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传》:高开低走、天妒英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假期窝着看电影。
一部比我岁数还大的音乐剧电影——《莫扎特传》,从一个皇家作曲师的讲述里,我们洞悉了一个天才音乐家,他无与伦比的天赋、放荡不羁的性格、享乐主义的狂妄。
但凡他有一点现实主义的市侩、一点为人处事的谦卑和谋虑,他的命运也不会如此高开低走,最后落得惨淡枯槁。
可能天才总免不了这样的“无忌”和“不羁”,只有如此自信和纯真,才好将自己的情怀和才华毫无忌惮地展现,且展现出极致。


这个皇家乐师萨利埃里是陛下的钢琴老师,在莫扎特还没来音乐之都维也纳时,他的名声和威望是极高的。
自从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莫扎特惊人的天赋和高超的音乐技艺,让他内心对上帝的敬仰全部瓦解,他嫉妒地发狂。



心理扭曲的他无所不用其极地阻拦莫扎特的音乐之路:
利用陛下对其的信任在陛下面前说莫扎特的坏话,导致莫扎特声名狼藉,整个维也纳都不敢聘用他做家里儿女的音乐老师;
当莫扎特呕心沥血创作出《费加罗的婚礼》这样的巨幕时,他动用自己权利和其他乐师合谋,让如此伟大的剧幕只演出了几次;
他还买通佣人去莫扎特家里做女仆,随时监视莫扎特的作曲工作,时时刻刻谋划着给莫扎特岌岌可危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以重重一击。
莫扎特在维也纳长期处于怀才不遇、入不敷出的状态,负债累累,他不得不写一些庸俗的歌剧维持生活。
父亲的离世和对其造成的阴影使莫扎特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以酒精和药物维持体力,日夜创作。
最后莫扎特终于死在殚精竭虑的高产创作之下。


乐师萨利埃里在莫扎特死前的夜晚仍诓骗着他,不休不眠地完成最终都无法完成的《安魂曲》。
斯利埃里在故事的最后说:莫扎特虽然死了,但他经久不衰的作品至今仍被传唱,而我虽然又活了三十多年,但我一部乐曲都没被世人记住。
他始终没能斗过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