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制作】 1、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代表作之一。 神经喜剧主要特点: a 快速机智对白+滑稽表演 b 荒诞情节、轻逻辑 c 强大独立的女性角色(女主的家室使其变相成为男主“金主”,占据主导地位,并抢夺了即将结婚的男主) d 性别角色的颠覆与互换(男主全程被动呆头呆脑,女主主动追爱头脑灵活) e 反映社会对平权的逐渐接纳(美国在30年代左右女权运动兴起,神经喜剧有过流行) 2、在当时市场不属于传统商业爱情片,票房成绩很差,女主角被称为票房毒药,导演也丢掉了下一部RKO电影。 3、也算特效大片了。有大量的光学特效实践,多重曝光、镜面反射、后置投影、分屏拍摄等方式,以此达成角色与豹的一些危险交互场面。比较经典的是豹在车后座的移动场景。 4、无任何配乐。有一首反复出现的插曲。 5、本片在心理学、社会学、婚姻两性等方面都被作为学术案例大量分析。比如剧本上的一些意向与隐喻,男主角的未婚妻表示他们将保持丁克,而豹的名字是baby;男主之后一直带着并寻找那根Bone;女主用蝴蝶网罩在男主头上;豹和狗玩在一起对应男主和女主的相处方式等等。 6、男主的台词中提到了“gay”。 【感受】 1、大概是第一次看雷电华RKO的片子。 2、剧情中男主角穿上了女士浴袍卖力搞笑,女主角觉得他秀色可餐,很超前。 3、一下就联想到邵艺辉导演。在当时关于《好东西》的一众影评中,很多营销号会用伍迪艾伦来类比,但现在我才意识到,她的视听风格其实划分到神经喜剧里更合适。顿时就觉得一切都通畅了,不太落地的台词和角色,其实都是神经喜剧的表现形式,性别也存在颠覆和互换。当然,它会比30年代的喜剧更多元。 4、男主角的设计有老友记Ross的气质,而且也是博物馆!也爱恐龙!也笨手笨脚!也nerd! 5、剧作上其实节奏一般,比较随性,角色们也都很放飞,导致越到后面越漫长,翻来覆去没有推进。 6、对白方面,这一部彻底走向了“金句”与“意义”的反面,刻意营造出乱闹与不重要, 一切都是男女主play的一环。之前有看到影评说《好东西》台词不落地,有很多假大空的金句,我想说,完全没有金句也不会好看,彻底的落地会走向无聊和虚无。所以本片用豹的奇观来弥补空虚,其实还是需要提供感官刺激。 7、四人用餐的场面真的跟邵艺辉爱拍的吃饭戏很像。这部分挺好笑,尤其是那位精通动物叫声绅士又容易感到尴尬的可爱少校。 8、虽然以上都值得赞赏,但主观上没太入戏,可能对神经喜剧这种幽默方式比较没感觉,个人更喜欢尴尬喜剧。 9、再次感叹电影要多看,看得多见得多,一切都能溯源,对于很多迷惑的现象都会有解答,历史已数次给过答案。 10、这种女性主导、甚至在凝视男人的喜剧真的太少了。 【幕后】 1、RKO雷电华觉得本片在商业上会失败,曾要求加入更多浪漫桥段减少打闹部分,并拿掉男主的眼镜,都被导演无视。 2、凯瑟琳赫本接受了滑稽喜剧的专业训练。 3、1978年版《超人》男主角的表演参考了本片,而本片的男主角设计灵感来自于默片喜剧演员Harold Lloyd。 4、女主角凯瑟琳赫本天然不怕片场的豹Nissa,而男主角Cary Grant很害怕,于是有使用替身。 5、凯瑟琳是个大话痨,片场经常受到她不停讲话的干扰。 6、神经喜剧这个词,好像是Howard Hawks定义的。 7、导演曾经自认为这部很失败,原因在于所有的角色都很疯,没有一个正常角色。但现在成为影史经典之一。 插曲信息: 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1928) (uncredited)Words byDorothy FieldsMusic byJimmy McH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