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觉得它并不俗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有剧透
------------------------------------------------
它俗套吗?好像是,正道仙翁黑化,神仙打仗百姓遭殃。但我不认为这是俗套,因为它是真实的历史。
1. 为什么电影里大众无比崇拜阐教?
普通人对‘正道’的崇拜,是深植于秩序之中的惯性,是无意识却牢不可破的。
晚清时候,新式学堂涌现,好多近代人物也都从那里走出来,但大众还是崇拜科举,争一个功名无论是自身利益还是正统认可都是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电影里的大众没有观众的上帝视角,自然也看不出来任何问题
2. 为什么百姓要牺牲?
杀与不杀,帮与不帮,不是道德考量而是利益计算。
甲午战争,日本陆军进攻威海,山东巡抚李秉衡在忙于弹劾前线,与之政治对立的淮军将领。日军逼近,他派出的也是民夫和本该守卫炮台的淮军,后来威海失守,间接导致海军全军覆没。他不知道后果吗?旅顺港刚丢,大屠杀刚刚发生。但是他不在乎,城池不是他的,舰队不是,百姓更不是,他还得回到朝中,继续弹劾李鸿章、丁汝昌,继续为清流党夺权。
就好像电影里一样,屠城就屠城了,仙翁没必要在乎,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血淋淋的现实。
3. 仙翁是否罪不可恕?申公豹是否就此洗白?
正邪和敌我,从来不是永恒的,可以变得很快很快。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对日本恨之入骨,然而还没来及清算完旧政府,就为了打中国进口军需,把日本工业又扶植起来了,日本得以快速崛起。
至于仙翁,正如敖光所说“仙翁未必倒台”,他在阐教未必罪大恶极。申公豹呢,他没什么变化,和仙翁一直都是互相利用。甚至主角就一定完美吗,也不一定,我们看到电影里人物的复杂多变,正是电影的优点。
4. 如何生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龙姑姑的答案是依附与交易;龙爸爸是忍辱保全;主角则是继续反抗,继续干。没有哪个答案是对的,我们不知道电影的后续,更不知道自己的小世界里选哪个是最优解。
但至少,我喜欢看到主角的那一句“我想试试”,让我想到死了全家的朱重八,织席贩履的刘备,死国矣的陈胜吴广。。
5. 其他的感悟:
我是很喜欢看到一部把中国的各种文化,用现代动画方式讲出来的电影,在美国看到感觉很熟悉、亲切。特别是中式含蓄的亲情,送别时舍不得一个拥抱,临别时最想的还是成为父母的骄傲。我每次和家里视频,也总是说不出一句我爱你,也总是渴望着家长的一句认可,一句“你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