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大量个人主观感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含剧透) 笑点,反转,人物塑造,应有尽有 就这个战斗爽啊啊啊啊,真的爽到😋制作人员们辛苦了,真的很用心😘 它的笑点就是很自然的伴随人物性格不经意间造成的搞笑,合理却又在意料之外,很像和朋友间不自觉的抓马时刻hhhh 人心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这句话用于情节上的构造,人物行为原因的基础模式,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客的我作为上帝视角,看到申公豹面对家父被捕,家弟重伤,一怒之下后的镜头切换到陈塘关被毁,镜头语言淋漓尽致刻画出一个表面上的事实,实则掩盖最终的boss做了一步更大的铺垫。 但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一个人的性格底色很难改变: 就像申公豹帮助龙王,教养敖丙,他的人格底色是善。 尽管李靖夫妇为求医药出关,申公豹的明确拒绝与刁难,为他树上了一个不懂变通,拿小妖示威的一个负面形象。 再与李靖父母喝酒时,面对观念上的冲突,镜头刻画他的表情,看似发怒,但他的行动实际上也只是仰天饮酒。 而直到申公豹面对小豹之死,我都下意识的以为陈塘关的毁灭与他的暴怒难以割舍时,却忘了从他这个角色的人格底色,以及他的行为模式分析:一个底色善良,发怒却不迁怒于人的理性表现; 又或者是在我的心里面,他算半个反派人物➕自认为人面对失去骨肉之情难以冷静下来。 是心里的成见,困住了我。 同样的,在我看到哪吒面对李靖父母的“死亡”,我也单纯以为,依靠直觉做事的哪吒会冲动行事,而实际上依靠情绪做事≠做事没有原则,哪吒还是首先将七日之约完成救回好友后,再去报仇。 扪心自问,要是我面对灭亲之仇,我可能并不会像哪吒一样冷静,先完成救好友的约定。更何况,好友一族就是灭门一族的罪魁祸首_(°:з」∠)_。 哪吒和申公豹的愤怒都是一种基于一定理性思考上的愤怒,我觉得这里的教育意义很好。 对事不对人,人在面对情绪之前,能做到客观分析,亦或是能做到最基本的坚守原则,都难能可贵。 而形成对比的,就是表面上的善--玉虚宫一类人为代表,好像在各大影视里修仙之地都是善为代表,可能会有个别的反派,但没想到玉虚宫一整座宫殿的人都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而为什么我一点都没有怀疑仙翁过呢?他的弟子倒是稍微的有一些负面行为过激行为(捕杀无辜小妖) 我在想,可能是因为太乙真人与仙翁的关系影响到我,就像太乙真人,一定是正面的,所以他的关系的朋友也一定是正面的,更何况是亲近的大师兄。(思考了一下自己的脑回路hhh) 且开头仙翁和善可亲的形象真的被他演到了(›´ω`‹)#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整部剧的主基调应该是自我成长(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情感色彩以亲情为主,哪吒跟敖丙都很幸运,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是如此的无条件爱他们(。・ω・。)ノ♡ Ps.看电影时还有一点生气打电话催回家吃饭的父母亲(一种我明明说了我在看电影,但仍然被催促的被控制感?),但换种角度来说,也是父母的关爱吧。 下一次新年一定要多带父母去看电影!多多陪伴他们。每过一年,能见面的时间就又少一年🤧 2025希望自己不再受困于自己思维认知的狭隘,或者说,心胸再扩大一点,冷静做到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