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从政之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4.05.08


1897年,渴望功名的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为寻求机会进入政界,作为战地记者,22岁时随基奇纳将军的马拉坎德野战部队来到位于印度西北边境,成为第四骠骑兵中尉。丘吉尔显然是来沽名钓誉镀金的,你看他得意的骑着一匹白马站在高处,一副找死的样子。指挥官基奇纳将军好奇的问“那个灰色该死的傻瓜是谁?“他的副官威利回答“一个想要被注意的人,”基奇纳将军说“他会被注意到的,把他的头炸掉。”


英国军队进入到一个半山腰上的小山村,发现空无一人,于是放火点燃了村子的房屋,就在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山上突然出现了大批手持各种武器和大刀的农夫,双方展开激烈战斗,英国仓促撤退,军官威利负伤后掉队,被村民们抓住后挥刀一顿乱砍,丘吉尔被这惨不忍睹一幕激怒了,不顾一切的冲了出去,连发数枪打死了挥刀砍杀的村民,但是弹尽后被反杀回去,他和士兵们一直坚守到援军的到来。因为丘吉尔的英勇无畏,受到专电表彰,使他一战成名,他的战地报道也颇受读者的欢迎,而他为此写了一本书《马拉坎德野战部队》,更是让他名声大噪。可是基奇纳将军却似乎并不买账,反感他的沽名钓誉。


从童年到少年,丘吉尔对他的父母亲非常崇拜,可是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一直对他不满意,丘吉尔被送到寄宿学校后因学习成绩不佳,常遭他父亲的斥责。因违反校规而被学校体罚,把屁股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发高烧送回家。直到19岁,他还让父亲训斥“不整洁、邋遢、坏、懒惰。”“你是我最大的失败,你说谎,你推脱,你吹嘘,如果你不改变,你会变成一个公立学校失败,社会浪费,过着简陋而悲惨的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父亲去世后,丘吉尔开始自谋生路,他想加入基奇纳将军组建的苏丹远征军被拒绝,为此恳请母亲帮忙,但是无论他母亲伦道夫•丘吉尔夫人托多少人都无济于事。


丘吉尔自费前往英国陆军第21枪骑兵团报到,他接到马丁上校交给的第一任务就是去面见基奇纳将军,向他汇报敌情。丘吉尔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去见基奇纳将军的,没有想到基奇纳将军根本就没有认出来他。在和苏丹苦行僧大军对阵厮杀中,丘吉尔中尉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骑兵冲锋,没有想到他们陷入敌人的埋伏中,当同伴纷纷被砍下马时,丘吉尔却收起马刀,掏出手枪连连射击,让敌人根本就近不了身,最终得以生还。


23岁丘吉尔从军队辞职,以战地记者,作家的身份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奥尔德姆议会候选人,在他的新书《河流战争》中,他批评了基奇纳将军残暴的对待敌人的伤员。此时的丘吉尔在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面对记者采访中所问到的诸如与他父亲的政敌索尔茲伯里勋爵,巴尔弗,张伯伦的宿怨,与自由党人大卫劳埃德乔治如此友好等咄咄逼人的敏感话题时,一点也不胆怯,针锋相对,滴水不漏,无懈可击。至于面对从政的动机之类的话题,被巧妙的利用成了他抨击老人政治,表明年轻人报效国家,实现政治抱负的宣讲报告会。但是丘吉尔首次尝试从政还是失败了,为此他受奥尔德姆记事晚报委派去了南非,采访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


丘吉尔在南非遇到了埃尔默•霍尔丹队长,两人在印度认识的,在南非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俩在铁甲运输列车被袭中成了布尔人俘虏,但是丘吉尔随后又奇迹般的越狱。约翰内斯堡悬赏25英镑抓捕他,接着从比勒陀利亚乘火车逃到离边境不远一座煤矿。矿主霍华德也是个英国人,另一个英国人丹尼尔•德斯纳普则表示“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年轻的丘吉尔,该死的丘吉尔。”德斯纳从他妻子的信知道丘吉尔上次竞选失败的事,他鼓励丘吉尔“下次你会得到他们所有的选票”,霍华德和另外两个英国人把丘吉尔藏在了地下的矿道里三天三夜。


当丘吉尔搭火车离开了南非出境那一刻,他站在车厢顶上,一边朝天鸣枪,一边得意的高呼“我是温斯顿,该死的丘吉尔,我自由了!”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的逃跑过程,丘吉尔一跃成为世界名人。重新加入了英国军队,英勇作战,并且帮助救出了他的朋友霍尔丹和布罗基。回到英国的丘吉尔赢得了公众的狂热支持和追捧,他巧妙的利用了德斯纳普的妻子为自己造势,最终奥德姆的保守党选民使他一举获胜,成为议员,进入议会。


年轻的丘吉尔在下院他的第一次重要演讲《重新举起“倒下的旗帜”》,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他抨击了总理索尔茲伯里勋爵的军事,经济政策,谴责政府的庞大军费开支和参加欧洲军备竞赛的行动,为他父亲平反伸冤,因此一炮打响,赢得多数议员的赞同和支持,特别是自由党要员劳埃德•乔治的赞赏。这次演讲,丘吉尔还意外的收获了一份爱情,七年后他和克莱门汀•霍泽结婚,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纵观温斯顿•丘吉尔的从政经历,虽然说是子承父业,但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可是他执着的坚持了下来了,用中国现代的一句时髦话来概括,就是“爱拼才会赢”。