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

想起至今没能为热辣留下一篇影评,今天就简单说点。 电影实际上就是讲故事,和写作同理。成就一个好故事,不仅需要优美的修辞与文笔,更需要出彩的情节设计、真挚的情感链接。前者是“技”,后者是“情”。 平心而论,贾玲作为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导演,在镜头语言,以及场景调度等专业方面是存在欠缺的。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生涩感,你能够看出这部作品的懵懂和不成熟,这是来自初学者的摸索。 但最可贵的也是这份摸索,这份真诚。很多人都说中国电影完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好电影了,影视圈终于要沉船了...是我们缺少好的技法吗? 各个名校还是照样地输出毕业生,年年有新人,科班一样不少。是这个社会已经变得浮躁,我们不缺观众,能有演员带动票房,就可以随便讲故事...有技而无情,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贾玲没有这些技巧,但她很有讲故事的天赋。我们前面讲过,好故事不止有修辞,更要有情节,有感情。她在采访里也说,感谢自己这么多年在社会摸爬滚打的经历,所以能更好地共情理解小人物的生活。(非原话,大致如此) 也就是俗称的接地气。这就是我看热辣时的感受,像是在看正在经历着的我的生活。 热辣滚烫最出彩的一点也来自于此:正因她没有技巧,所以可以置那些老朽的章法于不顾,可以打破以往所有传统的叙事。 在这部电影里,荧幕内外的故事合二为一了。 我们在影院看到的,是乐莹的故事;我们在现实看到的,是贾玲的故事。而透过这个故事载体,我们最终看到的,是自己的故事。 我曾经偶然读到一句话:“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寿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因为我们阅读的是别人的故事,参与的是别人的人生。 我为故事里的她们而笑,也为她们而哭。 只有在热辣里,我的眼泪是为自己而流的。是啊,原来我的人生除了给予别人爱,等待别人爱,还有一条道路是爱自己。我意识到人生的很多选择应该是自己做决定,无关家人,朋友,爱侣。 你能读到乐莹内心的痛苦与踌躇,因为那是你;你也能读到贾玲的蜕变与丰盈,因为那也将是你。所有故事最终还是汇集到人物本身,讲述的是你,倾听的是你,触动的也是你。 贾玲是会讲故事的人,她善良,坚韧,有真情。你能感受到这份温暖的力量,因为她救赎了自己,也想要扶起你。明白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明白自爱是多重要的事。 无论是否拥有奖项,这些虚伪的拥趸,都变得无足轻重了。票房说明了一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她,了解她,爱她。不过我想现在她也不会在意那些,未来的路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