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玫瑰影评之光影拼贴画(终于想出个像样的名字了,握拳~)
我觉得夜玫瑰中的小柯可以归入某种类型人物的行列,年轻的单身男子,有一点随性幽默,有一点疏离寂寞,还有点暖融融的孩子气,在爱情电影中很常见:比如《诺丁山》里的休.格兰特,天生一种脆弱懵懂的气质,看着你的时候总像是在晨光熹微里醒来时那一瞬间的失神;比如《天使爱美丽》里的马修.卡索维茨,有着安静羞怯的神情,趣致单纯的心境;比如《碧海蓝天》里的让-马克.巴尔,有着糅合了婴儿的眼睛、海水蓝和屋顶上跳跃的阳光的迷人笑容……那么小柯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小柯身上有两重气质,爱情轻喜剧的题材限定了他的部分性格必然是幽默可爱迷糊的,但他喜剧之下的底色其实是孤独。小柯是一个在异乡寻找归属感的游子,念念不忘当年教他跳舞的学姐,说明他对旁人的认同和接纳有多么渴望,还有“就像在狼群里,我也许只是一只瞎眼跛脚的狼,但人们会说这群狼有十二只,而不是这群狼有十一只,另外还有一只瞎眼又跛脚的”,会说出这样话来的人,又有着多么不安而敏感的内心。
为什么小柯一站出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他不是钟汉良曾扮演过的于佑和,也不是Johnny?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漂浮的气质。他的动作总是夸张和不安稳的,走路的姿势、跑步的姿势、和学姐跳舞的僵硬、被吴驰仁气到的一跃而起、撞到鞋柜的哀嚎、躲吸尘器的蹦跳、在厕所里猴急地蹿来蹿去、拦出租车的斗智斗勇……回想这些鲜明的片段,小柯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他慌张、匆忙的动作背后,是不确定的漂泊的心事,就像一段空泛的回音,跌落在浮尘飞舞的空气里。
小柯还有几分灿烂,眉目飞扬地一笑真如水银般光亮耀眼;有几分不安,一个人坐在面馆里望着窗外,那眼神真像全世界所有的雨点打湿了所有的窗棂;有几分狡黠,涉及到钱的问题时自有指东打西的快意;有几分温柔,微笑着亲吻手机的样子,在暖色的光晕里,睫毛轻颤仿佛被夕阳的余晖黏住翅膀的乐陶陶的蜂蝶;有几分不加掩饰的孩子气,在吴驰仁的字条上发泄过后,踏进电梯时已换上心情大好的得意笑容;有几分瑟瑟缩缩的小委屈,被叶梅桂的冷战吓到后谨小慎微手足无措的模样,让人又想笑又莫名觉得自己不厚道。
《夜玫瑰》其实是很局促的一段爱情,参与者只有两个人和一只狗,发生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生活乐趣好像全跟电梯有关,爱情发生得自然而平淡,没有误会没有仇恨没有阻挠没有隐衷没有等待没有背叛没有生离死别没有不容于世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沧海桑田……没有以一种倾城的姿态降临,也没有爱到轰轰烈烈炽热疯狂,最后,它是大团圆结局,没有遗憾。
在这部电影里,幸福不过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不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生生死死的沟壑。幸福就是有人默默记得你们之间每一件事情然后大而化之地概括成谢谢你对不起,就是有人悲愤地以巡视都江堰的气势来为你修理马桶,就是有人会紧张你以至声音发抖得像风吹过狗狗刚剃完毛的身体,就是有人会在半夜跑出去为你买一个生日蛋糕,赶在十二点之前,一定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小屋里兜兜转转的爱情,淡淡的,浅浅的,但因着无法闪躲的鲜活热络的气息,三分的悲喜也有了十分的甜蜜。再加上两人在屋里打手机的桥段,有限的空间突然就有了奇妙的拓展,局促的爱情也未尝不可以衍生出张力和异想的色彩来。
这部电影中有两个交替出现的时空,一个是小柯十八岁时和学姐跳舞的场景,一个是十年后的现在,一个是他熟悉的、萦绕着刻骨铭心青春回忆的舞台,一个是让他感到陌生和漂泊无依的异乡羁旅。这两个时空在电影中是平行存在的。当小柯第一次见到叶梅桂,她触动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并且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她一再地成为连接两个时空的符号,小柯通过她得以回望过去那段童话般的经历。
