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青春的挽歌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又来给纸片人写小作文。夜深忽梦少年事,存放一些自己青春期时对本作情感的追忆,主要围绕《黑之时代》即前三集前传部分。
想想高中那么喜欢看文豪野犬,虽然有被时髦设定吸引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朝雾很擅长刻画成年人和少年的关系性。朝雾笔下的少年都是慧极自伤的,用青春的惶惑的眼睛打量这个混沌的世界;而成年人则保护、教导少年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才能而不至于被其反噬,最终达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解,两人之间甚至会发展一对一的类似柏拉图关系。而成年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经也是“少年”,受过前人指引也走过弯路,通俗来说就是因为淋过雨而要为他人撑伞。比如织田作对太宰,太宰对敦,福泽对乱步都存在这样的关系。
因此,青春少年对世界的惶惑和自身的存在主义危机,以及在成年人引导下自身的顿悟与和解,才是我认为这个系列最突出的母题,远比主线政斗吸引我得多。而其中的醍醐味自然是织田作和太宰之间的关系。整个《黑之时代》,就是一曲对荒腔走板的黑色青春时代的挽歌。
少年时期的太宰是故事中所有慧极必伤少年的缩影,一次次表演式的轻生举动,其实是在寻求他人的注意和爱意,内心比谁都渴望在这世界上找到归宿和存在的意义,这也完全符合我青春期的心态,免不了自我代入这个角色。而织田作教给了他活着的意义,却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正是织田作的死标志着太宰治少年时代的结束,他要独自迈向自己的人生了,用余生去揣摩和贯彻织田作教给他的信条,他的余生就是他的葬礼。织田作的死让太宰失魂落魄以至于惦念一生,也让青春期的我流尽了眼泪,人生第一篇完整的同人创作就是被这段情感折磨得体无完肤,亟需一个宣泄出口的产物。羽毛未丰就被打碎蛋壳的雏鸟啊,你要他如何与这世界自处呢…但是故事不断发展着,太宰活下来了并且在某些方面有了几分出色大人的模样,而我也在经历生长痛之后幸存至今,只是在新作动画中看到织田作柔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还是会像少女时代一样千千万万次心碎。
图片是一位微读网友的头像,织田作和缠满绷带的小猫还有小猫爱吃的螃蟹,太可爱就忍不住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