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得我脑袋疼的内涵

感觉这年头电影分成的种类里有一种是我最怕但又挺爱看的,就是这种含义很深很多想到我脑袋疼的这类。。《生死朗读》是这样,《革命之路》也是,对白没多少,演员的神情特别特别重要,影片的内涵都像被裹了两层纱,看得我云里雾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跟对床学英美文学的娟儿讨论了一个下午,得出以下一些自己的想法:
1. Hanna的骄傲让我很佩服。她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份骄傲,不惜进入监狱受终身监禁,这有一点儿形象重于生命的贵族气质,让我很叹为观止。
2. 小说作者的视角真是让人叫绝。我必须说这种创新让我很赞叹,这个角度的选取是那么窄那么难以让人捕捉到,但是作者捕捉到了,纳粹和战争不仅仅是有其表面的罪恶,其中涉及的种种复杂之处并不简简单单是好人坏人或敌我双方的关系,就像Hanna在其中,她并不知道自己无意识地为纳粹工作,她对法官的回答非常朴素地反应出了战争中一个没有政治意识的平民老百姓的真实想法:我只是认真做我的工作,只是工作而已。她并没有坏心,但却客观上成了纳粹的帮凶,自己却浑然不觉,我可以说她其实也是受害者。
3. 有的影评说Michael和Hanna之间的叫爱情,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感觉他们后来确实是有感情可言的,但绝对不能称之为爱情,我也不允许这样的感情来让“爱情”这个词的定义浑浊化。他们之间一开始绝对绝对是百分之百的人性原始冲动需要得到解放——Hanna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又自闭,Michael生活在一个很规范的家庭里倍受压抑,所以他们遇到彼此后纯属需要在性中得到一种释放。而之后的那些互相之间的付出或者关注仅是一个富有正常同情心和关心之情的人对让自己曾经得到释放的性伴侣的份内的关爱。Michael确实因为年少时与Hanna的交往而使得他在成年后婚姻没有特别幸福还导致离婚,但我绝对认为这属于幼年的阴影,不能叫爱情。
我跟对床学英美文学的娟儿讨论了一个下午,得出以下一些自己的想法:
1. Hanna的骄傲让我很佩服。她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份骄傲,不惜进入监狱受终身监禁,这有一点儿形象重于生命的贵族气质,让我很叹为观止。
2. 小说作者的视角真是让人叫绝。我必须说这种创新让我很赞叹,这个角度的选取是那么窄那么难以让人捕捉到,但是作者捕捉到了,纳粹和战争不仅仅是有其表面的罪恶,其中涉及的种种复杂之处并不简简单单是好人坏人或敌我双方的关系,就像Hanna在其中,她并不知道自己无意识地为纳粹工作,她对法官的回答非常朴素地反应出了战争中一个没有政治意识的平民老百姓的真实想法:我只是认真做我的工作,只是工作而已。她并没有坏心,但却客观上成了纳粹的帮凶,自己却浑然不觉,我可以说她其实也是受害者。
3. 有的影评说Michael和Hanna之间的叫爱情,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感觉他们后来确实是有感情可言的,但绝对不能称之为爱情,我也不允许这样的感情来让“爱情”这个词的定义浑浊化。他们之间一开始绝对绝对是百分之百的人性原始冲动需要得到解放——Hanna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又自闭,Michael生活在一个很规范的家庭里倍受压抑,所以他们遇到彼此后纯属需要在性中得到一种释放。而之后的那些互相之间的付出或者关注仅是一个富有正常同情心和关心之情的人对让自己曾经得到释放的性伴侣的份内的关爱。Michael确实因为年少时与Hanna的交往而使得他在成年后婚姻没有特别幸福还导致离婚,但我绝对认为这属于幼年的阴影,不能叫爱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