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从儿童视角下的美丽传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二刷了。第一次看留下震撼,第二次看留下的却是释怀。
主角叫雷纳多,1941,12岁。影片开头交代时代背景—墨索里尼正式向英法宣战。而雷纳多,在这天刚刚喜提自己的第一辆新自行车。

雷纳多骑着车欢快地冲出街巷,在海边张开双臂,时不时地闪过几幕Malèna更衣的身影。
Malèna,本片的女主角。她的出场神秘且让人陌生。职业?身份?配偶?都没有在开头里交代,仅仅只有Malèna缓缓走过的镜头。影片在这一幕第一次展现Malèna的迷人气质,而这也是影片中,雷纳多与Malèna的初见。
在开头不得不提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几个少年使用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在一直无辜的蚂蚁上。蚂蚁被灼烧,点燃,少年们收起前一秒玩弄似的语气,却在进行祷告,仿佛他们是在帮助蚂蚁得到救赎一样…
而“救赎”这个词,在影片后也会出现。
Malèna低眉走过,少年们骑车跟踪,不时说出几句媚言。Malèna没有去理会,还是低着眼,冷冷地。向前走去。
雷纳多已经爱上这个女子了,他不像其他男人那样,对他是直接地说出低俗滥词,而是跟踪,偷窥。他悄悄地跟随着这个可望不可及的女子,窥探她的生活。他会观察她的行踪,注意与她交往的人;他会悄悄躺在刚洗完头的她的躺椅后,张大嘴享受从她头发上落下的水滴;他会去购买他在她抱着参军的丈夫的相片起舞时的音乐,并在自己房间里伴着乐曲意淫;他会去偷走她的内裤,在自家床上独自成长。这或许就是偷来的幸福吧,但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爱意难表,唯有跟与窥,才能满足自己这情窦初开的欲望。
但雷纳多,或许也是这个镇子上对Malèna最纯粹的人吧。她的父亲是学校的拉丁文老师,耳背,以至于学生在课上对老师调戏老师的女儿时,父亲还以为学生们只是想去个厕所。她走过街,男人们向她抛去媚眼,女人们对她议论不断,一欲一嫉,都碰撞在了这个女子的身上。可她还是不以为然,依旧是低着眉,往前走,不去理会周遭的流言蜚语,走向目的地。而雷纳多,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而是在神向前,虔诚地希望神一定要保护好Malèna..


丈夫走后,Malèna每天两点一线,为他的父亲做饭。她不必理会外界的各种喧嚣,因为在她心里永远只有一个人—那光荣归来的丈夫。
只是,这样的稳定局面被一个噩耗打碎了—Malèna的丈夫,牺牲了。
她化身圣母,高高站立于人群中,随灵车前去,两边道貌岸然的男人,送行结束,却在背后议论她。出于对她的保护,雷纳多也是进行幼稚的报复—在嘲笑她的男人的饮料里面吐口水,在恶语议论的女人的包包里撒尿。。
雷纳多坚信,只要自己长大,她的心中就会有我。可是,丈夫去世,小镇上对她的欲望与恶念,越来越大。
终于在一夜,第一场爆发的导火索就此引燃
军官与Malèna幽会,离开后牙医走来,对走出Malèna的男人拳打脚踢,扭打起来。牙医的妻子前来捉奸,并把恶传递给了屋内的Malèna。牙医的妻子指控Malèna的下流淫乱,勾引自己的丈夫。Malèna道出自己和牙医之间的清白,以及和军官的特殊关系(因为她是个“寡妇”)律师也是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辩护,最终,Malèna胜诉。可是,猥琐的胖律师对Malèna早已心怀鬼胎。他向她索要高额律师费,可她工作没法找津贴也欠发,拿不出这高额律师费。律师把她逼上了床,以律师费为由强奸了她……
好在,妈宝男的胖律师没有过母亲这一关,因为他的母亲不想把他父亲的一世英名败在这个风流的婊子上面……
可是,生活不得不让Malèna放下自尊与自爱,她,选择用肉体交换食物。
“我可以每周四来一次!!”
“只要有食物就行”
麻木刻在她的脸上,她也只好默默忍受。
她小心地剪下自己的长发,细心地剪下每一缕,她都小心放在桌上。她是热爱她这乌黑的秀发,只是,面对生活的困苦,她无路可走,她只能踏上这条她不愿踏上的道路—卖身。
她把头发染红,烈焰红唇,目光坚毅,直视前方。她还是不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只是敢于直面这些杂言。她坐下,拿出一根烟,周围的一堆男人给她递火,她目光有坚毅转向迷茫,她的烟顺着火,燃起来了。


就此,小镇上关于她的流言就更多,女人们骂她是淫妇,男人们的调戏也就从言语转为直接动手动脚。她还是不在意这些,因为她只需要食物。
可是她,走进了德国军营……
战争结束了,民众们热情欢迎美军的到来。欢天喜地之下,前些日子对她恶言相向的毒妇们,把她拖出了妓院。
一顿拳打脚踢,她的衣服被撕烂,半裸着在街上被男人们围观,围观者不以为然,美其名曰:“女人的事情。”她鼻青脸肿,满是灰尘的脸上浓黑的眼影隐约可见。在这一个镜头,导演将毒妇的神态,看客的表情,以及Malèna的惨状交叉剪辑,快速地展现了Malèna到狼狈不堪的全过程。民众对于美军的欢呼声依旧不减,象征胜利的音乐响遍整个镇区,只有Malèna的,受凌辱,狼狈,无助。毒妇甚至粗暴地剪掉了女人的最后一分尊严—头发。发丝胡乱地散落在地上,而她也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反抗,只有血与泪,和无声的呐喊交融在她的脸上…

