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分答卷,但不够成为经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上映后迅速占满了我的主页,纷至沓来的好评让我对这部影片怀着很高的期待,看完却稍有失望。诚然,《哪吒2》炫酷的特效,合家欢的剧情和优秀的前作让它成为了春节档最稳妥的选项。然而,其表达的浅显、剧情的硬伤也是不得不说的问题。
从“弑父”到“弑神”
《哪吒》系列电影中,反叛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哪吒1》中,凭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情节,哪吒打碎了人们对于“魔”的成见,完成了自我身份的重构。而在《哪吒2》中,哪吒要反叛的对象变为更加宏大的“神”,这里的神不止是恶贯满盈的无量仙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规则与秩序。
电影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哪吒为了帮助敖丙重塑肉身,参与了“仙道考核”。前半部分电影画风明丽,叙事也偏向喜剧。在这一部分中,哪吒对于规则是顺从的。为了拿到玉液琼浆,他依照考核规矩,击败三种妖兽。故事顺畅地进行,但也有一丝隐约的别扭:憨态可掬的土拨鼠,把修炼进入宫中作为追求的申正道(申公豹的父亲),还有被降下无妄之灾的石矶,他们虽然是妖,但并未作出任何伤人之事,却要禁受哪吒与捕妖队的残酷拷打。
直到陈塘关被屠,东海龙宫被围困,故事开始波动。哪吒怀着愤怒与龙王敖光交战,将敖光打入鼎中。李靖等人赶到,说明了事情原委,故事彻底反转。原来,一切都只是无量仙翁的阴谋,他带领三只叛变的龙王屠杀陈塘关,嫁祸给了龙族,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固阐派的地位。哪有什么名门正道,都不过是权利纷争。
至此,电影进入后半部分。面对实力的绝对差距,哪吒等人败下阵来,被投入炼丹鼎中。母亲的死去使得哪吒彻底爆发,获得了超进化。他和敖丙担当起主力,在龙宫一众被关押的妖魔的支持下,突破了坚不可摧的炼丹鼎,向无量仙翁与捕妖队发起反抗。看似纯净、正义的神,却有着最深的恶意;看似肮脏、丑陋的妖兽,却成为故事中捍卫正义的一方。善与恶、正与邪被反转,规则与秩序的荒谬也就显现出来。
从《哪吒1》中的“我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到《哪吒2》的“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哪吒先后完成了对外部与自我认知的反叛、对规则与秩序的反叛。导演非常巧妙地构造了这两部电影的内核,让哪吒的人物形象鲜活饱满,人物弧光清晰自然。因此可以说,《哪吒2》是一份高分的答卷。只是电影不是做题,《哪吒2》能够让每个买票的人觉得值回票价,但离真正的经典,又差了那么一段距离。
过于浅显的表达
对于《哪吒2》,我观看前有基本的预期,比如肯定会有搞笑幽默的喜剧情节,会有震撼炸裂的特效场面,会有催泪的煽情片段。《哪吒2》一如既往完成了上述预期,但又都特别浅显。电影前半部分我是觉得有些煎熬的,《哪吒2》的幽默相当低级和刻意,充斥着各种屎尿屁笑话。比如开幕制作藕粉时的重口味喜剧桥段,哪吒在宫中脱下裤子撒尿,还有太乙仙人各种浮夸的表情和动作,就差把“好笑”写在脸上了。我一直不明白国产喜剧为什么一直致力于这种以扮丑为核心的幽默,这些桥段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电影院里观众更多也只是感到恶心而非好笑,这种幽默是非常浅显的。
我也不喜欢电影中太过刻意的煽情表现。比如电影最大的煽情点就是哪吒与母亲的两次诀别,这里重点说第一次。哪吒离开家门,去仙道考核,母亲做了一大堆好吃的,还在码头上边追边叮嘱“在外面自己小心”“你脾气差,一定要冷静”。前半段导演一直试图在幻想的仙侠世界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对照:母亲的叮嘱,申小豹对“上岸”的执着等等,但每一处都是通过台词很直白地给到观众,又缺乏铺垫,这种表达也是很浅的。
《哪吒》系列电影的结构很简单,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更大的问题——解决更大的问题”。而哪吒解决问题的方式更简单,往往是大吼一声,然后一场大战。观众也愿意吃这一套,我们来看哪吒,也都是想看哪吒一声怒吼,再把世间的偏见、不公打个粉碎。只是这种结构有一个摆脱不了的问题,就是主题表达很难深刻。《哪吒1》中,哪吒生而为魔,他打破自己的命运的方式是什么呢?靠打架。《哪吒2》中,哪吒向神道的秩序发起挑战,他靠的还是打架。可是打败了无量仙翁,规则和秩序就没有了吗?《哪吒2》讲述了一个大闹天宫的故事,可大闹天宫之后呢?电影结尾,哪吒和敖丙想要继续抗争,导演给了一个光明结局版的大闹天宫。可规则庞大又无形,即使打败了无量仙翁,规则永远都在。
最后简单说说电影的特效,《哪吒2》的特效做得很好,全片各种大场面数都数不过来。电影开局就设置了一个围攻钱塘关的宏大场面,宛如大结局般,后面剧情的发展也都在各种大场面下展开。导演对于视效的追求有些太过极端了,两个半小时看下来,会非常疲劳。到最后的决战,我没有《哪吒1》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感觉很大原因在于大量宏大背景造成的观影疲劳。
总的来说,《哪吒2》能让人觉得诚意满满、值回票价,也确实斩获了春节档最佳票房。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它很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只是为了合家欢的属性,迎合所有受众,它几乎割舍掉了一切深刻的表达,离真正的经典又还差了些距离。我欣喜看到国漫质量的逐年增长,又为其表达与审美难以摆脱动画片的浅显与俗套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