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惊喜和局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 哪吒2的惊喜 哪吒2看完,有两个没想到。
一个是我一直期望在国产电影中,看到经得起推敲的故事编排,合情合理的人物动机,没想到,在一部动画片中实现了。
还是那句话,全靠同行衬托。
哪吒2的编剧可以自信地评价春节档的几位重特效竞争对手,在座的都是垃圾。
第二个没想到,是我原本期待哪吒和敖丙在剧中的成长,却被申公豹狠狠打动了。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申公豹。 二 严丝合缝的故事
先细说故事。 从哪吒去阐教过关考核,到把龙王击落到炼丹鼎里,我都是被故事牵着走,细节之处隐隐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直到李靖夫妇赶来,向哪吒说明真相,我才恍然大悟。
前期铺垫的大量细节在此刻全部收束,我一拍大腿,牛批啊。
第一次捕妖,一群土拨鼠实在不像为非作歹的妖物,傻傻憨憨,透着可爱。抓捕接近尾声,敖丙疑惑的问到,都要抓完吗,鹿童答道,哪怕留下一只,也会危害百姓。越冠冕堂皇的理由,越让人疑窦丛生,这群大腹便便的土拨鼠,除了贪吃,哪里有危害了?
第二次捕妖,杀到了申公豹的老家。老爹申正道在瀑布前教学,严肃的面孔像旧时私塾里的老学究,哪点像邪魔歪道了?申正道被砍手后,得知来者是仙家的,立马命令小妖放下武器投降。但面对申正道俯首称臣的姿态,所谓的仙家,回馈他的是对小妖们粗暴的捆绑。
申小豹恰好此时现身,看见父亲手被砍断后暴走,危机关头父亲挺身挡住致命一箭,鹿童意欲赶尽杀绝时,又被敖丙阻止。 对比之下,满口正义的仙粗暴、残忍,为非作歹的妖归顺,仁爱,到底谁是谁非,一头雾水。
最令人叫绝的部分,是鹿童在十二金仙开会的发言,像极了公司里,大领导身边的狗腿子。坏话往往都是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来说,说对了是领导意思,说错了是手下的锅。
再者,领导在施行重要决策前,先把计划抛出来,试探下公司头头脑脑们的反应,然后再做调整。毕竟,公司不是一言堂,需要照顾其他决策者的意见,才能顺利执行嘛。 果不其然,鹿童发言后,其他金仙们就给出了意见,师出无名,只怕不好。无量仙翁得到了同事们的反馈,立马打断了鹿童,貌似不同意手下激进的想法,实则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那就让它师出有名吧。
开始看这一段时,还觉得奇怪,年轻弟子怎么当着师父师叔的面,发表如此大胆的言论,回头来看,不过是替师父发声试探的傀儡而已。
两个结界兽逃到仙界来报信,无量仙翁下界目睹陈塘关被夷为废墟,震怒后下令立即剿灭龙族,我还感叹,这老神仙咋这么冲动,都不问青红皂白吗? 这剧里的人物咋都跟哪吒一样,被情绪左右大杀四方。
后面的反转让无量仙翁的所谓冲动得到合理解释,结界兽就是这老小子故意留着报信的,着急忙慌的下令干龙族,不过是瞌睡遇到枕头,顺理成章罢了。
仙丹的数量对比,也可见端倪。申公豹压箱底的珍宝,龇牙咧嘴的送给弟弟,也不过区区三四颗,无量仙翁一端出来就是满满当当一大盆,贫富差距如此悬殊,高产仙丹果然来路不明。
等到真相揭露,再回溯细节,才咂摸出味道。剧本严丝合缝,反转有理有据,好活当赏。 三 耐人寻味的配角
再说申公豹。
当他发现另一个宝莲里包裹着哪吒时,顿起杀心,他还是第一部里,我们熟悉的那个申公豹。
李靖请求申公豹放人出去买药,申小豹突兀的出现,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要给申公豹加戏啊。
弟弟的出场刻意、生硬,但申公豹的反应,妥帖、自然。
寥寥数笔,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物,显现出来。
弟弟问他在做什么,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李靖帮忙圆了场。