电影中反复提到“夜玫瑰不只是一首曲子、一支舞”,因为在这首乐曲中已经刻下了小柯十年间的年华倒影、岁月斑驳,每当他想起夜玫瑰,实际上便是在体味此时的他与彼时的他之间遥遥相望的心境。直到片尾与学姐重逢,记忆中的人终于出现在现实时空里,两个时空终于连接在了一起。然而他却发现,物是人非,他唯一能够拥有的只是在不断地回望中保存下来的梦的残骸。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学姐和她的丈夫在小柯的主观视角中渐渐消失的镜头,那个记忆中的时空也随之消失了,他终于完完全全地、清醒彻底地接纳了现在。
原本我在看电影之前都不想看剧本的,因为我知道钟汉良演出来的小柯一定和文字中的不同。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卡萨布兰卡》的花絮,说它的剧本是边拍边写的,英格丽.褒曼在拍摄时根本拿不准她爱的究竟是谁,亨弗莱.鲍嘉也不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结果呈现在银幕上的便是伊尔莎举棋不定的眼神和里克颓唐又热烈的注视,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反而成就了这部影片。
我看钟汉良的戏就常有类似的感觉,剧情并没有多么复杂,谁是谁非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原本可以很轻松很上帝视角地裁定每个角色的功过得失,可是他的眼神啊……有时觉得看他演戏,观众就像是《死于威尼斯》里那个作家,魂不守舍地跟在美少年塔基欧身后行游,追寻着永不可企及的纯粹和美,威尼斯的每一座桥、每一处转角,都散落着他渐渐枯萎的生命和方生方死的爱恋痴缠。钟汉良的眼神就像那个步步生莲的少年,牵引着你全部的心绪和情感,是在情节之外的一种激荡和交汇,超出剧情揭示的范围,于是你就陷落了,一回首早已不知心在何方。
看《夜玫瑰》便是如此,导演给了钟汉良数不清的超大特写,简直让我有看《侠骨丹心》的感觉,而且男一的戏份比起浮光掠影的小教主来自然也要过瘾很多。在《侠骨丹心》里,常常整个镜头里就只有厉南星的脸,导演并不是有意要突出人物的任何情绪或情节的任何关键所在,然而又确实使得厉南星的脸像符号一样独立于剧情之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把他的脸渲染得如此意义非凡。《夜玫瑰》的特写则又是另一种效果,把叙述人小柯丝丝缕缕的心事和私语放大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他有很多种面孔,穿黑色西装时是腼腆稳重的,穿白色帽衫时是柔和体贴的,穿白衬衫配白毛衣时青葱迷懵得真像斜飞的屋檐上直欲冲入青天的飞鸟……他深藏的心思,百般的表情,经了镜头的放大,无一不是坦诚直白到让人心神不安的地步。
又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柯坐在一家店里出神,镜头从外面拍,玻璃上条状的白色贴纸恰好遮盖在他脸上,于是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分割镜头的效果:画面上方是他的眼,柔柔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眸中清亮的水波像涟漪一样荡开去,击碎了某种宁静,却只觉得更静;画面下方是他的嘴,仿佛和眼睛分属于不同的两幅画,或同一幅抽象画里不同的两个空间,这个特写下的小柯神秘而迷离。
我以前喜欢过很多演员,膜拜过影史上很多光辉的名字,但钟汉良真的很不一样。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被人们传颂?不是因为导演技巧、剧本结构、演员表演都完美到多么不可思议的程度,而是人们想要在电影中寻找的梦想、自由、希望、救赎、激情、信仰、正义等等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获得。钟汉良对我来说便是如此,他一个人便代表着太多可能。所以我慢慢地变成只看他一个人的作品,而丝毫不会觉得错过了怎样的光影繁华。就像里尔克曾经说的:“我不愿做任何你不会经历的梦,不许下任何你不希望如愿的祝福。我不做任何不使你快乐的事,不种一朵不将你装扮的花……”所谓倾慕,大概便是如此。
很喜欢小柯和叶梅桂之间淡然的笑语、戏谑的调侃,她慢吞吞地无视掉他渴望晚餐的悲切眼神儿:“你不知道什么叫寒暄吗?”他面带笑容春风化雨和颜悦色地谈情:“是你打给我的,我接听免费。”她问,你会担心我吗,而并不强迫他一个回答;他问,你会担心我吗,然后在沉默中含笑亲吻了手机。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动人的表白、郑重的承诺、情深的相许,只有她碎碎念叨着“你也不问我有没有迟到”,他故作镇定地问她“我见了你爸该说什么做什么”,才透露出心底转了千百个弯的在意和牵挂。脸上淡淡的波澜不惊,恰是因为心里深深的期许和感动,在如此一个飞速狂奔的城市中,在如此一个呼啸而过的时代里,我们能够承诺什么?