“她得到救赎了。”一个女人说。
Malèna缓缓站起来,用手遮掩着自己的胸头,对着冷漠的男性看客们,大喊—啊!!!!!啊啊啊啊———这是她在整场电影里,情绪最为爆发的时候。男人们若无其事,只是呆呆地看着,恶妇们还不忘再补一刀,赶她离开,她跑在了马路上,画面一转来到了火车站,她想逃离。
她全身黑衣,脸上疤痕犹在,迷人的气质全无,只剩一声狼狈。她坐上了前往墨西拿的列车。人们都开着窗向家人挥手告别,唯有她坐在位置上,只是冷冷地向着这个小镇告别……
时光一去,Malèna的丈夫却回来了。
他在外头经受风雨,为国家浴血奋战,回国却也没少刁难与欺侮。他的房子成了难民营,右手也消失了,街上的男人知道了他的妻子叫做Malèna,依旧不忘当着面调戏与捉弄。雷纳多早已放下了这个女子,可他却无法忘却她,他希望丈夫能够找到她,于是,深夜里给丈夫抛去一封信,骑车逃离。信中所写她在小镇上的遭遇以及她的去向。
丈夫于是开启了寻妻之程,而雷纳多在这时,也长大了。
一年后,雷纳多的身边也多了一位女孩。在人们的注视下,一夫一妻,久违地出现在小镇的街上。丈夫找回了Malèna,他们搬回了小镇,丈夫的左手挽着她的右手,她也彻底褪去了那一分迷人的气质,穿着与身边的妇女相似,身材发福,眼角也出现了皱纹。
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痕迹,却永远也洗刷不到他们的爱情


Malèna最终,也许是自己不再迷人,穿着与样貌都回归主流;也许是丈夫回归了她的身边,恶妇们也没话可讲;也可能是她们惭愧了,愧疚之心转化为在市场热情对待Malèna的情,其中不乏那天暴打Malèna的毒妇们。她走出市场,雷纳多还是那样紧跟着。或许是想着换个手提,一不小心袋子里的水果掉了出来,这时雷纳多丝毫没有犹豫地冲上前去,帮助她捡起来散落一地的水果。
几声道谢,一句祝福,一个回应,这就是男女主在全片中的第一也是唯一一场真实的对话。
雷纳多骑车奋力逃离,Malèna逐渐隐约于画面中,伴着一段雷纳多的独白和一个忧伤的乐曲,影片由此结束。
这是一部看完很让人压抑的电影,Malèna在经受了多少风雨后,还是回到了最初生活,只是她少了一份气质,少了一份自由的思想。在那个时代下,那个社会下,美是原罪。因为她的美,全镇男人对她垂涎欲滴,全镇女人对她恶语相向。她可以被无端指控,她可以被当街暴打,没人了解她的处境,更没人相信她坚守的那一份贞洁,她是属于一个时代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之下,女子的抗争仿佛不为一提,或许唯有接受大流,才得以保全自我……
本片的儿童视角,我认为是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小说中,儿童视角有以下作用:1️⃣儿童心灵简单—叙述更真实
2️⃣儿童的丰富想象(跟踪偷窥)推动发展
3️⃣儿童视听下塑造人物使得人物更为立体丰满
4️⃣儿童世界对比成人世界,审视人性,凸显主题
记叙文的套路在本片中依然适用,尤其是最后一个点,我想也是导演选择使用小年龄角色的一大原因吧—在本片中,在儿童的视角下,凸显镇上男女的恶,恶也随之被放大。本片所探讨的关于人性的话题,也是在这视角下显得光芒万丈。
回到主角雷纳多,他由任性到成熟,他是故事的叙述着,这个传说也是围绕他的视角展开。他一开始对Malèna的爱是任性甚至是猥琐的,他跟踪头盔意淫以及利用她的内裤来手淫都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年,对于性的探索中不成熟的体现。他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时,也是默默接受了从房间传出的床板咯吱咯吱的声响,甚至为了体验性生活还会带他去妓院嫖娼。他从小就是受到不大良好的性教育,在一次又一次的偷窥中他也是看透了Malèna背后的秘密。他给她写过无数封情书,但都没有勇气寄出,只有一封带着她的丈夫寻妻的信,他寄了出去。这是他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之后所做,他也不再与此前的伙伴们混在一起,不再攀比谁的下体更长,不再与别人打起来,他剩下的是稳重,成熟。最后他帮助她捡起地上的水果,表明了他终于逾越心中的那一道坎,敢于面对自己的初恋。或许对于Malèna来说,他只是一个看上去有些许眼熟的孩子,可是对于他开说,Malèna早已融入自己青春记忆里的全部。
“我拼命地向前骑
仿佛在逃离什么
“逃离渴望 逃离纯真 逃离她
岁月匆匆 我爱上过许多女人
当她们紧紧抱住我
问我会不会记住她们的时候
我总是说 是的 我会记住
但我唯一不曾忘记的 是那个从来没有问过我的人…
Malè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