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谓灵幻神鬼恐怖题材的一种另类的思考

结论:三界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演化的投射 所谓“天堂-人间-地狱”,不论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都只不过是某种人类对不同社会状态的称谓。 中国神话体系尤其擅长对所谓“地狱”进行描写,而其世界观中的“天堂”,不过是另一套充满了尔虞我诈的科层体系。就比如《西游记》,我不认为它描写的是“天堂”,反倒觉得那不过是另一重人间,甚至另一重地狱罢了。 而佛教与新约圣经里对“天堂”的描述,更贴合现代人对于“天国”的想象——一种绝对理性、绝对冷静、绝对先进且不可理解的存在,就像《三体》里面的宇宙高等文明一样。 那么从这两者之中,我们便可以提炼出某种“三界”的形而上特征了。 一界代表了某种人类情绪的轮回,有冤报冤,有德报德,以一种绝对的众生平等审视一切生灵,形成一种超巨大轮回,起点即终点,代表0。三界代表绝对理性、绝对客观的发展,以一种不可理喻的、冷血的意志,以一种不可忤逆的等级制不断驱动,达成某种无法到达终点的进行时,代表1。 二界,即所谓的“人间”,则处在前两者之间的不断拉扯中。人类从一界中降生,度过爱恨情仇的青年时期,遭遇生命的巨大撕裂,在撕裂中重新获得生命之力,并最终在第三界老死。而这种对生命的“领悟”则遵循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向,当身处一界(绝对平等的环境)之中时,孩童最初的领悟反而是一种“心比天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绝对叛逆,但等到他最终领悟到终身平等,并真正用生命贯彻这一理念——成为佛陀——时,他客观上反而到达了第三界,成为了一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权力者。因此,二界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种运动、一种过程。 ——以上所有概念均为一种静止性的描述,是形而上的,再次强调是希望诸君不要被“观念”所困而最终丧失了生命的主动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丧失了生产力,社会就是一界,生产力丧失了生产关系,社会就是三界。 传统观念常常赋予一界以“坏”的价值,三界以“好”的价值,但是试问,有谁受的了《西游》那样黑暗且永无天日的世界呢?所有人的生命都被算死,毫无生气,一切活物都像是植物一样,做着生来就注定要做的事情,并且命中注定度过一个被计划好的人生。反正笔者更喜欢《大话西游》甚至是《黑神话》,更喜欢一个有人情味的爱恨情仇的世界。 但是反过来想呢?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所有人都沉醉于人际关系、沉迷于爱恨情仇和价值清算,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那些为整个社会打下物质基础、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牺牲贡献的枯燥无味的事情,那么最后就会像万历三十年以后的旧中国那样,整个社会不再发展,所有人及关系静止化了的社会。最后便是鸦片战争和百年屈辱。 再延伸一点想,为什么人一定是肉身从一界到三界、而意志一定是从三界到一界呢?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具有生命的生物,禅宗说,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你的生命是被算死的,且你就真的按照命运(业力)生存,而完全不做出任何改变,那你的生命价值也就不过如此渺小罢了。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过,人可以回溯时空,真正成为四维生物。——以上是笔者必须要做出的一些关于心态和认知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