注意看就会发现,在他们居住的大楼里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他的房客,承担了重要搞笑任务的吴驰仁从没有露面,蓝和彦撞到对面住户的房门,对方也只是喝问一句,从此便悄无声息,一切都衬托出小柯和叶梅桂的生活是多么寂寞。导演不动声色地将镜头贴近这两个平凡的男女,在喧哗繁冗又如流水般悄逝的日子里蹒跚进退,暖暖的爱意和满满的疼惜一点一滴地在观众心里蔓延,而小柯却仍在好整以暇地抱着狗狗,安静地蘸着牛奶在桌上写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平凡隽永的爱情为什么不能绽放出绚烂的焰火:
如果我不能听见声音,也许对你的美貌会倾倒得更加心醉神摇;
如果我不能看见色彩,也许对你的笑声会铭记得更加深刻清晰;
如果我不能独立行走,也许对你的等待会沉淀得更加心潮澎湃;
如果我就要离开世界,也许对你的陪伴会眷恋得更加不能自已;
可是我好好地站在你面前,没有生离死别相濡以沫的戏剧场面;
不代表我就描画够了你的美丽,我还想一生沉溺进你的安详宁静;
不代表我就记取够了你的欢笑,我还想努力保留住你的无忧无虑;
不代表我就忽略了等你的幸福,我还想慢慢回味每天的崭新喜悦;
不代表我就满足了伴你的时光,我还想逃出红尘带你去环游世界。
小柯身上有两重气质,爱情轻喜剧的题材限定了他的部分性格必然是幽默可爱迷糊的,但他喜剧之下的底色其实是孤独。小柯是一个在异乡寻找归属感的游子,念念不忘当年教他跳舞的学姐,说明他对旁人的认同和接纳有多么渴望,还有“就像在狼群里,我也许只是一只瞎眼跛脚的狼,但人们会说这群狼有十二只,而不是这群狼有十一只,另外还有一只瞎眼又跛脚的”,会说出这样话来的人,又有着多么不安而敏感的内心。
为什么小柯一站出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他不是钟汉良曾扮演过的于佑和,也不是Johnny?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漂浮的气质。他的动作总是夸张和不安稳的,走路的姿势、跑步的姿势、和学姐跳舞的僵硬、被吴驰仁气到的一跃而起、撞到鞋柜的哀嚎、躲吸尘器的蹦跳、在厕所里猴急地蹿来蹿去、拦出租车的斗智斗勇……回想这些鲜明的片段,小柯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他慌张、匆忙的动作背后,是不确定的漂泊的心事,就像一段空泛的回音,跌落在浮尘飞舞的空气里。
小柯还有几分灿烂,眉目飞扬地一笑真如水银般光亮耀眼;有几分不安,一个人坐在面馆里望着窗外,那眼神真像全世界所有的雨点打湿了所有的窗棂;有几分狡黠,涉及到钱的问题时自有指东打西的快意;有几分温柔,微笑着亲吻手机的样子,在暖色的光晕里,睫毛轻颤仿佛被夕阳的余晖黏住翅膀的乐陶陶的蜂蝶;有几分不加掩饰的孩子气,在吴驰仁的字条上发泄过后,踏进电梯时已换上心情大好的得意笑容;有几分瑟瑟缩缩的小委屈,被叶梅桂的冷战吓到后谨小慎微手足无措的模样,让人又想笑又莫名觉得自己不厚道。
《夜玫瑰》其实是很局促的一段爱情,参与者只有两个人和一只狗,发生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生活乐趣好像全跟电梯有关,爱情发生得自然而平淡,没有误会没有仇恨没有阻挠没有隐衷没有等待没有背叛没有生离死别没有不容于世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沧海桑田……没有以一种倾城的姿态降临,也没有爱到轰轰烈烈炽热疯狂,最后,它是大团圆结局,没有遗憾。
