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什么能够让这么多人感到共情!我觉得是与年轻人共鸣的反叛精神!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大获成功的关键,是在经典神话人物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合理叙事,使观众感受到既经典又现代的气息,经典之处在于哪吒作为“少年英雄的反叛性”的精神内核得以保留,现代之处在于哪吒与敖丙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当下年轻人的困境?——如果无法改变出身,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延续了前作的精彩,更在于它在故事深度和角色塑造上进行了突破。 如何让当下的年轻人与哪吒身上的反叛精神产生共鸣?导演饺子曾接受采访时提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需要去抗争的事物,每一代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哪吒。动画片《哪吒闹海》里哪吒“削肉还母,剔骨还父”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父权的反抗,那种反抗太沉重和老旧了,很难再打动今天的观众。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所反抗的对象进一步深化——从个体命运的抗争转变为对结构性规则的质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他们开始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和挑战,如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个世界由仙、魔、妖、人组成,哪吒和敖丙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必然能够改变偏见,跨越阶层,但他们并不知晓的真相是,尽管魔与妖靠着努力跻身“仙家”,仍被视为下等。5年前,申公豹就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5年后,我也误会了是他屠城。。。不得不说笑梗不笑人,申公豹真男人!我们知道他也曾是十里八乡被人羡慕的学霸,是弟弟的榜样以及父亲的骄傲,在他身上,你能看到一个寒门子弟深受阶层偏见的影响。

比如龙族的一再退让并没有让他们摆脱工具人的命运,他们的强大灵力和妖的身份只能是天庭的眼中钉、肉中刺。无量仙翁用以收买人心的手段很有迷惑性——振兴阐教。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全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奇幻也不为过。 哪吒见证了规则制定者如何壮大实力,他们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实际上是将妖怪炼制成仙丹的刽子手。哪吒考“公务员”时被指定灭掉的土拨鼠、申公豹父亲、石矶娘娘,也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妖怪,被规则打上“妖”的身份就只能任人宰割,这样以考试为名的杀戮也不过是无量仙翁排除异己的手段。这些真相让哪吒的人生信仰崩塌,是仙是魔又有什么区别?相比第一部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部哪吒喊出的“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是哪吒在成长中对自我的接纳,是他看清世界真相后,依然要破除偏见,秉持改变世界的理想信念的决心。 从那一刻开始,哪吒不再期待成为别人眼中的什么人,他只是他自己想成为的人。哪吒和敖丙在续作里都获得了主动性的成长,他们都曾对自己的身世有所不甘,这让两人成为了特殊的“命运共同体”,原本敖光要将儿子敖丙带回深海老家,走到半途时,敖光对儿子说,你的人生你自己做选择吧。哪吒知道敖丙会回来,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他们要寻出一条新的出路,那是一条只为自己而走的。 哪吒这样一个反叛式的符号与大闹天宫的那个猴子孙悟空相似,他们的精神存在,给观众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提供了出口! 我最感动的是,当东海龙王敖光问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吗?哪吒回答:“我想试试!”。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听到这句话,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了两拍。尽管现实生活里,我们成为不了背负特殊使命的哪吒和敖丙,我们不过是像申公豹、申小豹那样,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生活,最终却是难以突破阶层,融入体制的小妖。正因如此,理想或许早已破灭,也不妨碍我们借由哪吒,重燃对理想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