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十字路口

《逃狱三王》依旧延续着科恩兄弟荒诞黑色幽默的风格,流淌着科恩的血液。片子一开始就是富有节奏感的画面,配合着抑扬顿挫的音乐,犯人们挥着锤子挥着汗砸着石头,预示着这是一部有关反抗的电影。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草中,突然出现三个人,我一下就笑了,这比《影子大亨》的那个圈的震撼还要大,镜头制造的反差太大了,暖色调制造的平静一下子被三个滑稽的黑影所冲破。本以为就此为止,没想到黑影再次隐于草地之中,如此往复几次,让我再次重新确定了全片的基调,反抗,不错,但肯定是滑稽的。这部电影对直线的运用特别多,火车,铁轨,地平线在片中不光是作为道具,更是用直线式的构图构造了稳固而又平衡的画面。而大量的俯拍镜头使得线的运用更加的完整,单线和相交直线的画面层出不穷,让人看着画面清爽,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编剧上,借鉴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原作中的细节在电影中都潜移默化的体现了出来,神话人物都披上了凡人的外衣,在科恩电影中当起了龙套。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光的运用,随着情节的发展,光的色调从柔和,变得锋利,变得圆润,变得冷冰,变得灼热,变得迷茫,变得疑惑而最终又变得柔和。配乐也是全片一大亮点,不管是所谓的乡巴佬合唱团的歌,还是天才布鲁斯吉他手的弹奏,抑或是siren对主角的诱惑的歌声,都在气氛上将影片的基调定的比较愉悦,而再观之画面,更加的愉悦。电影是视听的语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科恩兄弟不需要再在技法上去实验什么,他们只是在世纪末的最后一年,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让我们戴着墨镜去看,去体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去影院里游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