在这部电影里,幸福不过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不需要跨越千山万水生生死死的沟壑。幸福就是有人默默记得你们之间每一件事情然后大而化之地概括成谢谢你对不起,就是有人悲愤地以巡视都江堰的气势来为你修理马桶,就是有人会紧张你以至声音发抖得像风吹过狗狗刚剃完毛的身体,就是有人会在半夜跑出去为你买一个生日蛋糕,赶在十二点之前,一定要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小屋里兜兜转转的爱情,淡淡的,浅浅的,但因着无法闪躲的鲜活热络的气息,三分的悲喜也有了十分的甜蜜。再加上两人在屋里打手机的桥段,有限的空间突然就有了奇妙的拓展,局促的爱情也未尝不可以衍生出张力和异想的色彩来。
这部电影中有两个交替出现的时空,一个是小柯十八岁时和学姐跳舞的场景,一个是十年后的现在,一个是他熟悉的、萦绕着刻骨铭心青春回忆的舞台,一个是让他感到陌生和漂泊无依的异乡羁旅。这两个时空在电影中是平行存在的。当小柯第一次见到叶梅桂,她触动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并且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她一再地成为连接两个时空的符号,小柯通过她得以回望过去那段童话般的经历。
电影中反复提到“夜玫瑰不只是一首曲子、一支舞”,因为在这首乐曲中已经刻下了小柯十年间的年华倒影、岁月斑驳,每当他想起夜玫瑰,实际上便是在体味此时的他与彼时的他之间遥遥相望的心境。直到片尾与学姐重逢,记忆中的人终于出现在现实时空里,两个时空终于连接在了一起。然而他却发现,物是人非,他唯一能够拥有的只是在不断地回望中保存下来的梦的残骸。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学姐和她的丈夫在小柯的主观视角中渐渐消失的镜头,那个记忆中的时空也随之消失了,他终于完完全全地、清醒彻底地接纳了现在。
原本我在看电影之前都不想看剧本的,因为我知道钟汉良演出来的小柯一定和文字中的不同。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卡萨布兰卡》的花絮,说它的剧本是边拍边写的,英格丽.褒曼在拍摄时根本拿不准她爱的究竟是谁,亨弗莱.鲍嘉也不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结果呈现在银幕上的便是伊尔莎举棋不定的眼神和里克颓唐又热烈的注视,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反而成就了这部影片。
我看钟汉良的戏就常有类似的感觉,剧情并没有多么复杂,谁是谁非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原本可以很轻松很上帝视角地裁定每个角色的功过得失,可是他的眼神啊……有时觉得看他演戏,观众就像是《死于威尼斯》里那个作家,魂不守舍地跟在美少年塔基欧身后行游,追寻着永不可企及的纯粹和美,威尼斯的每一座桥、每一处转角,都散落着他渐渐枯萎的生命和方生方死的爱恋痴缠。钟汉良的眼神就像那个步步生莲的少年,牵引着你全部的心绪和情感,是在情节之外的一种激荡和交汇,超出剧情揭示的范围,于是你就陷落了,一回首早已不知心在何方。
看《夜玫瑰》便是如此,导演给了钟汉良数不清的超大特写,简直让我有看《侠骨丹心》的感觉,而且男一的戏份比起浮光掠影的小教主来自然也要过瘾很多。在《侠骨丹心》里,常常整个镜头里就只有厉南星的脸,导演并不是有意要突出人物的任何情绪或情节的任何关键所在,然而又确实使得厉南星的脸像符号一样独立于剧情之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把他的脸渲染得如此意义非凡。《夜玫瑰》的特写则又是另一种效果,把叙述人小柯丝丝缕缕的心事和私语放大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他有很多种面孔,穿黑色西装时是腼腆稳重的,穿白色帽衫时是柔和体贴的,穿白衬衫配白毛衣时青葱迷懵得真像斜飞的屋檐上直欲冲入青天的飞鸟……他深藏的心思,百般的表情,经了镜头的放大,无一不是坦诚直白到让人心神不安的地步。
