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说,要有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从一开始的11:1到最后的0:12,看似讲的是翻盘逆袭的过程,实际上讲的却是人生的种种不同与无奈。“不同”在于人的身份、地位、阶层、权利的差异,“无奈”在于人类总是难以做到毫无缺点,总会自私、总会偏心、总会狭隘,从而无法真正触及所谓“百分之百的事”。我们会为了这样的不同和无奈感到痛苦挫败,又会在找到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同伴时寻得安慰。 最开始的十一票“有罪”,就是人们在举步维艰的现实生活中抱团相互取暖的最佳证明。 他们有过创伤,或是正处于困境。于是面对这么一个有着貌似明确的证人证词的案子,他们要么选择直接随大流寻找认同感;要么选择为逝去的亡者义愤填膺,呐喊着要罪人被立即判决的言辞;要么就是代入自身过往的糟糕经历,要求伤人者遭到应有的报应……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再去花费多一点力气仔细地思考漏洞百出的证据,就那样缩在自己的最佳舒适区里,简单的用两个字就给一个人下了死亡判决。 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批判这些人。相反,我很理解他们。 人总是不完美的。我们总是会偏心自己在意的事物或人。这个案子对于绝大部分公民而言,那都是“别人家的事”,我们只能对此表示我们或愤怒或同情的态度,无法做到真正的设身处地。于是,后续的结果如何,只要是符合大众预期的,那都是个所谓的“圆满结局”。人们会在听说了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后直呼快活,然后转个身就投入到自己忙碌的生活中,等待着下一个热点新闻映入眼帘。 这无可厚非。人类不是神明,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抱有怜悯和一视同仁的博大胸怀。因为总是精力有限,所以没有人愿意为自己找不痛快。毕竟,逆流而上总是比顺流而下来得艰辛。 想到这里,我感觉要触及真正的“公正”与“真相”还是任重而道远。 人类群体的本性难以更改,个体的觉醒力量总是微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至理名言在真正面对汹涌如惊涛的质疑声时还是显得单薄空虚。当我看到电影中的“八号先生”背对着其余十一人等待着投票结果的时候,我的心里面其实很紧张。我害怕大多数人的糊里糊涂导致一个清白的人蒙受不白之冤,害怕真相被湮没,害怕死者得不到瞑目,害怕“八号先生”的坚持失去了意义,害怕还会有更多案件的真相沉没于人们的急切中……幸好有个善良的声援,给了他一次转身的机会。 可是现实中哪有那么多次转身。当我想到其实还有那么多的冤假错案还没有被平反时,我就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哀恸。 不过,最后结局的0:12,以及“八号先生”检察官身份的揭晓,给了我一个答案。 我们虽然身处于黑暗之中,却仍有人在为了把我们带进光明里而努力。 这个美好的愿景是电影送给我的一颗定心丸,让我相信世界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让我能够在自己可能未来某一天成为手握着真理的“少数派”时,面对声势浩大的反抗力量时拥有一丝撑到真相大白的一刻的底气。也许,这底气是弱小微薄的,可既然有,那就证明仍有一线希望。就像“八号先生”转过身时的那一抹阳光,温柔却坚定。 人生总是不缺少遗憾和挫折。我们在风摧雨折的日子里跌跌撞撞地成长,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既然见过了阳光的耀眼,感受过阳光的温暖,就不会再想回到黑暗之中。 如此,我们何不自己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