从弟弟崇拜的语气可知,申公豹是家人的骄傲,是小辈的榜样,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申公豹形象大相径庭,也不由得好奇,他是如何从白走到黑。
而他顺着李靖的话圆谎,在年幼的弟弟面前维持形象,说明他的内心,并不认同自己目前的所作所为,赠予弟弟仙丹,则是放弃了挣扎,我是不成了,你小子可要比我有出息啊。
弟弟走后,矛盾又回到放不放人出去买药,编剧给出的解决办法,符合人物一贯的作风,又流露出被触动的人性,没有因为弟弟的出现、李靖的帮忙,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出现人物前后割裂。
申公豹依然是围困陈塘关的恶人,不可能放人出去,但他也并非对伤者无动于衷,背转身说了句,把药品清单给我。
与他一身的黑袍、冷酷的语气形成对比的,是一车又一车远超所需的药材数量。
最精彩的段落,是面对重大变故的申公豹,尤其是与哪吒进行对照,更显得出挑。
哪吒冲动、愚蠢,被无量仙翁当枪使,师父、朋友劝说都没用,就是要宣泄情绪,典型的纨绔子弟。
申公豹一路摸爬滚打,不知见识了多少人心腌臜,在得知老爹被哪吒砍手,不是回头向身后的哪吒父母寻仇,而是瞬间就冷静判断出幕后黑手。哪吒在参加阐教考核,怎么会找到我家去了,是谁引的祸,不言自明。
生死关头,申公豹明知自己无力抗衡三大龙王,依然迎面而上。“家人已逝,我也没什么好挂念的了”,看似在失去家人的悲痛冲击下,对自己的性命也听之任之,但他明明可以独自逃生,却选择牺牲自己,凭着个人的微薄之力,能救一个是一个。
哪吒做了什么? 喊了一堆貌似热血的口号,不过是把一个害死自己母亲的老头,揍了一顿。 一个不多言多语,关键时刻毅然为毫不相关的他人牺牲自己,一个嚷嚷着改变世界、扭转乾坤,陈塘关的百姓被烧成焦灰了,关我屁事。 我发泄完情绪就好了。 四 导演的取舍 为什么哪吒,以及敖丙,在这部电影里的形象,细究起来,单薄又空洞。 因为导演的取舍。 成熟的商业制作,考虑的是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作者表达,肯定是退居二线的。 申公豹的描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配角不会占太多篇幅。而主角哪吒,和戏份吃重的敖丙,两个角色,如果都赋予觉醒、成长和反抗的心路历程,文戏得占据更长时间,要么挤压动作戏的时间,要么加长电影的时间,两个都是市场不能接受的。 一部冲着票房去的重特效娱乐片,不可能给太多人物内心戏的空间,饺子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简笔画,戴着镣铐跳舞,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只能如此。 导演已经尽力了。 给哪吒的戏码是自我认同,让敖丙代替自己与两个哥哥见面,是对自己的外貌、个性的不满意,不愿在两个优秀的哥哥面前自残形秽,电影高潮时喊出小爷是魔,那有如何,是对自己完全的接纳。 只不过,就像三岁的哪吒一下子就长成了十三岁,他的自我认同,也缺乏过程,流于形式。 敖丙是同样的问题,从背负家族使命,到追寻自我,好像打一场架,就醍醐灌顶了。 实际上,是父亲松开了枷锁,卸掉了敖丙身上的担子。至于东海龙王为啥突然变成了一个开明的父亲,可能是被哪吒打醒了吧。 两位父亲的形象亦有新意,李靖劝说哪吒不要为父母牺牲自己,龙王放手让敖丙做自己,都是新时代下对父权的解读。 1979年的哪吒闹海,是子女对父权的反抗,2025年的魔童闹海,是父权的瓦解,对子女的解放,你们不是父母的附庸,你们是你们自己。 可惜只停留在表皮,两位父亲像传声筒般发表观点,缺乏充足的情节支撑。 因为这些都不是电影的主旨,主要角色的内心探索大幅压缩,动作、特效、喜剧占据重场,大过年的,爽快才是主流嘛。电影本身也给足了观众爽感,爽就完了。 至于破国内票房纪录,那是市场对用心制作娱乐商品的工匠,给予的积极反馈。如果因为不断攀升的票房数字,就把它吹捧到大师作品的高度,实在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