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不知不觉都长大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自从上了高中,就不再追《火影忍者》了,不敢相信,人到中年的自己,竟然是最早开始追更的那批中国漫迷。
三毛钱一天的漫画,一看就是十几本,从《火影》到《海贼》,从《死神》再到《猎人》,无数经典的少年漫画,让原本就年幼的我天天热血沸腾,总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可谁知长大之后,也不得不面对繁忙的生活,以及庸碌的人生。
十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之前只在影院看过一次剧场版,就是上面的《博人传》,简单来说,就是感觉动漫的质感没有漫画书中的那种精细和沧桑,而且由于色彩的明丽,漫画黑白色中那种充满想象的空间也被填满,甚至感觉失去了漫画的那种娓娓道来的故事感。
观影过程中,我跟朋友感觉镜头拉远,画面就变得敷衍;拉近之后,才能一睹主角们美好的容颜,朋友戏称,这就是后置摄像头和美颜自拍的差别……
不得不说,自己已经过了中二的年纪,甚至看到鸣人他们手背后经典忍者跑的时候会笑场,幸好影厅里就我跟姐妹儿两个人,肆无忌惮地笑出了声,说这姿势感觉手臂真像面条。
但是看到鸣人父母出现,以及鸣人抗拒父母关心的场景,还是动容了。因为我们看着鸣人成长的这群观众,知道这个孩子身上背负了多少折磨和痛苦,而他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父母留在身边照顾。
这两天正在学习心理学,看到了鸣人的表现,刚好符合“一般适应征候群” 的特征,即个体面对重大刺激,要经历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其中,否认父母的存在,认为斑所创造的世界都是假象,这是鸣人的警觉阶段启动,而面对父母的关怀,甚至对母亲舍身相救的行为恶语相向,即在应对压力过程中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于搏斗阶段。
最终,被父亲教育,接受父母的鸣人选择了自我麻痹,进入了心理抗争的衰竭阶段,而这也是小樱不断打扰他们一家人幸福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全片的第一个泪点——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得到了一切后再次失去。
我们也清楚鸣人注定会失去,于是在孩子试图拯救村子时泪眼婆娑,而看到这个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设定的世界,我们也意识到,无论是对鸣人还是小樱,这都将是他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课:
小樱理解了父母的平凡,而鸣人也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那些缺撼。
分别之际,镜像世界里的父母与孩子,以及即将离去的鸣人,心情都是非常复杂的,谁能想到,那个与鸣人争得你死我活的面具男,竟然就是他自己。或许这就是鸣人的执念,也是鸣人心里无法与人言说的心魔。
哭的稀里哗啦间歇,电影里的几点设定也让人哭笑不得:
1.四处拈花惹草的佐助,虽然英俊依旧,但却让我俩感觉帅气全无,只剩油腻;
2.平胸的纲手,古板的框架眼镜,就连妆造都变得朴素了不少;
3.啰嗦的卡卡西,喋喋不休,偷窥的小李等;
4.最搞笑的,莫过于“拿钱办事”的佣兵组织晓,以及看到九尾后,觉得酬金不够,见好就收的宇智波鼬。。。。。。
最终,编剧也没放过我们——鸣人父母临死前的悲壮,以及对襁褓中的他温柔的叮嘱,都让我跟朋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而当年那个到处惹事的莽撞小子,也最终像母亲嘱托的那样,好好吃饭,交朋友,有信赖的老师和长辈照顾着,成长成了一代顶天立地的火影。
“什么是忍者?或许就是特别能忍耐的人吧。”
这句台词出来的时候,一下子踩在了我的笑点之上,哈哈哈ꉂꉂ(ᵔᗜᵔ*)!!!
但是, =͟͟͞͞(꒪⌓꒪*)这个意思难道不是说,“只要能忍耐,你我都是忍者?”
这件事我刚知道,真的,太好笑了~
ꉂꉂ◟(˃᷄ꇴ˂᷅ ૂ๑)༡л̵ʱªʱ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