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一部德国的历史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人们常说时代铸就个人,造就理想,但每当在历史的转折点,时代总会推出一个人站在眼前,他将转动历史的车轴,掀开崭新的一幕篇章。 《邪恶帝国的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希特勒——一部德国的历史》这部希特勒自传式的影片讲述了他从童年时期到征服德国发动二战的整个过程,不幸的原生家庭造就了他冷酷暴力的性格,幼时亲手毒死殴打自己的父亲,是他整个残酷血腥人生的开端,青年时落榜美术生,在维也纳,他没有如愿进入理想的学校,却吸收了各地的政治观念,也对犹太人埋下了深深的仇恨的种子,在一次激烈的街头演讲中,他萌发了想要当兵的念头。1914年8月,25岁的他参加了一战,在战火硝烟的洗礼中,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颗十字勋章,成了他挂在胸前永久的荣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医院中,他带着刚刚被毒气损坏的双眼,带着对重回战场的渴望时,却听到统治者宣布投降时,内心的气愤与不甘。这也展现了希特勒内心对国家强烈的忠诚与热忱。1919年,30岁的他参加了德国工人党,在慕尼黑的啤酒店中,他开启了人生第一次演讲,他带着强烈的民族偏见,与激情附有煽动性的语言,开启了自己的政治演讲生涯。但看到这些片段时,我的内心也深受感触,但他对犹太人极端的憎恶,与冷酷暴力也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名声越来越大,民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你到过附近的市场吗?1块面包,50万马克!这些钱用手推车都装不下!”这是对当时德国经济赤裸裸的写照,经济大萧条,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得到改善,成了希特勒最能拨动民众的一根心弦。 他创立了纳粹党,党的名声越来越大,希特勒渴望的权利也越来越大,人们被他激烈的话语蒙在鼓里,等待着历史把这位伟大的人物推向舞台,且未曾想过,这是一场新的噩梦的开始。在影片中,还有一位出场时间较短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就是希特勒的侄女格莉。格莉原本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女孩,在一次与舅舅希特勒在乡下玩耍时,希特勒却突然要求他在草丛中围着自己转圈,说停就停,说加速就加速。那时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暗含的意蕴,直到想起影片刚开始时,希特勒青年时在战场上收养的一只狗,对其也是爱憎无常,若稍有不顺,就大加鞭打,我才发觉这是他极强的控制欲的表现。还这种极端魔鬼般的性情,也很好的解释了之后所做出的残忍血腥暴力的行为。最终,女孩选择了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痛苦的一生。这也暗喻着,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人民将会走向悲惨的结局。 历经时间的洗礼,我们在影片中很好地认识到了希特勒早已失去了最初在维也纳街头四处求学卖画而生的那份初心与责任,对国家与人民真正的担忧与关怀。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利独裁的渴望,对屠杀的向往,让自己空洞血腥的内心得到满足。影片中希特勒说历史会见证今天他的所作所为,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600万无辜人民的血与泪,却永远深藏在此,不可磨灭。 这位“德国的历史”,永远欠德国一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