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背向阳光便再也无法直视太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要说明这篇影评包含深度剧透,如果还没有看过,请速速离开!!!
这个电影的主题是那句古老的箴言,一旦你开始说谎,你就要不停地用新的谎言去弥补旧的谎言,直到你无法说出一句真话。一旦你选择背向阳光,就会看到你的阴影,并且你永远也无法再直视太阳。
主人公Ripley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在电影中他有着两条人物成长曲线或者说人物矛盾,一条是他渴望进入上流社会,想从一个无人在意的nobody小人物渴望成为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名头的somebody;另外一条就是他的感情戏,看起来是一个爱上富家公子哥然后出柜被拒,结果又爱上另外一个公子哥的故事,但细想来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来说说他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这条线。这条线非常明显,从他第一次到意大利在取行李时遇到Meredith的时候假冒身份就可见一斑,虽然是玩笑,但他显然是记住了司机对他说的Greenleaf的名声很好用的话,并体会到了上流身份给他带来的好处,这也为他后面一系列的操作埋下了伏笔。或者可以追溯到更早,也就是影片开场他借别人的外套被Greenleaf夫妇误以为是普林斯顿毕业生的时候。
前面这些时候的Ripley也许看起来还是比较老实内向的,被误认为是普林斯顿学生却没有否认也可以看作是为了不让顶替朋友被发现而不得已演戏。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渴望往上爬的人,是不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次意外就变得如此疯狂,自卑且迫切想要改变自己出身的种子应该早就埋下了。
这里有一个细节,Ripley是在剧院包房后面去偷看舞台上的表演,这里显然坐的一般都是上流人士,他是否是在想象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观赏戏剧是何等美事?另外,他是直到被包房里的女主人发现才拉上帘子离开,这是否暗示了他后面每次都是直到被发现才被迫中断他富家公子的伪装并感慨离开?
当然,这条线十分明显,我就不再赘述。下面我想谈一下更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也就是主人公Ripley情感线的疑问。
其一是Ripley到底喜不喜欢Marge?这点我看了很多的评论应该都是默认Ripley是不喜欢Marge的,对她只是逢场作戏,假意让她以为自己喜欢他从而放松对她的警惕。
但这一论断有三个疑点,一个就是在他们最初相识的时候,Dickie跑去找她的情人席尔瓦娜幽会,而Ripley趁机跑去找Marge吃饭聊天。这里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是Ripley是为了接近Dickie而先从她的未婚妻下手,通过让Marge有好感来帮助他融入Dickie的生活。但这样是有可能让Dickie吃醋的,从Dickie听完Marge说Ripley很有趣之后立马开始秀恩爱并且让Dickie帮忙调酒过来可以看出。而另外一种解读,就是Ripley是故意趁Dickie不在而去找Marge,他试图和Marge有单独相处的机会。至少在完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背景和评论之前,我是这么想的。当然,可能导演是故意往这方面误导观众,让他后面出柜形成反差。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在快要结尾的地方,Marge已经猜到了真相,Dickie是被Ripley杀害了,但Ripley两次向Marge以告白的方式让她带上一张写着汤姆爱我(Ripley是姓,Tom是他的名字)的纸条。第一次可以解释为是为了安抚发现戒指的Marge,好趁机杀害她,那第二次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羞辱还是为了再尝试挽回一下和Marge的关系?也许并不那么简单。
这里就带上了第三个疑点,为什么Ripley一定要带上Dickie的戒指?我一开始理解的是他想要取代Dickie的所有,就要无限接近他,他的戒指是他的象征;或者是他爱Dickie所以要带上他最宝贝的戒指和萨克斯。但这个戒指不是简单的戒指,甚至可以理解成这是Marge和他的订婚戒指。有没有一种可能,他臆想着戴上了Dickie的戒指,Marge这样的痴情富家女就是他的未婚妻了?
甚至他与Meredith的几段戏,看起来都是偶遇然后为了隐藏身份没办法逢场作戏,然而如果与Marge的故事结合起来看,是否都是有着病态的代替Dickie行风流的意味?
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如果综合来看,他甚至可能对谁都是逢场作戏,不论男女,都只不过是他为了荣华富贵或者是保全自己而可以随时取用的工具罢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疑问,也就是Dickie对Ripley是什么感觉?
表面上看,Dickie是纯直男对Ripley完全没有兴趣。这是一个万人迷不小心把同性朋友也迷住了结果残忍拒绝使他痛下杀手的故事。
但看浴缸象棋那场戏,Dickie是不主动也不拒绝的态度,他虽然当时说no,但是故意不穿好衣服站在Ripley前面,发现他偷看之后拿毛巾扔他。此外,他后面也没有马上离开Ripley,而是在很久之后以Ripley没有钱支付自己的旅费为由提出一刀两断。
在他们驾船出海前,Ripley提到了他如何遇见Marge的,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 first thing I liked, I got it.” 也正是这些不清不楚的东西让Ripley上头并且以为Dickie是在暗示他。
最后Dickie父亲用钱封Ripley的口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不要让警方继续追查,发现他在普林斯顿曾经差点打死一个同学的事情。这种事情当年肯定就已经用钱解决了,就算发现问题真的那么大吗?
通过侦探和Ripley的对话,我们知道两个细节,其一就是Dickie父亲知道儿子性格的阴暗面,他觉得儿子真的可能杀人,所以要侦探帮他毁灭车牌的证据;另外一个就是Ripley伪造的Dickie的疑似遗书里透露出的他和Ripley不寻常的关系。如果Dickie父亲没有怀疑过儿子的性取向,他干嘛要这么怕这件事情并且让侦探特意说出来。
结合当时美国的背景,由影片一开头我们知道Dickie是56届的毕业生,所以故事的背景应该就是50-60年代,这个时候对同性恋的看法远远没有现在那么开放,在主流观点里甚至是被极力反对的。
因此,存在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Dickie可能对Ripley真的有一点意思,但是Ripley一直死缠不放,极有可能在某一天公开出来导致不可控制的后果,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故意带Ripley出海,准备诱杀他。因为是他一开始是说在周边转转,却故意开向无人深海区,还用言语暗示Ripley。
不过,这属于是思维大发散了。按照影片本身来看,Dickie应该是放荡不羁惯了,突然意识到Ripley对他有意思,人又比较有趣,抱着玩一玩的心态逗一逗他,但时间长了,就变得boring了,不论是对Ripley还是他永远不换的衣服一样。
总之,这部影片并不着力于推理或者高智商犯罪,主要还是关注角色的内心。虽然它的逻辑存在一些漏洞,但它的氛围塑造确实很不错。也正是为了让观众长时间保持紧张的气氛,难免会故意让人物间关系变得暧昧,让观众产生疑惑,才能不断反转,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