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游子离乡前夜的哪吒2影评

昨夜同旧友相聚,相处时有一种久违的安定感。这种感觉令我着迷,还没想清楚缘由,但我会慢慢想清楚的。
晚饭后看了哪吒,因此对动漫有了兴趣。与其说是幼时动画片带给了我成见,倒不如说是自己未与时俱进。单就哪吒而言,技术的死磕与极限,思想的清晰与深度,内容的共鸣与触动,都让一切营销没了反感。实力与利他,让人自信。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能拿出好东西,相信人有辨别好东西的本能。当然,不得不说,这样能短时间内用脚投票的好东西不多,生活中好多好多事都不似写代码那样,给人以迅捷的、唯一的、公平的反馈。但就像电影中的正义与邪恶,一时得势者能定义又如何,人们心中的定义或许说不清楚,但不会改变。等到有一日有人将它说出来,自然能凭本能辨别出。当人们克服了成见,纠正了思维上的习惯,甚至看到了一点成效,便接受了全新的定义,时间、历史也便选择了这个定义。然后,一定会有更好的。
朋友昨天不太开心,因为要回上海了。在一家遍布全国的连锁店吃的饭,她说这里的更好,因为周围的方言让她感到亲切,但也知道接受不了日子长了带来的琐碎。我知道人有舍弃才有获得,太贪心不会都获得,却常常都失去。我也知道人有最最珍视的东西,我觉得是亲情吧。但看看周围,与我相仿的人,似乎都孤独着。而孤独就像是哪吒身上的刺,而他的妈妈奋不顾身拥抱了他,连同他的刺。这世间,应该不会有第二人能如此接纳我们了。看来我们好在意爱,这个定义千奇百怪的爱,我们说不明白却都知道的好东西。好在意,因为时间太有限,生命太多意外,就像大S的死那样。所以,及时让爱具象化,让爱能被接收到,很重要。如果实在想不到,就一个拥抱吧。
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共鸣点是电影开头太乙真人根据甲方需求重塑哪吒肉身,看了似乎更能理解“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了。从前觉得脱口秀演员很厉害,可以把个人的不幸、某个群体的不幸、某个阶级的不幸,幽默地表达出来,让人在爽朗地笑或无奈地笑的那一刻,将过往一点点释然。原来,这些人跟我一样。原来,我认为的“应该”是好东西,实现不了不是我错了,而是我太弱小,我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原来,平等、理解与尊重的可贵,正是源于权力无处不在。不同的是,以传统IP、动漫演绎,不但消解了冒犯,还能更丰富、直接地表达、接收。我们都一样,有时带来的是迷茫,有时却带来了归属。
是的,要说生活少不了什么,我想,少不了归属,少不了爱,少不了对好东西的追求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