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快乐永远平等,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节奏很好,虽然有三个小时,但是看着并不会累。 这当然是一部好电影,执行力强的聪慧的精力充沛的主角从来都不会丢失他的赤子之心,在镜头之内也是毫不内耗顺风顺水的生活。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爱,都有自己的position,可是如果说是反对优绩主义教育体制的话,每一个主要角色,都是优绩主义的成功者,从始至终践行理想的成功者,短暂迷茫但回归理想出版作品集的成功者,备受压力,但是很好的承担了家庭责任的成功者,卷生卷死但有了体面生活的成功者,唯一一个看起来是优绩主义中落败的形象,实际上也只是死在了成为成功者的前夜。 看着看着看到最后好像反而更加认同校长的话了,变化也只是从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工程师到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xxx而已。碎掉的鸡蛋不值一提,可是人不是鸡蛋啊,那么是失忆的人在这个阶层里不值一提,但是在他的阶层里仍然拥有一切吗? 我是一直相信无论过着什么生活,我们都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用自己的智慧规划路线,捡到更多垃圾的拾荒人,用自己的智慧升职加薪的打工人,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资本集聚的资本家,他们的快乐是一样的,是等量的,是平等的。在个人的标准上,这一定是平等的,但是在社会的标准上,这好像就不同了。毕竟如果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标准下,一个成功的资本家的社会关系显然要比一个成功的拾荒人的社会关系多的多的多,那么他作为人的本质也比一个拾荒人更加的稳固,更加的切实吗? 各种各样的考试,就像那个只能容纳一部分蛋的巢穴,留在巢穴的蛋可以成为成功的工程师,碎在地上的蛋可以成为成功的拾荒者或成功的草根企业家,唯一的区别是巢穴里的蛋在碎掉的蛋的眼里是大人物,而碎掉的蛋在巢穴的眼里不值一提。 想到最后莫名其妙的安慰好了自己,不论是碎掉的蛋还是巢穴里的蛋,我们都能在自己的维度舒展,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我们都有可能有同样的精神享受。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基于社会关系有关,也与自己的完整度有关。生活是有轨道的旷野,轨道是有限的巢穴,脱离轨道会拥有旷野,但旷野之中既有深坑,也有宝藏。不过极大的幸运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即使掉进旷野的深吭中,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也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