喜欢《霸王别姬》,那会看《无聊之极》时,虽然失望但仍幻想,只不过是凯歌兄也想学学老同学,赶把时髦,弄个大片,弄弄也就算了。年轻人嘛,要鼓励尝试,允许失败。有《霸王》在,凯歌同志的功底还是在的,凯歌仍是值得期待的,更何况,作为翻身之作的《梅》是个有分量的题材。
………..
《梅》弄成这个样子,可能罪魁祸首是李碧华,谁让她没有写个《梅兰芳》的小说呢?有个小说,凯歌说不定也不至于这样。
今天有这狗屁情绪,还是因为《霸王别姬》要不是那么喜欢它,也就无所谓这么多失望了。但不管怎么说,《霸王别姬》是个真正的好片儿。
好片儿,一般忘不掉。
从开场闻其声不见其人开始,一个又一个堪称如神来之笔的片段现在仍可以再脑子里完整的回放,蒋雯丽在帮成蝶衣的断指时背景音乐的静默。蝶衣含着血,念白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的挣扎,失落的蝶衣,为了宝剑和袁四爷在床上的迷幻,批斗牛鬼蛇神时,三个人互相揭发,在那个特定环境下人性丑恶的喷张,在雨中透过玻璃看着爱人时的绝望,还有,那贯穿始终的“从一而终”的执着,和那一剑……
《霸王别姬》大好啊。
不用再想什么江郎才尽,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遗憾,一个人,硬生生的又让我们少了一些期待,一个人硬生生的自己又浇灭了一些美好。从此,又多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人。
听qd说,《梅》里主要讲了两个事,一个是美丽的红颜知己的事,一个是有气节的京剧艺术大师的事,只通过这两个管子去窥探梅先生,若是饱满,纯属见鬼。
不过孟小冬这个奇女子我以前到是听说过,卿本佳人 引梅为知己 梅东初有佳话传 冬之趸妒 欲刺梅而后快 然 刺梅未果 误杀其友 被捉拿斩之 头悬城而示众 梅东因事亦有隙 随淡 东离去愤然曰 此后 艺必胜汝 若择夫 夫亦胜汝 孟小冬后来嫁给了另一个牛人,杜月笙。
要么爱一生,要么恨一生,要么相依相随,要么汝参吾商,总之,这一世,避不过的,是这个人。
今天听到两个关于电影的消息,一是朋友说《梅兰芳》失望,一是另一朋友说《非诚勿扰》笑的肝颤。
我决定要去电影院看《非诚勿扰》这是今年我除了在赠票外第一次想花银子去正规电影院看电影。
两个星期前还是那么期待看《梅兰芳》,还因为藩兄失约没有弄到首映的票而郁闷,首映看不了,就等等评价吧,两个星期里,几个耐不住寂寞先睹为快的靠谱朋友在看完后,不约而同的评价相当不高,尤其是焕然兄愤愤到,“算了,别浪费那个时间了。”WJ说,接到通知,要求媒体对《梅》的负面评价彻底封杀,貌似涉及到文化软实力啥的
今天在听到ariel小朋友的评价后,彻底死心,同时对陈凯歌彻底失望。
我有些愤怒!
很想不通,为什么鸡可以每次下出标准基本一致的鸡蛋,但人却不能每次做出标准一致的作品呢?
要说吧,这个人原来喜欢林青霞,李嘉欣等大美女,过了一阵子,他忽然和芙蓉结婚了,你会怎么想,是不是这个哥们脑子受刺激了,惑者芙蓉会蛊术,让哥们中邪了?或者哥们,一时脑子没转过弯,昏了?……
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哥们跟芙蓉离了婚,开始继续追求生命中的真爱,转眼,哥们招呼大家说,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在见真人前,哥们描述说,自己的另一半是多么高雅,华贵,袅袅微步,吐气如兰,不让樊素口,气死小蛮腰……造势很久,宣传无数,等真见了真人,新娘竟是兰董!!!!!
你咋整,只能对这人失望,失望之余还会琢磨,当时喜欢李嘉欣等大美女的那个人,和娶兰董,芙蓉的那个人是一个人吗?如果是,那真奇怪啊。真奇怪。
无比喜欢《霸王别姬》,那会看《无聊之极》时,虽然失望但仍幻想,只不过是凯歌兄也想学学老同学,赶把时髦,弄个大片,弄弄也就算了。年轻人嘛,要鼓励尝试,允许失败。有《霸王》在,凯歌同志的功底还是在的,凯歌仍是值得期待的,更何况,作为翻身之作的《梅》是个有分量的题材。
………..
《梅》弄成这个样子,可能罪魁祸首是李碧华,谁让她没有写个《梅兰芳》的小说呢?有个小说,凯歌说不定也不至于这样。
今天有这狗屁情绪,还是因为《霸王别姬》要不是那么喜欢它,也就无所谓这么多失望了。但不管怎么说,《霸王别姬》是个真正的好片儿。
好片儿,一般忘不掉。
从开场闻其声不见其人开始,一个又一个堪称如神来之笔的片段现在仍可以再脑子里完整的回放,蒋雯丽在帮成蝶衣的断指时背景音乐的静默。蝶衣含着血,念白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的挣扎,失落的蝶衣,为了宝剑和袁四爷在床上的迷幻,批斗牛鬼蛇神时,三个人互相揭发,在那个特定环境下人性丑恶的喷张,在雨中透过玻璃看着爱人时的绝望,还有,那贯穿始终的“从一而终”的执着,和那一剑……
《霸王别姬》大好啊。
不用再想什么江郎才尽,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遗憾,一个人,硬生生的又让我们少了一些期待,一个人硬生生的自己又浇灭了一些美好。从此,又多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人。
听qd说,《梅》里主要讲了两个事,一个是美丽的红颜知己的事,一个是有气节的京剧艺术大师的事,只通过这两个管子去窥探梅先生,若是饱满,纯属见鬼。
不过孟小冬这个奇女子我以前到是听说过,卿本佳人 引梅为知己 梅东初有佳话传 冬之趸妒 欲刺梅而后快 然 刺梅未果 误杀其友 被捉拿斩之 头悬城而示众 梅东因事亦有隙 随淡 东离去愤然曰 此后 艺必胜汝 若择夫 夫亦胜汝 孟小冬后来嫁给了另一个牛人,杜月笙。
要么爱一生,要么恨一生,要么相依相随,要么汝参吾商,总之,这一世,避不过的,是这个人。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