又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柯坐在一家店里出神,镜头从外面拍,玻璃上条状的白色贴纸恰好遮盖在他脸上,于是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分割镜头的效果:画面上方是他的眼,柔柔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眸中清亮的水波像涟漪一样荡开去,击碎了某种宁静,却只觉得更静;画面下方是他的嘴,仿佛和眼睛分属于不同的两幅画,或同一幅抽象画里不同的两个空间,这个特写下的小柯神秘而迷离。
我以前喜欢过很多演员,膜拜过影史上很多光辉的名字,但钟汉良真的很不一样。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被人们传颂?不是因为导演技巧、剧本结构、演员表演都完美到多么不可思议的程度,而是人们想要在电影中寻找的梦想、自由、希望、救赎、激情、信仰、正义等等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获得。钟汉良对我来说便是如此,他一个人便代表着太多可能。所以我慢慢地变成只看他一个人的作品,而丝毫不会觉得错过了怎样的光影繁华。就像里尔克曾经说的:“我不愿做任何你不会经历的梦,不许下任何你不希望如愿的祝福。我不做任何不使你快乐的事,不种一朵不将你装扮的花……”所谓倾慕,大概便是如此。
很喜欢小柯和叶梅桂之间淡然的笑语、戏谑的调侃,她慢吞吞地无视掉他渴望晚餐的悲切眼神儿:“你不知道什么叫寒暄吗?”他面带笑容春风化雨和颜悦色地谈情:“是你打给我的,我接听免费。”她问,你会担心我吗,而并不强迫他一个回答;他问,你会担心我吗,然后在沉默中含笑亲吻了手机。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动人的表白、郑重的承诺、情深的相许,只有她碎碎念叨着“你也不问我有没有迟到”,他故作镇定地问她“我见了你爸该说什么做什么”,才透露出心底转了千百个弯的在意和牵挂。脸上淡淡的波澜不惊,恰是因为心里深深的期许和感动,在如此一个飞速狂奔的城市中,在如此一个呼啸而过的时代里,我们能够承诺什么?
注意看就会发现,在他们居住的大楼里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他的房客,承担了重要搞笑任务的吴驰仁从没有露面,蓝和彦撞到对面住户的房门,对方也只是喝问一句,从此便悄无声息,一切都衬托出小柯和叶梅桂的生活是多么寂寞。导演不动声色地将镜头贴近这两个平凡的男女,在喧哗繁冗又如流水般悄逝的日子里蹒跚进退,暖暖的爱意和满满的疼惜一点一滴地在观众心里蔓延,而小柯却仍在好整以暇地抱着狗狗,安静地蘸着牛奶在桌上写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平凡隽永的爱情为什么不能绽放出绚烂的焰火:
如果我不能听见声音,也许对你的美貌会倾倒得更加心醉神摇;
如果我不能看见色彩,也许对你的笑声会铭记得更加深刻清晰;
如果我不能独立行走,也许对你的等待会沉淀得更加心潮澎湃;
如果我就要离开世界,也许对你的陪伴会眷恋得更加不能自已;
可是我好好地站在你面前,没有生离死别相濡以沫的戏剧场面;
不代表我就描画够了你的美丽,我还想一生沉溺进你的安详宁静;
不代表我就记取够了你的欢笑,我还想努力保留住你的无忧无虑;
不代表我就忽略了等你的幸福,我还想慢慢回味每天的崭新喜悦;
不代表我就满足了伴你的时光,我还想逃出红尘带你去环游世界。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